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2018年自媒體賺錢的所有方法
依靠寫作來賺錢,或者說依靠創作來賺錢,更確切的講應該是依靠內容生產來賺錢,(文字、圖片、視頻、甚至是語音,都是內容生產的範疇)這是當下的潮流。
潮流即風口!
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沒有錯,過去的2016年,2017年正式自媒體行業的第一個「風口期」,我們看到了很多人通過自媒體日賺上萬,年入50萬,甚至上百萬,上千萬的都有。
這在從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情。
自媒體為什麼這麼賺錢?很多新手、創業者、小白們都想躍躍一試,但又找不到門路,心裡沒有底氣。
1、我是理科生,文采不好。
2、人家都玩了2年了,我這樣的新手還有機會嗎?
3、自媒體的道路究竟能走多長?
這些疑問堵在心中,讓很多人對自媒體望而卻步,感嘆中錯過了2016年,2017年!
聚網誌成問你:你還要錯過2018年嗎?
這年頭我們做什麼事情的第一要素就是賺錢,不能賺錢的事情,即使你興趣再大,沒有賺錢的動力,到時最後也不過是玩玩而以。做自媒體也一樣,我們要把自媒體賺錢當第一任務,而不是當愛好。這也是很多個人博客沒做幾年就倒的原因,因為不賺錢,堅持不下去了。聚網誌成今天來給大家說說自媒體賺錢的方法。
1.廣告收入
在媒體掛廣告,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一種贏利方式,主要分為兩大塊,一是廣告聯盟的廣告,這個除非流量做到特別大,否則,這塊的收入可以忽略。比如某校園微信自媒體,3萬個粉絲,現在每天廣告費進賬都有大幾千。二是自媒體本身設置的廣告位。因為自媒體都是關注某一領域的,流量都比較精準,廣告費也相對收得高一點。
2.軟文推廣
推廣企業業務,推廣產品,推廣個人,等等,但不是硬廣告,一般都是通過軟文來推廣,我們這些老鳥一眼便能看出來是廣告,但是小白始終是佔大多數的,所以,軟文的殺傷力還是很大的。軟文在寫或採訪的時候,是要收費的,然後發布的時候,同樣要收費
3.銷售產品
自媒體首先是人在寫,每個人都有他的興趣或特長,分享的東西也都是某一類的,我們做網賺的喜歡網路營銷,操作網賺項目。但是喜歡玩車的、喜歡戶外旅遊的,玩的自然是人家喜歡的東西,玩得多了,自然就成了某一個方面的專家,即便不是專家,善於學習的人,一樣是專家。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大家都關注你,心裡認為你是專家,當你對讀者推薦產品的時候,自然會有很多人買單,目前做微微信自媒體的,大家以銷售為主。
4.諮詢
因為你在某一行業做得不錯,是權威,大家就會比較認可你,所以,會有些團隊或個人,願意「包養」你,讓你成為他們的顧問,或你自己圈頭,組織一個VP圈子,給些福利,因為你的權威和專業,自然會有很多人進來。組成VIP圈子也是現今網賺界很多人在玩的一個模式。
5.培訓
自媒體本身就是用來分享經驗的,同時在不斷地傳播和擴散你的經驗,因為你成功了,所以,有人想去模仿與複製你,就要找你學習。培訓一般分成兩塊:一塊是你做自媒體成功的經驗分享與培訓;一塊是以自媒體分享的內容為主體的培訓,比如我做的網賺項目,很多人想向我學習做項目,只要你的粉絲夠多,賺錢是水到渠成的事。
6.合作、提成
因為在某一個領域,你是專家,是相對權威的人,自然會有很多人想認識你,那麼,你就完全有機會撮合他們進行資源對接,產生合作,然後你收取中介費、茶水費,是很正常的事。
7.其他配套收益
比如用博客帶動自己的淘寶店、行業論壇、公司業務、線下活動收益等。
以上所有的盈利模式都圍繞兩點進行,那就是你的粉絲夠不夠好,能否贏得粉絲的。
信任,有了這兩點,賺錢就不再是難事。
除了以上一些方法賺錢,那麼自媒體還有那些靠譜的可以操作,又不是非常難的方法呢?
