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習錄集注》徐愛錄·心即理·總第三篇

《傳習錄集注》徐愛錄·心即理·總第三篇

【原文】

愛問:「『知止而後有定』,朱子以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與先生之說相戾。」

先生曰:「於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卻是義外也。至善是心之本體,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處便是,然亦未嘗離卻事物。本注所謂『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慾之私』者,得之。」

愛問:「至善只求諸心,恐於天下事理有不能盡?」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愛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間有許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嘆曰:「此說之蔽久矣,豈一語所能悟,今姑就所問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個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個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個信與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發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只在此心去人慾、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愛曰:「聞先生如此說,愛已覺有省悟處,但舊說纏於胸中,尚有未脫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間溫清定省之類,有許多節目,不亦須講求否?」

先生曰:「如何不講求,只是有個頭腦,只是就此心去人慾、存天理上講求。就如講求冬溫,也只是要盡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慾間雜;講求夏清,也只是要盡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慾間雜。只是講求得此心。此心若無人慾,純是天理,是個誠於孝親的心。冬時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個溫的道理;夏時自然思量父母的熱,便自要去求個清的道理。這都是那誠孝的心發出來的條件,卻是須有這誠孝的心,然後有這條件發出來。譬之樹木,這誠孝的心便是根,許多條件便是枝葉,須先有根,然後有枝葉,不是先尋了枝葉,然後去種根。《禮記》言『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須有是個深愛做根,便自然如此。」

鄭朝朔問:「至善亦須有從事物上求者?」

先生曰:「至善只是此心純乎天理之極便是,更於事物上怎生求?且試說幾件看。」

朝朔曰:「且如事親,如何而為溫清之節,如何而為奉養之宜,須求個是當,方是至善,所以有學問思辨之功。」

先生曰:「若只是溫清之節,奉養之宜,可一日二日講之而盡,用得甚學問思辨。惟於溫清時也只要此心純乎天理之極,奉養時也只要此心純乎天理之極,此則非有學問思辨之功,將不免於毫釐千里之謬。所以雖在聖人,猶如『精一』之訓。若只是那些儀節求得是當,便謂至善,即如今扮戲子扮得許多溫清奉養的儀節是當,亦可謂之至善矣。」

愛於是日又有省。

【譯文】

我問:「《大學》中『知止而後有定』這句話,朱熹先生認為尋求至善在於『事事物物皆有定理』,好像和先生的學說是相悖的。」

先生說:「到事事物物中去尋求至善,就好比認為義是在心外了。至善是心的本體,只要明明德達到惟精惟一的程度那就是了,當然至善也從來沒有脫離具體的事物。朱熹先生在《大學章句》中關於至善所註解的『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慾之私』的人,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我問:「至善只在心中尋求,恐怕對於天下的事理並不能窮盡吧?」

先生說:「心就是理。天下哪裡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呢?」

我說:「比如侍奉父親的孝,侍奉君主的忠,結交朋友的信,治理民眾的仁,其中有很多的理存在,恐怕不可能不去尋求考察吧。」

先生感嘆道:「這種說法造成的蒙蔽很久了,怎麼能夠靠一句話就可以說明白呢,現在暫且就對剛才提到的問題來講一下吧。比如侍奉父親,不能去父親那裡尋求一個孝的道理;侍奉君主,不能去君主那裡尋求一個忠的道理;結交朋友、治理民眾,不能去朋友和民眾那裡尋求一個信和仁的道理。這些道理都只在這個心裡,心就是理啊。這個心沒有私慾的遮蔽,就是天理,不需要外面增添一分。用這純正如天理的心,表現在侍奉父親就是孝,表現在侍奉君主就是忠,表現在結交朋友、治理民眾就是信和仁。這心只要在去人慾、存天理上面用功夫就是了。」

我說:「聽先生這麼解說,我覺得有些地方已經明白了,但是從前的觀點纏繞胸中,還有不能釋懷的地方。比如侍奉父親這件事,其中冬溫夏凊、昏定晨省這些事情,有很多的細節,不也需要探討嗎?」

先生說:「怎麼能不探討呢,只是要有個頭緒,只是這心要在去人慾、存天理上探討。就像探討冬溫,也只是要盡這心的孝,唯恐有絲毫人慾摻雜其中;探討夏凊,也只是要盡這心的孝,唯恐有絲毫人慾摻雜其中。就是探討要有這心。這心如果沒有人慾,純粹的都是天理,就是一個真誠孝順親人的心。冬天的時候自然會考慮到父母的寒冷,便會主動去尋求溫暖的辦法;夏天的時候自然會考慮到父母的炎熱,便會主動去尋求清涼的辦法。這些都是那真誠孝順的心發出來的表現,但是必須先有這真誠孝順的心,然後才有這些表現發出來。比喻為樹木,這真誠孝順的心就是樹根,許多表現就是枝葉,必須先有樹根,然後才有枝葉,而不是先找到了枝葉,然後再去種樹根的。《禮記》上說的『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必須有一個深深的愛當作樹根一樣,便自然會這樣了。」

鄭朝朔問:「至善也必須從事物上尋求嗎?」

先生說:「至善就是讓這心純正的達到天理的極限,在事物上怎麼去尋求呢?暫且試舉幾個例子來看看。」

朝朔說:「比如侍奉親人,怎樣在細節上做到冬溫夏凊,怎樣能適宜地做到侍奉贍養,必須探求怎麼樣才恰當,才算是至善,所以要有學問思辨的功夫。」

先生說:「如果只是在細節上做到冬溫夏凊,能適宜地做到侍奉贍養,只需要一天兩天便可以講清楚,用得著什麼學問思辨呢。只是在冬溫夏凊的時候也要讓這心純正的達到天理的極限,侍奉贍養的時候也要讓這心純正的達到天理的極限,這如果沒有學問思辨的功夫,結果將免不了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了。所以即使是聖人,同樣要聽從「惟精惟一」的訓誡。如果只是在那些禮儀細節上探求這麼樣恰當,便認為是至善了,那麼現在的戲子扮演的許多冬溫夏凊、侍奉贍養的禮儀細節上的恰當,也可以認為是至善了。」

我在這一天又有所省悟。

【注釋】

知止而後有定:出處《大學》,意思是知道應該達到的道德境界然後才能有堅定的志向。止:所止之處,指至善。至善:最善,指最完善的道德境界。

事事物物皆有定理:出處《大學或問》:能知所止,則方寸之間,事事物物皆有定理。朱熹先生認為只有在事事物物上求得一定理,才能止於至善。

義外:出處《孟子·告子上》,其中有孟子和告子關於仁義內外的辯論,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孟子認為仁義都發自內心。

明明德:出處《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思是彰顯光明的德性。

至精至一:同惟精惟一,意思是最精深最專一。出自《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闕中。

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慾之私:出處《大學章句》:言明明德、新民,皆當至於至善之地而不遷。蓋必其有以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慾之私也。意思是窮盡天理的極限,而且沒有一絲一毫的私慾。

溫清定省:清應為凊,出處《禮記·曲禮》: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在醜夷不爭。意思是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晚間服侍就寢,早上省視問安。

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出處《禮記·祭義》,意思是孝子如果是有深愛的,一定會有和氣。有和氣的,一定會面有愉悅之色。有愉悅之色的,一定有和順的容貌。

學問思辨:出處《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 ,明辨之,篤行之。意思是廣博地學習,詳細地詢問,周密地思考,明確地分辨,切實地實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超級中國:來自偉大文明的力量,極其令人振奮!
《心心古詩詞專輯》作者:心心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