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觀心:南師如是說

觀心:南師如是說

小引

南師畢生可謂竭盡洪荒之力為我們民族鋪設文化鐵路,希望全面復興優秀傳統文化,他即便是到耄耋之年,仍然時時刻刻為國家的統一、民族的振興、中國文化的復興和中國的改革開放以及全世界精華文化的整合等偉大工程殫精竭慮、廢寢忘食、日以繼夜忘我地工作,實在令人感動不已,讚嘆不已!而文化的復興不僅僅是文化知識教育的普及,更關鍵的是文化背後的心法傳承。儒家的清明在躬、知行合一和存心養性,道家的致虛守靜、滌除玄覽和修心煉性,佛家的觀自在、自凈其意和明心見性,其共同心法就是觀心。缺乏觀心心性修養的文化傳播,大多只能停留在經典朗誦、概念、義理等知識層面 ,玩玩文字遊戲、空喊些口號,對個人的提升(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修齊治平乃至明心見性)並沒有多大的實際利益,對社會的穩定和諧也沒有多大的幫助,對文化的傳承更沒有實質意義。因此,南師非常重視觀心法門,在正規場合講,在非正規場合也講,在大作品中強調,在小作品中也強調,對親近的學生強調,對普通的學生也強調。南師的著作涉及觀心的內容很多,可謂濃墨重彩、洋洋洒洒,可見南師對觀心的重視和用心良苦程度。我們共修會曾組織觀心共修,大家在心性修養、家庭關係、親子教育、注意力、記憶力、情商和幸福指數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提升,反應也非常熱烈,開統師提議今後要多組織觀心共修,讓更多人的身心更加清爽自在,讓更多家庭更加和睦溫馨,讓社會更加清凈和諧。為此,特精選南師關於觀心的重要開示進行歸類彙集(並附南師指導學生觀心的經典案例),作為重點學習資料,方便大家「依教奉行」,希望對大家修學觀心提高心性修養有所幫助,對家庭社會的穩定和諧有所幫助,對輔正當前「國學熱」重義理輕實證的「口頭禪」傾向有所幫助,更希望對「為往聖繼慧學、為人間建凈土」有所幫助,也希望對國家推動的「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和「文化自信」工程有所幫助。(善禪定 合十)

一、南師說那個能觀照的是什麼?

1、佛說一切大乘道的菩薩從此幻觀開始修,漸次增進,一步一步慢慢地進步。「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這個能夠知道幻化的,能夠起幻觀的,與幻化並不相同。例如牙痛,疼痛的感覺是幻,但是,那個能知道疼痛的並不痛,疼痛與他毫不相干,要從這裡去體會,注意!這是傳大法唷!《圓覺經略說》

2、我們的心念像流水一樣永遠在流,雜念妄想停不住,怎麼辦?雜念妄想不要怕,它像空中的灰塵,只要心靜下來,你知道雜念妄想很多的那個「知」,就是「心經」所謂「照見五蘊皆空」的照,這個「知」它本身沒有雜念妄想,它猶如虛空無量無邊,這個「知」沒有形相,沒有名稱,叫它是佛也可以,叫它是道也可以,叫它是「圓覺」都可以,可是一般人都認不到。即使你認到了,悟了,不要以為就到了沒事了,吹毛用了急須磨,吹毛是指非常銳利的寶劍,拔下一根毛放在劍鋒上,吹一口氣,毛就斷了,還要注意修行,我們的心念用過了就要丟,隨時在止中,隨時在定中。《圓覺經略說》

3、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凡是要想成佛,都必須根據此圓覺修法,才能成佛。

本起因地--成佛的工具從哪裡找?在我們自己這裡找。在我們普通凡夫里有個東西,就是會思想,會起煩惱的東西,人的一切活動都依靠他,要把他找出來,他是成佛的本起因地。

這又如何找呢?很簡單,就在人的一念之間。什麼是我們的第一念?當我們覺得這個問題很稀奇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念了。各位能不能記得,早晨起來第一個念頭想的是什麼?想不起來,好,沒關係,那麼,你有沒有把握知道,明天早上醒來第一個念頭會想什麼?本起因地要在這個地方去找。《圓覺經略說》

