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歐文?亞隆存在心理治療理論的哲學來源:克爾愷郭爾、海德格爾、薩特、布伯及蒂利希

歐文?亞隆存在心理治療理論的哲學來源:克爾愷郭爾、海德格爾、薩特、布伯及蒂利希

歐文?亞隆作為存在取向的心理治療學家,其思想理論浸潤於西方歷史悠久的存在主義哲學傳統,縱觀其著作所引用的文字,幾乎涉及到存在哲學中所有重要人物和主要哲學主題,而這些人物和主題之間往往又存在著複雜的關聯。

一、索倫?克爾愷郭爾

丹麥哲學家、神學家索倫?克爾愷郭爾(S?ren Kierkegaard, 1813-1855)被公認為現代存在主義哲學的鼻祖,他對那個時代的理性主義、客觀主義和還原論思想提出了深刻質疑。

他認為:客觀主義強調公開的測量和驗證,主觀主義重視私人和情緒,二者都無法單獨幫助我們理解人類的處境,只有將二者結合起來才能做到這一點。克爾愷郭爾認為,人在許多層次上存在,這些層次中有些相互矛盾,有些則無法理解,我們的任務就是證實我們的存在的這些不同層面,而不是簡化或者否認它們。

亞隆受到這種思想立場的影響,反對精神病學領域傳統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的決定論和還原論立場。

他尖銳地指出,弗洛伊德強調所有行為和心智經驗都是先前事件的結果,這種決定論性質的解釋系統令心理治療者絕望,因為「如果我們被過去所決定,那麼改變的能力從何而來呢?」

另外,以潛意識理論為核心的精神分析模式把人分解為相互關聯卻又彼此衝突的部分,比如本我、自我和超我,或者潛意識、前意識和意識,這種決定論的心理模式與弗洛伊德在《自我與伊底》中宣稱治療師的任務是「讓病人的『自我』以某種方式自由選擇」自相矛盾。

與此相對應的是,亞隆對於心理治療理論採取了一種接近於相對主義的立場,認為形形色色的治療理論都是虛構的,這些理論,這些所謂的心理結構都是為了語義的方便而創造的,只有透過詮釋的力量才能證明它們的存在。因此,他對各種心理治療理論採取兼收並蓄的態度,在闡述其存在心理治療理論過程中常常吸收和借鑒其他各種不同立場來源的治療師或者治療理論流派的思想和技術。這種觀點和方法上的兼收並蓄也很好地體現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思想和觀點。

從具體層面看,亞隆在探討人因面對存在的終極關懷(死亡、自由、孤獨、無意義)而產生的精神病理時,首先吸收了克爾愷郭爾關於恐懼(fear)和焦慮(anxiety)之間的區別的思想。

克爾愷郭爾認為,恐懼是害怕某種東西,而焦慮是害怕什麼東西都沒有;也就是說,人焦慮的是喪失自己,成為虛無。這種無法定位的害怕讓人在心理上無法面對,會引發無助的感覺,必然產生更進一步的焦慮。而人克服焦慮的方法之一就是把它從無物變成某種東西,「如果我們能把對無物的害怕變成對某種東西的害怕,就能發動保護自己的戰爭;也就是說,我們或者逃避我們所害怕的事物,尋找幫手來對付它,發展神奇的儀式來安撫它,或者以計劃一場戰爭來打敗它。」

亞隆認為,這種企圖將焦慮變成恐懼的過程,導致焦慮的根本來源被深深掩埋,使得臨床工作者和病人都很難發現存在的終極關懷對於心理疾病的重大影響。

除此之外,亞隆經常引用克爾愷郭爾關於死亡、絕望、恐懼、內疚、虛無等問題的觀點,藉以探討和說明人在面對終極關懷時的內心狀態以及精神病理的形成。

二、馬丁?海德格爾

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對於亞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海德格爾的存在哲學強調人是此在(Dasein)的生物,此在反映了人類存在的雙重性質:一方面,個體在那裡(da),是世界的一個部分,一個對象,但是另一方面也組成了世界,組成了那裡的所有事物。故而,個體的「自我」是二合一的,既是一種經驗的(empirical)自我(在那裡的客觀自我,世界中的一個客體),也是一種超驗的(transcendental)自我(組成自身和世界)。因此,可以說「此在」同時是意義的給予者和被認識者,每一個「此在」組成了自己的世界。

