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憂雜貨店》——解憂,重生

《解憂雜貨店》——解憂,重生

酷愛懸疑推理小說的我,對東野圭吾的小說更是鍾愛有加。但是,《解憂雜貨店》的構思與氛圍和東野的其他作品幾乎完全不同。大概一兩年前看了小說原文,當時只是覺得特別卻並沒有很多感悟,這次正好借日版電影上映的機會,看了電影又重溫了小說。可能與這一兩年間自己經歷了很多有關,看完之後感到特別震撼。特別欽佩東野強大的構思能力,在魔幻超現實主義色彩中,將各色各樣的人物橫跨33年通過雜貨店與孤兒院串聯到一起。

第一部分 故事概覽

我敢打賭,毫無小說背景直接去看電影的話可能會在放映結束時仍然雲里霧裡,或者說即使看了小說,不加整理的話也很難將故事的時間軸理清楚,而這錯綜複雜的地方正好也是這部藝術作品的魅力所在。為了方便後面的行文,這裡簡單整理一下故事的脈絡(雖說簡單,有點複雜)。

故事現在的時間節點是2012年9月13日,浪矢雜貨店的諮詢服務復活的日子。

這裡的核心因素是時間與雜貨店的房子。浪矢雄治自79年9月入院,9月13日最後一次回雜貨店之後其他時間並不在店裡,那麼這期間I、II、III的3位煩惱諮詢人寄來的信件由誰收到並回復了呢?這便是小說以及電影第一幕所交代的了。2012年9月13日晚上3名不良少年因入室搶劫而尋找廢棄房屋作為避難所,沒想到卻在凌晨至天亮之間在一所老房子里經歷了不可想像的時間穿梭,與過去的人通信。

因為雜貨店的後門關上之後屋內的時間就近似靜止,作為煩惱信件接收入口的卷閘門上的投遞口處的時間與店外一致,所有信件按照順序從1979年9月至2012年13日逐次投遞進來,而作為信件送達處的牛奶箱里的時間則被拉長,在2012年9月13日一個晚上發送的信件依次穿越到了1979-1980這短時間裡,送到當時諮詢煩惱的人們手上。(這裡的理解尤為重要)東野將時空轉換和連接設計地非常巧妙,並且還用了更為精妙的手法讓寄件人與收件人之間不會穿幫,所以我才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感嘆這部作品的構思手法。

除了時間與空間的設定,東野將人物與人物之間也毫無違和感地聯繫到一起,用一座孤兒院——丸光園把絕大多數的登場人物串到一起。雜貨店主人浪矢雄治的初戀情人皆月曉子因為對雄治的愛終生不嫁,同時創辦了了丸光園,電影里的田村晴美(小說中是武藤晴美),魚店藝術家的松岡克郎,綠河的女兒還有不良少年三人組的敦也、幸平、翔太等都曾在丸光園呆過或者有過某種緣分。無論是電影還是小說,都反覆強調著一個主題——一定是一種冥冥的緣分讓我們聚到一起,這一主題與村上春樹一貫的思想又特別接近,讓我們感覺所有的相逢都是久別重逢。

第二部分 重生

或許用「重生」這樣一個詞來概括整個大主題並不合適,但是現在腦子裡卻只能想到「reborn」。回到題目的解憂雜貨店,為什麼明明主人家的招牌掛的是「浪矢雜貨店」,大家都叫它是解憂雜貨店呢,因為日語中浪矢的發音(namiya)與煩惱的發言(nayami)特別接近,從孩子們的戲稱中,漸漸就發展成真正的解憂雜貨店了。既是「解憂」,那麼雜貨店的主人自然是會收到來自各種人的煩惱傾訴。

我們都知道幫別人排憂解難是極其困難的一件事,如果有人向你訴說煩惱,他真的是在尋求解決方案么?並不盡然。雄治在和兒子貴之的對話里這樣說道「很多時候,諮詢的人心裡已經有了答案,來諮詢只是想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對的。所以有些人讀過回信後,會再次寫信過來,大概就是因為回答的內容和他的想法不一樣吧」,他雖然回答各色人的憂愁煩惱,他更明白所有人的答案都在自己的心中。在藝術與家業繼承之間苦惱的松岡克郎、因不倫而懷孕的綠河,他們完全明白自己想要什麼,藝術和寶寶對他們的重要性他們比誰都清楚,可是現實的約束與羈絆卻讓他們無所適從,他們給雜貨店寫信只是想獲得一種陌生力量的支持,他們只是希望這個世界上至少有人能肯定他們的想法。即使他們也深刻地明白自己選擇的路非常難走,他們還是會堅持。