4、我們也經常誤以為修道修到最後不動,以為不動念,或者什麼都不知道,就是定。這樣的話,何必學佛?學石頭,學死人多好!所謂不動是形容詞,它是動而不動,例如我講話,諸位聽見了沒有?聽見了,這不是動嗎?各位聽到我講話的聲音,乃至聽到外面的車聲,這是動相。假如你到了高山頂上,聽不到任何聲音,那時你聽見了沒有?聽見了,聽見了一個沒有聽音的,這是靜相。動相你聽到了,靜相你也聽到了,動相與靜相,你都清清楚楚,此時念頭沒有動過,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動來知道動,靜來知道靜,能夠知道動靜的那個不在動靜上面,與動靜毫不相干,他是永恆不變的,所以用常不動來形容他,他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圓覺經略說》

5、我們在座的諸位,包括年紀二十幾歲,以及年紀大的六七十歲,用了一輩子的幻想,我們都被自己的思想、感覺、情緒等所欺騙了,這些都是虛幻不實的,其中唯有一個東西是始終沒有變易或衰老的。你現在坐在這裡,心中沒有煩惱,沒有思想,知道自己本來清凈的這個東西沒有動過,這是「不汝還者」,你先認得這個。如此認定之後,至於煩惱思想,你不要去除掉他,那是幻境,你不理他,他自然會澄清下去,如此清凈下去,偶爾又飄來妄想,那怎麼辦?沒關係,飛來飛去還是在那個境界里。《圓覺經略說》

6、假如我們被這些生滅的現象所轉,就是凡夫。假如能夠發覺在這生生滅滅之中,有個不生不滅的,生而不生,滅而不滅,動而不動,無形無相,就可以如佛經所說:「證無生法忍,登菩薩地。」就可以不須斷除生滅,就不在生死之中。《圓覺經略說》

7、僧甲:知道妄想的那個沒有妄想。

南師:這句話對了!還有個東西。我們呼吸進來出去,現在因為用數息的法門,到達隨息、止息,雖然心跟息兩個專一,那個妄想來,我也不管,知道妄想,還有個最大的東西在旁邊,那個是知道的那個知性。

我們打起坐來用功,到達這個境界,息也止了,也知道妄念同我們不相干,不理它了;念頭也不理,呼吸也寧靜了;這個時候全體境界在哪裡?在「知」這個知性,這一知,不在外,不在內,不在中間。

你懂了沒有?這個知性是本來自性的知性,本來自性是第一步功能,見聞覺知,這個知性不在外,不在內,不在中間,這個不是妄想,它知道妄想,知道這個氣息,也知道這個妄念,這個如如不動在這裡,這是自性。這樣懂不懂?都明白了嗎?那恭喜!明白了。

僧壬:那能知所知?

南師:你也不要管它能知所知嘛!反正我那個時候知道這個知嘛!又加上那些幹嘛!把所有的佛學都送到當鋪去,當掉!不要管了。就是這一「知」在這裡,對不對?把握這一「知」,你就清爽了。《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8、所以修安那般那,剛才我們討論過的重點,就是這一「知」,你們都知道嘛!這個知性不在氣息,也不在地水火風,也不在空,無所在無所不在。所以,禪宗祖師有一句話:「知之一字,眾妙之門」。這一「知」哪裡來?來無所從來,去無所從去。《金剛經》上佛也告訴你,「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這個「知」不要你去找的,本來存在。我們大家平常在用它吧!當然在用,這個不要再追問你們了,再問太看不起人了,你們當然知道。我們茶來知道喝茶,飯來知道吃飯,累了知道累,睡覺知道睡覺,舒服不舒服都知道。這一「知」本來在這裡,不要你去修的,如果我們變牛變馬變狗,也知道變牛變馬變狗了。只不過,不知道自性來源在哪裡。《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9、只要在理上認識透徹。就在這個不動不靜的如如境界中,動也無妨,動也是不動。你們現在有些人已經體會到這個影子了。影子也不錯唷!能夠找到影子,就一定能找到那個主人。就怕你連影子都找不到,如何能找到主人?《習禪錄影》