這一思想首先奠定了亞隆對於人性以及心理治療研究的存在主義立場:根本沒有一個所謂的所有人類共同居住的 「客觀世界」,人不僅是可以在適當環境下感知外在現實的主體,也是參與現實意義構建的意識主體,不應該把人僅僅看作世界中的一個可以通過客觀研究來了解的客體對象。他由此出發,反對完全用所謂的科學客觀的標準工具來研究人,主張用「現象學」的方法來了解另一個人的內心世界。這種方法就是直接去看現象本身,不以「標準化的」工具和假設為前提與他人相會,從而「限制住」自己的世界觀而進入他人的經驗世界。

正是在這種立場的指導下,雖然遭受到來自學院派的批評和指責,亞隆仍然通過自己的專業訓練和實踐經驗,深入研究了基本的存在關懷——死亡、自由、孤獨和無意義,向世人揭示了遭遇心理疾患的人們多麼明顯地關心這些存在議題,而治療師們又多麼經常地意識到病人的這些關切。

其次,「此在」觀念之下隱含了人對於存在的責任。因為既然人自己組成自身並創造世界,那麼就應該為此承擔責任。亞隆從這一點出發,認為很多病人將造成自己的困境的原因歸咎於外在的環境和人為因素,逃避責任的覺察,以非本真的方式生活,而治療師應該幫助病人領悟是他自己創造了不幸,學會承擔自身對於造成目前困境的責任。他認為這是病人實現轉變的前提條件。

第二,海德格爾認為人類有兩種基本的生存模式:其一是忽略(forgetfulness)存在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中,人存在於世界中間(being-in-the-midst-of-the-world),沉浸在生命中的日常瑣事,專註於「無益的閑聊」,迷失在「他者」之中,向日常世界俯首稱臣,關心事物以什麼方式存在(the way things are)。他稱其為非本真的(inauthentical)模式,因為人在這種模式中,無法覺察自己是生活和世界的創造來源,以至於在其中「逃避」、「墮落」、「麻痹」,通過不引人注目而避免選擇。其二是注意(mindfuness)存在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中,人存在於世(being-in-the-world),他稱其為本真的(authentical)模式。本真的人不是對塵世的要求做出反應,而是對存在本身作出反應。 人變得能完全自我覺察,覺察自己既是超驗「自我」,也是經驗的「自我」,並進而擁抱自己的可能性和極限,面對完全的自由與一無所有,並因此感到焦慮。

海德格爾的這一思想是亞隆存在心理治療治療心理病理觀的理論基礎之一。亞隆認為,個體對死亡、自由、存在孤獨和無意義的覺察都是將人從忽略存在的模式帶入注意存在的模式的邊界經驗,人們因為這些覺察而面對存在本身,進入本真的存在模式;但是,這些覺察也為個體帶來內心強大的焦慮。為了減輕或消除這些焦慮,許多個體建立起防禦機制,這些防禦機制雖然可能使得個體具有很高的適應能力,但是也可能因為負擔過重或者使用過度,出現精神病理。

另一方面,它也與亞隆存在心理治療的治療目標有關。按照海德格爾的觀點,焦慮是生存的本真模式的組成部分,亞隆與其他許多存在哲學家及心理治療學家一樣,將其視為「正向的假設性力量,是呼喚人回歸自己的嚮導。」 因此,他並不將消除或減輕焦慮作為治療的目標。取而代之,亞隆認為心理治療的任務是移除阻礙病人成長的障礙。這些「障礙」就是個體試圖減輕或消除因覺察存在處境所帶來的焦慮而形成的防禦機制。這些防禦機制雖然保護個體免遭焦慮的侵擾和折磨,但是同時也對個體形成限制,使其生活在「非本真的模式」中,喪失了發揮潛力創造自己和生活的機會和能力。當治療師幫助病人移除了這些障礙後,病人自身自我實現的力量將推動人直面存在處境及其帶來的焦慮,成長為健康的人。

三、讓-保羅?薩特

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的存在主義哲學在西方常被稱為「自由哲學」,其思想中的自由與責任、無意義等主題深刻影響到亞隆的存在心理治療思想。

