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事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事

有一個大師一直潛心苦練,據說幾十年他練就了一身移山大法,可以把一座山移掉。有人虔誠地請教:「大師,請問你用何種神力才得以把山移開啊?我如何才能練此神功呢?」這個大師笑道:「練此神功非常簡單,只要掌握一點,那就是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現實世界當中有很多事情就像大山一樣,你要說服別人比登山還難,所以你無法改變他,至少暫時沒有辦法改變他。要記住,當你改變不了別人的時候,你最好的方法就是改變自己。只有改變自己,慢慢地才會改變別人;只有改變自己,才可以最終改變你自己的世界。山如果不過來,那你就自己過去吧。

學佛人要懂得放下。快樂有時候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沒有了,也就結束了,所以有時候要覺得夠了。我們從小長到大,我們在年輕的時候有多少快樂的感覺過去了,我們年輕的時候有多少痛苦的感覺現在也流失了。我們心中要無愧於人,我們不能欠別人的。

很多人眼睛看不見,很多人殘廢了,很多人每天被病魔折磨得痛苦不堪,很多人每天想著自殺。想一想,我們今天坐在這裡,我們今天還活著,我們擁有正常人的眼睛、鼻子和身體,我們還平安地活著,我們身體還健康,我們還過著沒有疼痛的生活,這難道不叫幸福嗎?這就要懂得知足常樂啊。

一個年輕人曾經跟師父說:「我很痛苦,我很煩惱。」師父告訴他:「你很煩惱,你到醫院去看一看,你就不會煩了。」他說:「我對人間看穿了,我不想活了。」師父說:「你到墳上去走一走,你就知道人為什麼要活著。你今天還活著,說明你還是有福之人。」

想一想別人,看一看自己,你自然就會懂得,一無所得的人生迎接的是最後的悲傷。學會想得通,習慣想得通,把人間發生的一切,看成是正常的,要習慣於失去,也要習慣於得到,這就叫寵辱不驚。

有一個旅遊者經過一塊綠洲,停下來給駱駝飲水。他看到一個滿頭大汗的老人家,便上去打了兩聲招呼:「您好啊,大爺,這麼熱的天,您在這裡挖什麼呢?」老人家說:「哦,小夥子,我在播種。」「您要在這裡種什麼,老大爺?」「種椰棗樹。」「椰棗?」旅遊者非常懂,那副表情就像聽到一個愚蠢人說話一樣,他驚訝地說:「老大爺,您告訴我您多大年紀了?」「我也不是太記得清楚,60歲,70歲,可能80歲,我忘記了,但是這個不重要。」「大爺,您知道嗎?椰樹長成要50年,長成之後才能結出果實,我希望您能長壽,能活到120歲。但到那時候您可能也很難收穫今天勞動的果實。老大爺,我勸您還是別幹了吧。」

老大爺說:「我吃的椰棗是前人種下的,播種的人也沒有想過吃到自己種的椰棗。我今天播種是為了讓後人能夠吃到我種下的椰棗,雖然我也並不知道誰會吃到我種下的椰棗,但我想這份辛苦是值得的。」

聽完老人的一席話,旅遊者說:「感謝您,老大爺,您給我上了一課,請收下我的學費。」說著,他把錢袋遞給了老人。老人家說:「謝謝你的錢。朋友,你看,事情往往就是這樣,你認為我無法收穫自己的勞動果實,但我還沒有播完種,我就收穫了一袋錢和一個朋友的謝意。」

要記住,學佛做人都是這樣,好好地學佛,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你們在家念經,就算你們沒有馬上得到回報,也許你們的孩子就是因為你們學佛慈悲善良,已經在學校里考了好成績,身體日益健康,這就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學會為別人去想,你就是菩薩,學會感恩別人為你付出的一切,你就是慈悲啊。

很多人說,學佛很難,我學不會,我聽經,我就要睡覺。師父告訴你們,佛陀在2500年前給我們的教育,就是要我們人成即佛成啊,好好地做人,你就是人間菩薩。

師父今天用佛法的哲學來告訴大家,學佛人有四個不應該去做的事情。第一,不要自恃清高。成熟的麥穗總是謙虛地低下頭,而那些腹中無物,既干又癟的稗子,卻總是鋒芒畢露、趾高氣揚。「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謙卑,那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人的修養。

第二,不要盲目地去承諾,言必信,行必果種下行動,你就會收穫習慣;種下習慣,你就會收穫性格;種下性格,你就會收穫命運。很多人一生的一個壞習慣,就會讓他一輩子得不到解脫。很多人到了六七十歲,別人勸他,他還是說:「我就是這個樣,我改不過來了。」最後的結局就是離婚,家庭破散,或者是自己身體的衰敗。所以學佛要有好的習慣,人的一生的成功或失敗,有時候就是因為你種下的行為和種下的性格來收穫你的命運。

第三,做人不要輕易地去求人家。把自己當別人的時候,你會減少痛苦和發怒,因為你覺得別人會很痛苦,你就不會很痛苦了;把別人當自己的時候,你就會同情不幸,理解別人的需要;把別人當別人的時候,你就會尊重他的獨立性,不去侵犯他人。猶如很多父母親尊重孩子,孩子才會尊重父母一樣。如果父母親天天罵孩子,孩子非但不能接受你的善意,還會離你而走。