10、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講無我,乃至我們的孔夫子也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無我,你問他看看,你無我,何以能夠說法?若說有我,常樂我凈,常樂我凈也不是空,那不是玩弄自己?年輕人講得很對,非常簡單,這是我呀!我就是我嘛!說起來好像蠻簡單,我就是我。你哪裡有我?處處無我。

我告訴你,變化的不是我,你經常變吧!每秒每時每天每月都在變,從小變到老,這個色身當然不是我,這個是臭骨頭、臭肉,不是我。那麼,你說「我思故我在」,這個思想、思維、感覺馬上就跑掉了,而且,很可憐,我應該是主人,但是,卻做不了主,外界的環境一變,思想就變了。一切感覺,思想在變化中,沒有「真我」,真的我何在?能感覺、能知覺、能思想的,那個上面即不男也不女,即不老也不少,那個本來要找到。所以,叫你不要散亂,莫妄想,把這些不能做主的思念、感情、思想一概都丟掉,丟完了,乾乾淨淨,赤裸裸的,忘記了身體,忘記了一切的,有一個靈明自性,這個自性就是百丈的「靈光獨耀,迥脫根塵。。。。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習禪錄影》

11、現在我們不談夢了,因為講思想而講到夢。我們的思想那麼多,自己看不清楚。其實大家靜坐下來,是不是知道自己思想那麼多啊?譬如諸位坐在這裡聽的時候,是不是知道有一個很清楚的在聽講話的,有沒有?一定有吧!當然有個知道的,那個是知性,不是思想。現在我講話,你們聽到,同時你們自己也在分析這個話的道理,對不對?起了很多作用,對不對?可是你有一個知道自己在分析,知道自己在聽話,知道自己在思想的這個東西,它沒有動過,這個東西很清楚。

所以這個東西不需要你去用力的,不需要你去找的,你自然知道自己思想。搞清楚了嗎?起碼有一兩個搞清楚了吧?假如全體搞清楚,那不得了啦。

我們知道自己有思想有感覺的,這個是知性,它沒有動過。當我們睡覺一醒過來,第一個是這個東西,那個叫「睡醒了」,很快的,第二個東西—思想來了。是不是這樣?

對,就是那個東西,你把握住。

自己的思想為什麼那麼多?這個叫妄想,也可以叫浮想。我們知道的這個妄想,可以分成三個階段:過去,現在,未來。過去就沒有了,未來還沒有來,講現在,現在已經沒有了。

所以你靜下來的時候,不要怕妄想多,你那個知性看到妄想,就把握這個。前念已過去,未來還沒有來,就看著現在。分成三段。常常這樣反省,體會,時間一長,你就會很空靈了。

假如你把握這個空靈,假如盤腿打坐,越把握得久越好。這個把握久了以後,你的身心,腦力,體力什麼都轉變了。《南懷瑾與彼得·聖吉---關於禪、生命和認知的對話》

12、再告訴你們,你們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得快的時候,這一念就是相分。你知道自己「我現在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是見分。懂了吧?修行要在見分上修。哎,今天晚上我是傳的密宗啊,真的,不是給你們講笑話。你要去學密宗,這一點給你指出來,不曉得要你磕多少頭啊,拿多少供養,多少誠懇,才告訴你。這是見分。

你說:「哎喲,牙齒痛……阿彌陀佛,牙齒痛……阿彌陀佛,牙齒痛……」你自己還又知道:「耶,哈哈,我很好玩,又曉得牙齒痛,又曉得念佛。」對不對?那個是見分!它也不痛,它也沒有在念,懂了吧?這聽懂沒有?聽懂了拿紅包來。(眾笑)如果聽不懂我多冤枉啊,花了這麼大的力氣告訴你們,你看把我這個東西……就白花了。

