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春節詩+清供圖:文人的年味兒來嘍!

春節詩+清供圖:文人的年味兒來嘍!

點擊下方藍字搶購書畫優盤

清 供

「清供」又稱清玩,

其發源起於佛像前之插花。

清供最早為香花蔬果,

後來漸漸發展成為包括

金石、書畫、古器、盆景在內的一切

可供案頭賞玩的文物雅品。

後來也俗稱「博古畫」。

1

清供始於秦漢盛於明清。從宋代開始清玩被認為是文士風雅的標誌之一。至明時,清玩之風表現出有增無減之勢,已經成為文人之間的普遍現象,清供圖的形制逐漸成型。

到了清代,清供繪畫發展至鼎盛,特別是清中期以後,帝皇的喜好推動了清供畫的發展,富裕的市民階層迎合時尚,對清供畫需求旺盛,於是許多畫家熱衷於畫這一題材。

明 陳洪綬

明末清初 八大山人

2

舊時清供分類很細,大致有文房清供、案頭清供等,也分「有名之供」和「無名之供」。有名之供,可按節日分,如歲朝清供、瑞陽清供、中秋清供等;亦可按禮俗分,如壽誕清供、婚喜清供、成人清供等。

無名之供,是在非節日之時隨心無來由地擺上幾樣物什,比如有朋自遠方來,送了水果、盆栽,主人便找相配的果盤花案來「供奉」。

清 虛谷

清 馬荃

3

「清供」在中國古代,特別是明清之後的文人生活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清供之盛行,甚至成了書畫、雕刻的一個重要題材,稱作「清供圖」。

「清供圖」和「四君子圖」、「歲寒三友圖」一起成為當時文人畫題材中較為固定的圖式,在中國繪畫史上寫下了重要一筆。

張大千 清供圖

吳昌碩 歲朝清供圖

4

如想要表達「歲歲平安」的祝福,一般會選取稻穗、花瓶、蘋果、鵪鶉等;想要表達「福氣」,可選取佛手、香櫞、蝙蝠等;想要表達「長壽」可選壽石、月季、菊花、松柏、蟠桃等;想要表達「多子多孫」可繪石榴、葡萄、葫蘆、蓮蓬等;想要表達「富貴榮華」多用牡丹、芙蓉、桂花等。

這種巧妙的組合,吉祥的寓意,從古傳承至今。

清 任熏

清 沈煥

供畫,蘊含著中國傳統士大夫生活與文人生活中最雅緻精微的部分,與庶民最樸素美好的祈願,可謂是真正的寓雅於俗、雅俗共賞。

陳洪綬 清供圖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清 改琦 《歲朝集吉》 1822年

元日(玉樓春)

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清供圖

拜 年

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趙叔儒 歲朝清供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

(唐)孟浩然

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

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

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

春節看花市

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隊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元旦口佔用柳亞子懷人韻

董必武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岩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元旦口佔用柳亞子懷人韻

董必武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岩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癸巳除夕偶成

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吳湖帆 趙叔儒 歲朝清供

鳳城新年詞

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已酉新正

(明)葉顒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王雪濤 歲朝清供

新年作

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任熏 歲朝清供

迎春

葉燮

律轉鴻鈞佳氣同,肩摩轂擊樂融融。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

錢松嵒 歲朝清供

迎春歌

袁宏道

東風吹暖婁江樹,三衢九陌凝煙霧。

白馬如龍破雪飛,犢車輾水穿香度。

繞吹拍拍走煙塵,炫服靚裝十萬人。

額羅鮮明扮彩勝,社歌繚繞簇芒神。

緋衣金帶衣如斗,前列長宮後太守。

烏紗新縷漢宮花,青奴跪進屠蘇酒。

採蓮盤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雙雙。

梨園舊樂三千部,蘇州新譜十三腔。

假面胡頭跳如虎,窄衫綉褲槌大鼓。

金蟒纊身神鬼妝,白衣合掌觀音舞。

觀者如山錦相屬,雜沓誰分絲與肉。

一路香風吹笑聲,千里紅紗遮醉玉。

青蓮衫子藕荷裳,透額裳髻淡淡妝。

拾得青條誇姊妹,袖來瓜子擲兒郎。

急管繁弦又一時,千門楊柳破青枝。

潘小雅 歲朝清供

資料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藝天下

我們傳播一種生活態度讓您一生擁有優雅氣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世界 的精彩文章:

我從沒見過這麼喜歡錢的藝術家,當代美術危險了!
王鏞:整體感是一件藝術作品的最高品質

TAG:美術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