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曾是放羊郎,被別人嫌棄「土」而發奮,終成歌王,阿寶趕不上他

曾是放羊郎,被別人嫌棄「土」而發奮,終成歌王,阿寶趕不上他

很多人提到山西的歌王,想到的就是阿寶,殊不知在偌大的山西,阿寶根本算不是原生態的歌王,有著一位原生態的放羊郎比他強萬倍。他就是石占明,《打酸棗》、《桃花紅杏花白》、《倒秧歌》都是他的代表作。他演唱技巧高超,音域寬廣、高亢嘹亮、民族韻味濃郁,能給人以觸動心靈的震撼,許多歌曲成為難以超越的經典。

石占明出生時,家裡非常貧窮,祖祖輩輩都以放羊為生,父親也無不例外,是個老羊倌,放了一輩子羊,也唱了一輩子歌。父親是一個極為樂觀的人,這輩子哀愁二字好像與他根本沒有一點關係,再勞累辛苦中尋找著那份快樂。早年農業社解散時,他父親把社裡賣剩下的幾隻沒人要的羊趕回了家,精心伺養,像母雞下蛋一樣,幾隻放到幾十隻,幾十隻放到了一百多隻。

父親在當地是一個招人喜歡的民間歌手,鄉里鄉親都稱他「山歌老大」,他只要一出門,不管走到哪裡,歌聲就傳到哪裡,田地里、小溪邊、山谷中,總能聽到他歡快的歌聲。甚至有的時候,有人在村路上碰到隨意讓父親唱上一兩段,他都會毫不猶疑的唱起來,而且會聚來更多的人湊熱鬧,一唱就是半天過去了,結果羊卻跑到四處吃人家的莊稼,父親還得背上自家的糧食去向人家賠償。父親從無怨言,也不計較,六十歲了,依然唱得有情有調。

母親勤勞樸實,善良賢惠,那時家境不好,一家人一年四季伙食全是母親張羅,柴、米、油、鹽、醬哪樣都得精心盤算仔細計劃。小時候的家裡非常窮,母親看著鍋里的雞蛋又看看守在鍋前饞巴巴的兩個孩子,過了好一會母親撫摸著兩個孩子的頭說:「孩兒啊,這幾個雞蛋是娘攢著賣錢,指望著用它們來換油鹽醬醋、針頭線腦兒哩,這可維繫著咱們一家人的生活啊,你們現在已經長大了,應該學著替整個家考慮事情了。

母親說完深深地看了一眼小石占明,在那一霎那間,母親的那種帶有無奈而期待的眼神,深深地觸動了這個整日里只知道玩鬧的嘎小子,那一刻他好像突然長大了許多,明白了許多,一種力量在他的心中深深地紮下了根,他告訴自已一定要改善家裡的生活條件。石家世代幾乎人人都會吹拉彈唱,多少年來,村裡遇著紅白喜事、正月鬧社火就全靠石家人來湊景兒了,也就有了一個吹唱班子,外人稱頌「石家班」。

石占明上小學時,教學環境和設備相當差,教室簡陋,沒有寫字的本子,只能用磨光了的石板來寫字,石占明從小就愛唱歌,所以他說他就喜歡到山上放羊,跟父親學唱山歌,喜歡跟爺爺吹嗩吶。到13歲的時候,爺爺和他說:「你學會了吹嗩吶,最起碼的就可以有口飯吃,等我老了,吹不動了,你就接我的班,把咱們祖祖輩輩的手藝和我的心愿傳承下去。」石占明雖然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但是這對於他後來民歌演唱之路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初中一畢業,自小愛吹愛唱的石占明沒有再繼續讀書,而是每天隨父親上山,跟著羊群,跑前跑後,不停的吆喝。94年,因會吹嗩吶,會唱山歌,石占明被選進左權縣藝術團,在藝術團里,他的演出很少,幾乎很少讓他演出,團里因為他不會說普通話,又嫌他太「土」,表演沒有氣場,半年後就被藝術團辭退了。被辭退後,他有些感觸,他認為這次工作經歷對他而言,不是打擊而是一次鼓舞。

因為歌唱得好,為人又心善、仗義,1999年石占明隨團到了縣裡東鄉演出時,結識了他的妻子。半年後,直爽厚道的他把這個深深傾慕他那歌聲的、距他一百多里的外村閨妮娶進了家門,也了結了父母多年來的心愿。02年4月,石占明因在縣裡的鬧社火歌詠比賽中得了二等獎,他被縣裡選送到北京,參加中山音樂堂「高原如歌——中國邊遠少數民族音樂尋根之旅」左權民歌小花戲音樂會的專場演出。

隨後,2003年,中央民族樂團邀請作為山西民歌藝人的石占明和陝北信天游、藏族民歌、蒙古長調藝人一道,匯為「黃河之聲」,參加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江山如此多嬌——新年民族音樂會」。石占明以一曲《打酸棗》再次引起轟動。首都媒體以《羊倌歌王登上人民的大會堂》為題,廣泛宣傳他的事迹。之後的他也是演出機會不斷,過上了好日子,但是依然堅持原生態的演唱方式。你喜歡他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中外 的精彩文章:

鏡頭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女性美
清華和哈佛的食堂對比:差距一目了然,一個貴族,一個平民

TAG:圖說中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