見分懂了吧?相分都懂了沒有?不懂的舉手哦。這次說下來要全體懂,我就高興了,那我就要送你們紅包了。《中觀與唯識》

13、那麼你說:我怎麼會睡覺呢?這是生理的作用,或者你睡眠不夠,或者營養不良,或者體能剛剛勞動了,它需要睡覺一下。如果你懂了這個道理,你睡覺我決不打你香板,因為你懂了見分。哦,你雖然在睡,你一定知道:「我現在怎麼老是在睡?」而且睡的時候老師過來你也知道:「糟糕,不要給老師看見。」那個見分不是很清楚地在那裡?哪裡在昏沉嘛!好笨啊,睡覺都沒有本事睡。今天我是傳……,你以為我是跟你們講笑話?你們要學佛學密宗啊,我告訴你,學四十年以後,上師才肯傳給你。我今天傳給你的這個是什麼東西,你們知道嗎?真是喲,在密宗講是「見道分的大手印」。但是我不管,我公開給你講,這是佛法嘛,沒有什麼叫作秘密的。這個道理懂了,你們可以修行了。《中觀與唯識》

二、南師說觀心的重要性

1、那麼有人說,老師你又教白骨觀,又教念佛,又教觀音菩薩修行法門,那麼多,究竟學那一法?現在又多個般若正觀,叫我們怎樣修?那些都是助道品,都是加行法,到頭來非得接上般若正觀不可。」《般若正觀略講》

2、「分劑頭數」,對於每一個念頭還須懂得分辨善惡,劑就是排列歸類,對於自己心中的每一個思想都念念清楚,在「瑜伽師地論」里稱為周遍尋思、周遍伺察,這就是修心、修行。許多人學佛修行對於自己講的話都搞不清楚,都沒有好好的觀心,都不曉得觀照自己的內心。念念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才是正修行之路。你們想求智慧,求福德,要如此修法。為什麼呢?把心觀察清楚,這就是智慧;假如對自己的心念不清楚,那是細昏沉,因為落在細昏沉中,所以智慧發不起來。怎麼說這也是修福德呢?對於自己心念的是非善惡都清清楚楚,把惡念拿掉,善念增加,功德自然增長。所以,觀心法門有如此重要。尤其號稱學禪的朋友們,特別注意這個法門,連這個最基本的都做不到,還談什麼禪?不要自欺欺人。隨時保持平常心,不去幻想,坦然而住,住而不住,這就是觀心法門,這就是真正修心之路。 《圓覺經略說》

3、真正的修行,包括修正心理行為,修正自己的起心動念,修正自己喜、怒、哀、樂的情緒等,也就是心理思想上、生理變化上、言語行為上毛病的修正。所以在佛學上名之為「轉識成智」,就是修行的道理。《孟子與公孫丑》

4、所以講行願、行門之重要,我們隨時在靜定中,要檢點自己。什麼是修行人?是永遠嚴格檢查自己的人,隨時檢查自己的心行思想,隨時在檢查自己行為的人,才是修行人。《如何修證佛法》

5、「行」這個字很難解釋。首先,行是心的狀態,所以修行也叫修心。也就是說,修行要從自己的心理狀態修起,要改正自己的思想,要隨時注意修正自己的起心動念。打坐只不過是修行的一種,只是幫助你養成一種習慣而已。如果不改正自己的思想行為,那種修行是沒有用的。《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

6、所以我們要懂得這「五見」是討厭的東西,隨時會把我們綁起來,萬劫不能超生。學佛的人要隨時觀照自己是否落在「五見」中,落在斷見常見中,這樣就「能成無盡之宗」,成就無盡藏的智慧這一宗。哪一宗?佛法的心宗。《宗鏡錄略講》

7、我們之所以不能得正見,不能證道,便是因為我們的心時時刻刻被「五見」遮擋。《藥師經的濟世觀》

8、所以貪、瞋、癡、慢、疑這五樣,是思惑,思想上根本障道,不能解脫。學佛是求解脫,能解脫一樣已經是了不起了,五樣都能解脫了,才能夠證到四果羅漢。《金剛經說什麼》

9、八十八結使與三界的關係,明白地擺在面前。能解開了多少個結,你就得了那個果位,這些考驗都擺在眼前。別以為腿能盤一個鐘頭就能升上什麼天;一個半鐘頭又能升上什麼天,沒這回事。腿是靠不住的,修「行」,修的是心理行為,不是修腿。《如何修證佛法》