第一,自由與責任。薩特的自由觀主要有兩個層面組成,一個是「人就是自由」,「人的自由先於本質並使之成為可能;人的本質寓於他的自由中」,另一個是人的自由是通過人的選擇和行動表現出來的。他由此得出結論。「……人,由於命定是自由,把整個世界的重量擔在肩上:他對作為存在方式的世界和他本身是有責任的。」 這種承擔責任的思想非常重要,薩特說,「存在主義的的核心思想是什麼呢?是自由承擔責任的絕對性質;通過自由承擔責任,任何人在體現一種人類類型時,也體現了自己……以及因這種絕對承擔而產生的對文化模式的相對性影響。」在另一處他又說道「……存在主義的第一個後果是使人人明白自己的本來面目,並且把自己存在的責任完全由自己擔負起來。」

亞隆對於自由這一存在關懷對於心理治療意義的理論探索,幾乎完全以上述薩特的理論為基礎展開。他借鑒薩特的觀點,認為責任意味著創始的根源,了解責任就是要了解人自己創造了自我、命運、生活的困境、感受和苦難。這種責任的覺察一方面是我們遭受「無根(groundless)」的焦慮,另一方面帶來孤獨的焦慮。因此,人會尋找各種方法來逃避對於責任的覺察,包括尋求結構、權威、崇高的計劃、神奇的力量、某種比自己更大的事物等等,但是最有效的防衛是單純地把現實看成經驗中的現實,也就是事物的表象。這些使人逃避自由的手段,使人以「有害的信心」方式生活,心理治療師的計劃和薩特一樣,就是把人從有害的信心中解放出來,幫助他們承擔責任。不接受責任的病人,就會不斷責備別人——別的個人或力量。對他們來說,不可能有真正的治療。

第二,無意義。薩特關於存在的虛無的思想使他形成無意義的世界觀,認為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沒有沒有什麼理由,我們的誕生毫無意義,我們的死亡也毫無意義。而他關於人要為自己和世界承擔責任的思想也直接導致喪失個人意義感和行為的準則,因為,如果沒有自己的創造,世上沒有一件事是有意義的——沒有規則,沒有倫理道德秩序,沒有價值觀;完全沒有任何外在的指示對象;宇宙根本沒有偉大的計劃。

亞隆認為,儘管薩特的哲學體系遭到許多哲學家的批評,認為其缺少倫理的成分,但是,薩特在他的小說作品中卻常常描寫人因為發現某種值得為此而活,籍此而活的東西,明確肯定意義的追尋,甚至提出追尋的道路,包括在世界上尋找一個「家」和同志之誼、行動、自由、反抗壓迫、服務他人、啟蒙、自我實現和參與等等。儘管薩特沒有為這些意義的實現提供理由,但是亞隆認為,他和加繆一樣,對他們來說重要的是人體會到自己必須發明自己的意義(而不是發現上帝或大自然的意義),然後承諾全然實現這個意義。因此,薩特的倫理觀實際上要求的是全身心地參與,而這正是消除無意義問題的解決之道:讓自己沉浸在生命的水流之中,讓疑問隨流而逝。這也正是亞隆認為的處理無意義問題與其他終極關懷的處理所不同之處,即不是直接處理,而是必須幫助病人遠離問題——欣然接受參與的解決之道,而不是沉浸在缺乏意義的問題之中。

四、馬丁·布伯

德國猶太人存在主義哲學家馬丁·布伯(Martin Buber, 1878-1965)在其以關係本體論為特徵的對話哲學中著重闡釋了人與人之間的兩種基本關係:

第一種是「我—它」關係,在這種關係中,「我」將他人當作可以操縱、利用的物來對待,是一種「功能性」的關係,主體和對象之間完全沒有相互性的關係;第二種是「我—你」關係,「我」在其中以自己的整個存在投入關係之中,實現與「你」真實的相遇。布伯還強調「關係是相互的,」「我」受到與「你」的關係的深遠影響,每一個「你」,每一個關係的片刻,都會重新創造「我」。

亞隆在探討存在孤獨的議題以及探索心理治療中的治療師與病人的關係時,充分吸收了布伯的上述思想。

首先,他將布伯的這些思想用於總結說明成熟的、無所求的關係的一系列特徵,為幫助病人建立真誠的人際關係提供參考標準。

其次,將其用於闡述治療師與病人之間關係的治療價值。他借鑒「我—你」關係的要旨,認為一旦病人把治療師當作真實的人來建立深入的關係,他就會體驗到自己全新的部分,不只是向他人敞開,也向自己敞開。即使這種關係是「暫時的」,可是親密的經驗卻是恆久的,它會一直提醒病人自己具有親密的潛力。