社群和培訓
金錯刀、萬能的大熊、龔文祥等自媒體代表,通過社群+培訓的落地模式,把曾經寫東西帶來的影響力直接轉換為了現金。甚至龔文祥自認為「我是中國最賺錢的自媒體人」,年收入預計在數千萬至上億。
的確,相比我一篇一篇辛辛苦苦寫字賺錢,社群培訓不管是線上搞還是線下落地,都能把內容帶來的影響力進行規模化。同樣是一個新理念,我一天只能寫一篇,而做培訓的話一天可以給10個、100個、1000個人聽,理論來說是沒有人數上限的,收入理論來說也是沒有上限的。
電商賣貨
中國大概有2000萬個微信公眾號,其中400萬的活躍公眾號,在這其中最主要的兩種盈利模式就是廣告軟文和賣貨。賣貨是迄今為止微信個人自媒體賺錢最多的變現方式,甚至沒有公眾號,能力強的人直接通過微信群和朋友圈每年賣貨也有不少的收益,我們把此稱之為微商。
我認識的自媒體大都屬於科技自媒體,針對的是TOB行業,所以賣貨顯然不太適合。而且大部分的自媒體人都有刷流量的行為,賣貨不但轉化率低還會露馬腳。當然也有很多自媒體另闢蹊徑,做了一些針對消費者的賬號,其中典型的案例是謝璞做的「科技蟹」,通過內容營銷(還是賣貨,不過是幫別人賣貨),做到了整個淘寶內容數碼領域的第二名,每月賺取的傭金也非常可觀。
企業公關諮詢
自媒體做到一定程度(一般需要10年左右甚至以上的從業經歷),就可以給企業做公關傳播諮詢了,當然能做到這個級別的個人自媒體(包含成立工作室或者公司的個人自媒體),可謂鳳毛麟角,放眼整個科技行業也不多見。
像黑焰十字、賈曉波、康斯坦丁、創業最前線王卓然等自媒體,從業經歷非常豐富,行業口碑優異,獲得了很多大公司認可,依靠給知名企業做公關傳播諮詢,每年的收益應該在千萬甚至數千萬級別。當然據我和他們的接觸來看,通過公關諮詢營收雖然賺錢多,但極為辛苦,生活沒有節奏,對身體健康不利,以上提到的四人除了康斯坦丁本來胖以外,其他人也全部因為生活的不規律成為了油膩的胖子。
線下活動和研討
能做線下活動和研討的自媒體,同樣也是行業資深的人士,非新銳自媒體所能操作。前不久方雨、超聲波楊子超、山寨發布會陽淼等自媒體代表先後召開了帶有個人色彩的年會,這些活動雖然是由自媒體發起,但規模和影響力不亞於一般的媒體和企業活動。而且據我所知,這些個人搞的年會,基本都拿到了企業贊助。未來如果持續進行,未嘗不可以實現大額盈利。
另外,還有一些不喜歡熱鬧的自媒體搞了一些影響行業的閉門研討會,最典型的案例是方興東博士和瀋陽教授搞的系列行業熱點研討。本來行業研討是距離「錢」比較遠的一種方式,但我本人也參與過不少行業研討,每次都有不菲的紅包送上,這說明各類研討會還是有金主願意付費的。
以上就是我所接觸的自媒體人的多元發展盈利之道,當然還有人說自媒體的各種車馬費、嘉賓費也是盈利方式,但這些錢都太小了,不在今天探討話題之內。
另外媒體人到了一定程度就不是媒體人了,而是站在產業格局高度,成功轉型企業家,像我之前所在的速途網路乃至同行業的創業家、36kr、晉商行等企業的創始人,乃至羅振宇和吳曉波等都已經不能簡單的用媒體人定義,這些企業短短几年內營收從幾百萬級做到幾億級,掀起了全新的創業創新浪潮。
所以,我們今天討論的範疇還是以個人自媒體(包含以個人自媒體為品牌的中小團隊)的多元發展為主,以上更大的不在討論範疇。同時,自媒體人通過炒股、炒樓、炒幣等帶來的收益也不在我們討論的範疇,因為這些收益和自媒體的屬性關聯不強。
寫在最後:無論如何,自媒體多元發展,一定要量力而行,切勿丟了西瓜也丟了芝麻。大概在2012年的時候,我自認為能力、資源已夠,從頭開始幫助一家企業制定戰略規劃,結果敗的一塌糊塗,後來總結我可能「更適合傳播他人創業,而非指導他人創業」,簡單理解就是「只說不做」,所以大家看到了今天擅長「紙上談兵」的我。
TAG:聚成志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