10、什麼叫修行?自己用智慧、學問、修養,改正了貪、瞋、癡、慢、疑(思惑),以及不正確的觀念(見惑),這就是修行之路,並不是求佛菩薩、上帝、鬼神來幫忙。《二十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

11、假如沒有轉化心理行為的功力與智慧,則所有一切修行都是白說空話,也就是如貫休和尚的詩:「修心未到無心地,萬種千般逐水流」。無心的境界,並不是像一根沒有知覺的木頭,而是一切清淨無為的境界,如果不修到這種境界,那麼「萬種千般逐水流」,都是空的,沒有用。這裡提出來希望大家注意。《孟子與公孫丑》

12.隨時都在觀照之中的人,是不會沒有成就的。(南師重要開示)

三、南師說觀心的要領

1、你說我還是找不到,怎麼辦呢?皆依圓照清凈覺相,這就是傳法了,把修行的方法也告訴你了。隨時圓照觀照,照什麼呢?回照自己的起心動念,自己的思想念頭怎麼來怎麼去,要清清楚楚。記住,要圓照,不是偏照。打坐的時候觀照很清楚,下了座就亂了、迷糊了,那不叫圓照。要在忙中亂中,隨時隨地觀照自己的念頭。

觀照念頭並不是要你不想,唉喲!我怎麼又去想?好像「想」與你是冤家似的。有念頭來,不用怕,要知道人的思想念頭是留不住的,不信,你留留看!留得住嗎?人的思想妄念留不住,但是,要送也送不走。你不去想它,它偏要想,很可惡!對不對?人的思想就那麼怪,注意,這就是無明。例如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咦?外面下雨了!門曉得有沒有關?糟糕!妄想又來了,不應該!不應該!我們一天到晚就在後悔妄想里轉,如此妄想無明如何清凈得了。

那麼,有些人打坐,靜靜地坐在那裡不動,是否就圓照清凈了呢?一點也不,忙得很,心裡想的可多呢!我坐了那麼久,氣怎麼還沒有動?是不是上了當?我怎麼還沒有開悟?如來大法難道是這樣嗎?那不叫圓照,換一個字,叫怨照,各位想想看,是不是這樣?

當你察覺妄想來的時候,就是清凈,因為妄想早已跑掉了,當下清凈,本來清凈,不用再去想把妄想空掉,妄想不空而自空。如此一念清凈下去,圓照下去,慢慢修下去,便可以永斷無明,便可以成佛。《圓覺經略說》

2那麼,大乘佛學對於修習止定的說法,又是怎樣一個原則呢?那你就要了解玄奘法師翻譯的佛學裡,不用「有覺有觀」的字樣,卻有更精細的描寫,叫「有尋有伺」。尋,譬如靈貓捕鼠,目睛不瞬,四足踞地,首尾一直等在那裡。我用現代語的解釋:尋,猶如拿一支手電筒來找東西。伺,猶如千萬支電燈光下,照到物件投入光中。所以,初步用「有尋有伺」的心態去捕捉自己此心的一番清凈增地。慢慢純熟了,便到達第二步的「無尋唯伺」的心境。也就是已經不用太費心力,自然可以到達了。最後達到「無尋無伺」的地步,才能使意識清明,心如明鏡的境界。《原本大學微言》

3、秋風落葉亂為堆,掃盡還來千百回。

一笑罷休閑處坐,任他著地自成灰。

妄想就好像秋風落葉一樣,掃了一次,又來一次,而且是在秋風裡掃,越掃越多。老子懶得掃了,哈哈一笑,算了,不去掃它。落葉掉下來,自然會變成灰,自然就空掉了,你去掃它幹什麼?任它著地自成灰。這些道理我都說過了,妄念不要去除它,你去除妄念那個心,也是妄念。忘念本來是空的,本來就是虛妄的,所以才叫妄念。你除它幹什麼?我一直叫你們去體會「那個能知道妄念來去的心」,那個心不是妄念,那個並沒有動過。你既然知道是妄念,妄念早就跑了。你還想辦法去除妄念,那不是吃飽飯沒事幹嗎?《習禪錄影》