要懂得,把別人當別人,就是尊重別人;學會把自己當自己,你就會珍惜自己快樂的人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就不要把問題扔給別人。很多人的一生是靠別人活著,而很多人的一生是靠自己的智慧活著。好好地擁有智慧,那就要學會防止自己身上的貪瞋痴。如果你今天不貪,不跟別人做冤家,不恨別人,今天不去做任何愚痴的事情,那你已經是活在佛的心裡了。

第四,人不要強加於人,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地去做人。很多人活得很累,在外面一套,在家裡一套,在公司一套,在朋友面前一套,永遠活得比別人辛苦。他很緊張,怕說錯話,怕得罪人,怕把自己的缺點暴露給別人,所以他們做人做得很辛苦。人不必刻意去做人,盡量要自然,學佛人對別人要自然真情,就會做得非常隨緣。

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事,真正善良的人別人看得到,真正會做人的人別人也看得出,所以學佛人放下自己,用你一顆純潔的心去感動別人,別人一定會把你當成菩薩。

人生分三個階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真心真情。我們小的時候就是最有感情的時候,我們小的時候是最能理解別人的。所以哥哥傷痛了,妹妹會對媽媽說:「媽媽,哥哥弄破了,我們好難過啊。」純潔。「媽媽,我做錯事情了,對不起。」這是感覺。「媽媽,我損壞東西了,我要拿我的壓歲錢出來賠。」這些都是真正的人本性的純潔。

但是我們人越活越大,越來越為自己了,這個時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因為人到中年,看到很多人做人都是虛假的,這個時候你進入了虛幻世界,覺得這個人間一切都是空的、虛的。當你年紀大的時候,要離開這個世界了,你知道「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個時候你才知道返璞歸真,回歸自然。要記住,看清世界,看破紅塵,看破放下。

有一次,禪修法師的一位弟子匆匆忙忙地跑來找師父,邊喘氣邊興奮地說:「師父啊,我告訴你一件事,你絕對想像不到的。」禪師說:「等一下。」毫不留情地制止了他。「你現在告訴我這件事情,你用篩子篩選過三次沒有?」他的弟子覺得不妙,搖搖頭。老禪師繼續說:「你要告訴別人一件事情的時候,至少應該用三個篩子過濾一遍。第一個篩子叫『真實』,你要告訴我的事情,真實嗎?」「我是從街上聽來的,大家都這麼說,我也不知道這個是不是真的。」

「好,那就應該用你的第二個篩子去檢查,如果不是真的,至少應該是善意的。你要告訴我的事情是不是善意的?」「師父,正好相反。」禪師不厭其煩地繼續說:「那麼,我們用第三個篩子繼續檢查看看,你這麼急地要告訴我的事情是重要的嗎?」這個弟子說:「並不是很重要。」禪師打斷了他的話:「孩子,既然這個消息並不重要,又不是出自善意,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你又何必說給我聽呢?說了也只會造成我們兩個人的困擾罷了。」

學佛人說話是否使人得到益處,首先要過濾一下,你會發現很多話不必說,也不用說。學習守住我們的口,不要讓它任意妄為,當一個人能夠不亂說,自然就不會造口業。嘴是惹禍的根,禍從口出,說出的話似潑出的水,收不回來,多少人說錯話之後後悔莫及。學會守住口戒,守住意念戒,守住你的行為,這就是佛法界講的要守住「身口意」三戒。

我們人要懂得面對煩惱,煩惱是一切苦難的聚合點,點越多,你的業障會越大,當我們今天受苦的時候,實際上是我們的心在受苦。當我們在心裡想通了的時候,我們就脫離了苦難。想一想我們的生活是不是這樣的?有時候沒有想通,一定要打官司,我恨死他了,我哪怕傾家蕩產也要打官司。天天痛苦難受,等到有一天想通了,無所謂了,這個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很釋放,自己會很快樂,所以要靠自己解脫。

當我們今天在受苦的時候,其實並不是肉體在受苦,而是我們的心在受苦,所以,想通了,就脫離了這些苦難。人間的痛苦像厄運一樣,所以《心經》告訴我們要「度一切苦厄」,不要讓苦難生成,就是不要讓苦難存在於自己的內心,要去除苦難;不要讓苦難在心中產生痛苦,就不要去恨別人。所以,不製造苦難,也用不著去滅除苦難,這就叫不生不滅。

沒有一個人能夠一輩子享受幸福快樂,人生要想一輩子永遠都保證自己快樂,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快樂和痛苦是一對雙胞胎。當你幸福的時候,你一定要想到可能還會痛苦;當你痛苦的時候,你要想到自己要堅持,好好學佛,以後一定會幸福。

學佛人只有經歷過,才會懂得以後怎麼做;只有痛苦過,才知道快樂來之不易;只有愛過了,才知道心痛的感覺;只有付出了,才能得到回報;只有失去了,才懂得應該怎麼珍惜;只有失敗過,才能知道成功是多麼的艱難。

——以師父錄音為準,以上內容若有不如理不如法之處,請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護法菩薩原諒!感恩合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入世出塵 的精彩文章:

痛苦是自己找來的,怎麼樣擺脫那是最重要的
該你有的就是你的,不該你有的就不是你的,一切隨緣

TAG:入世出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