再次,他將其用於闡述理想的治療師和病人關係。認為治療師應以真誠關愛的方式和病人建立關係,致力於獲得真誠相會的時刻。在這種努力中,治療師必須關心病人的成長而不是自己的個人需求;這種關愛必須是無法破壞的而且不依賴於病人對等的關愛;治療師需要沒有預設立場地接近病人,把焦點放在分享病人的經驗,而不急於判斷病人,也不對病人有刻板印象。

五、保羅·蒂利希

德裔美籍宗教哲學家、神學家保羅·蒂利希(Paul Tillich, 1886-1965)的存在主義神學理論思想對於亞隆存在心理治療理論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兩個方面實現的:

第一個是其終極關懷(ultimate concern)的概念和思想。終極關懷作為一個術語是基督教現代化、世俗化的產物,也是蒂利希文化神學中的核心概念。蒂利希將終極關懷視為人的存在及其意義,「人最終關切的,是自己的存在意義。『存在,還是不存在』這個問題,在這個意義上是一個終極的、無條件的、整體的和無限的關切的問題。」他認為,終極關懷關涉到人的存在與價值,它與「偶像崇拜」(即人們將有限的事物當作最高的價值存在加以無限追求的現象)相對立,是人類精神的基礎,其文化表現形態就是宗教。

第二個是其有關存在焦慮的思想。蒂利希認為,非存在以三種方式威脅存在,而人對於這三種威脅的認識便是以三種形式出現的焦慮:(1)是對命運和死亡的焦慮,這是非存在威脅人的本體上的自我肯定;(2)是對空虛和無意義的焦慮,這是非存在威脅人的精神上的自我肯定;(3)是對罪過和譴責的焦慮,這是非存在威脅人的道德上的自我肯定。他並且強調,「焦慮的所有這些形式,在其屬於存在本身而不屬於心靈的反常狀態(如在神經症與精神病的焦慮中所見到的)的意義上說,都是存在性的。」對於這種人們只能生存於其中的存在性的焦慮,人類除了與之抗爭之外別無選擇。

亞隆在構建自己的存在心理治療理論過程中,採用了蒂利希的終極關懷概念和關於存在焦慮的思想作為其理論的基石,提出「終極關懷的覺察焦慮防禦機制」這一心理疾病的基本動力結構。

他認為,無論是適應性的還是精神病理性的思想、情緒和行為,除了來自人們被壓抑的的內在衝動、被內化的重要他人以及被遺忘的創傷性記憶外,還來自個體對於終極關懷的直接面對。他在蒂利希理論的基礎上,綜合西方存在主義哲學思想,提出了死亡(death)、自由(freedom)、孤獨(isolation)以及無意義(meaninglessness)四項終極關懷,深入探討了人類個體在面臨這些基本生命事實時內心所形成的存在性動力衝突,由此產生的深刻焦慮,以及為了消除或減輕這些焦慮而形成的心理防禦機制。亞隆正是在這個基本動力結構的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的存在心理治療體系。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亞隆在吸收蒂利希理論的時候去除了其中具有宗教色彩的成分,但是,由於他所提出的四項終極關懷以及與之相關的心理治療理論思想與宗教(基督教)拯救人類靈魂的宗旨及普世精神的接近,他的著作和思想仍被許多人認為具有宗教性,亞隆的前輩和朋友羅洛·梅甚至堅持將其代表作《存在心理治療》一書看作是宗教書籍。

參考文獻:

Schneider, K. J. & May. R.,(1995). The Psychology of Existence: An Integrative, Clinical Perspective. McGraw-Hill, Inc.

Yalom, I. D., (1980).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NewYork: BasicBooks.

Yalom I. D. Religion and Psychiatry.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56(3), 301.

亞隆著,張怡玲譯,《給心理治療師的禮物——給新一代治療師及其病人的公開信》,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

薩特著,陳宣良等譯,《存在與虛無》,三聯書店,1997.

薩特著,周煦良 湯永寬譯,《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上海譯文出版社, 1988.

蒂里希著,何光滬選編,《蒂里希選集》,上海三聯書店,1999.

布伯著,陳維綱譯,《我與你》,三聯書店,2002.

張榮,形而上學與終極關懷,《哲學研究》,2005年第4期.

王珉,論蒂里希的終極關懷思想,《學術月刊》,2000年第3期.

BoBo心理

普及科學心理健康知識

傳播科學心理健康理念

提供專業心理諮詢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oBo心理 的精彩文章:

TAG:BoBo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