這部作品其實也就是想傳達給我們一點,人生的選擇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要每一次選擇都能遵從內心,只要每一份努力都是腳踏實地,那麼結果不會讓你後悔。在每個選擇的路口,我們都是一次重生。褪去過去的皮囊,孵育全新的自己,每一次重生都能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

觀影的時候哭了三回。第一回是在丸光園失火之際,松岡克郎為了救小芹的弟弟辰之,在熊熊烈火中將辰之推出門外,自己卻被屋樑壓住不能動彈時,他心裡對他過世的父親默念的「爸,我也算是留下足跡了吧?雖然我打了一場敗仗」。克郎創作的音樂《重生》後來因為自己救的辰之的姐姐小芹在萬千人中傳播開來,讓無數人的心靈獲得救贖,可是離開世界的那一刻他並不知道自己對追求的藝術竟能給許多人帶去安慰。正如現在的我們也不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能給其他人帶去多少的影響,但只要走在追求愛與美的路上,或許不經意之間也能傳播一些正能量呢。

第二次是女歌手小芹在華麗的舞台上傾情演唱《重生》時。

觸れることはもうかなわない  でもいつも感じてる

我已無法再觸碰到你 但我能一如既往地感受你的存在

私たちが生きた証を唇に乗せ

將我們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證據用言語表達出來

あなたのかわりに歌おう聲の限り

我要為你放聲歌唱

私たちはみんなどこから來たのだろう命の船に乗り どこへと行くのだろう

我們從何處而來 乘上命運的小舟 又將去往何處

あなたから私へと 私は誰かへと 思いをつなぐために

你賜予我的 我要努力再傳給其他的誰

悲しまないで うなだれないで 振り向かないで 怖がらないで とどまらないで 諦めないで 生きていきたい

為此我會不悲傷 不氣餒 不回頭 不害怕 不止步 不放棄 好好地活下去

在這個世界上的我們,都可能在某個時期里讓自己的內心破了個洞,有些重要的東西會從那個洞里逐漸消失,直到把握不住。「我已無法再觸碰你,但我能一如既往地感受你的存在。……你賜予我的,我要再努力地傳達給誰,為此我會不悲傷不氣餒不回頭不害怕不止步不放棄、好好地活下去」,只有經歷過失去、走過殘缺的人才能理解歌詞里的那種悲痛欲絕以及化悲痛為力量的決心吧。隨著年齡的增長,誰都會面對生命中重要人物的來來去去,當我們不得不和某人說再見時,希望可以從那個人的身上帶走新生自己的一部分。

第三回是浪矢雜貨店的老闆雄治肝癌末期病倒在床時,請求兒子貴之帶自己回一趟店裡的場景。他老淚縱橫,知道人生無期,恐怕這就是他的最後一個願望了。西田敏行演得非常好,這一段比讀小說中的文字更有感染力,能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人生暮年時的無可奈何與力不從心。而一方面當我們在為脆弱的生命在風中搖擺感到沉重不已時,另一方我們看到一襲明亮黃衣的女子,正笑意盈盈地守望著他。她便是雄治的初戀曉子,她說她一直在看著他。這又讓我想起《重生》另一段歌詞:

あなたはいつの日か 再びよみがえり

有一天你會再次醒來

永遠のどこかで 私を待っている

在一個名為永遠的地方等我

魂は決して滅びることはない

你的靈魂絕不會毀滅

いつかまたきっとまた めぐり會うときまで

有一天 總有一天我們會再相逢

少しだけのさよなら  たくさんのありがとう

我們只是短暫的分別 我卻有太多對你的感謝

縱有對這個世界的不舍,但是那個世界裡也有我們牽掛的人。電影里小說里都沒有提及愛情,可是我卻從中看到了千絲萬縷的愛。雄治與曉子相愛卻沒能在一起,雄治相親結婚有了小孩看起來也很幸福,但是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的腦海里只有曉子。而曉子為了他終生未嫁,創辦了孤兒院丸光園,雄治後來將雜貨店的主營業務放在了煩惱諮詢,那些來諮詢煩惱的或多或少都是與孤兒院有關的男人女人。命運將他們拆散開來,但是卻又通過淺淺深深的線將他們聯繫到一起,這種穿越了時空的愛如果不是愛,只有柴米油鹽的愛才是愛么?

人生只有一次,在每一個岔路口都只能選擇一次,選擇沒有對錯,只要忠於內心。對於夢想、對於愛情、對於孩子、對於工作、對於利益、對於每一個具體的目標,選擇一次,意味著一段生命的周期。如果幸運我們可能會遇到傾聽煩惱指點迷津的導師或朋友,如果沒有,那就遵從內心,無問西東。

(如果喜歡我,歡迎關注並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糖燴 的精彩文章:

TAG:小糖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