4、隨時保持平常心,不去幻想,坦然而住,這就是觀心法門,這就是正修心之路。修習禪那如何修呢?佛在這裡告訴我們,「先取數」』,這裡所講的數不是天台宗的數息法,而是觀心法門。觀什麼心呢?觀後天妄想心,在靜中反觀自己的起心動念,每一個思想,每一個念頭,一個一個都很清楚,心中了知「生住滅念」。我不曉得諸位的經驗如何?真正的修行沒有不觀心的,對自己的思想念頭來去要清清楚楚才是修行。有很多人記憶力不好,修觀心法門,記憶力一定會好起來,越放鬆,影像越容易留;越空越容易裝下東西。 修行人要做到心念隨時空,禪宗祖師教我們修行要「無心於事,無事於心。」心中不求什麼事。常常有人告訴我明天要怎麼樣怎麼樣,我煩起來,就告訴他:你好多餘,明天有沒有我還不知道呢?管他明天幹嘛?這就是無心於事。還要無事於心,所有的事不裝到心裡頭,過了就算,發脾氣,要發就發,我發起脾氣比誰都大,一邊發脾氣一邊心裡還在笑。有同學問我某人這件事怎麼處理,我說罵都罵了,還要怎麼處理?罵他就是處理了嘛!你還要他怎麼樣?錯了已經錯了,你打死他也錯了,錯了還挽得回呀?《圓覺經略說》

5、我們要看清楚,當前面一個念頭跑掉,而後面一個念頭還沒來時,中間有段空空洞洞的,保持中間這個空,就叫觀心法門,這樣就先做到了第一步。

念頭是生滅法,佛經上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最樂。」行就是一切作為。心裡的作用也是行。大家打起坐來,收攝六根,觀察這個念頭,不要壓制它,也不要做功夫,只看到這個念頭過去了。比如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它不會停留住,念念遷流。前一個念頭流走了,後一個念頭還沒有來以前,這個中間就是「現在念」,現在念本來沒有,清清凈凈,能夠這樣,越持久越好。拿教理來講,就是觀空法門。

中間這一段空,天台宗及禪宗,稱其為三際托空。前際的念頭過去,後際的念頭沒有來。現在這個念頭,當下是空的。比如我們講「現在」,立刻過去了,沒有了,當下就空了。《金剛經》上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得心不可得。」中間是空的,如果講一個中際,立刻又落入一個前際。《如何修證佛法》

6、剛才告訴大家,都從漸修而到頓悟。「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那麼,你說:你這個老傢伙!我問你:我生滅滅不了,怎麼辦?內心生生滅滅的念頭死不了,怎麼辦?你看!禪宗的臨濟祖師要走的時候,徒弟們說:「師父啊!你總要留點話給我們呀!」他拿起筆就寫了:

沿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

離相離名人不稟,吹毛用了急須磨。

你說他說些什麼?頓悟漸修都告訴你了。

「沿流不止問如何?」我們的思想念頭妄想,生生滅滅,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浪花滾滾,像流水一樣,永遠斷不了。沿流不止,沿的什麼流?沿的三界人慾之流,眾生慾望之流,業力之流。沿流不止,停不了,不能切斷,不能得定。問如何?怎麼辦呀!

注意第二句唷:「真照無邊說似他」,哪個「真照」?什麼「真照」?注意啊!不要注意我哦!注意你們自己的心裡。

其實啊!我昨天都講了,都告訴你們了,什麼是「真照」?你們體會哦!我們的妄念來來往往,生生滅滅。但是,你知道哇!知道有個生滅心,知道有妄念往來。那個「能」知道它生滅,「能」知道它煩惱的,他本身並不煩惱,對不對?他也不在生滅中,這個念頭來了他也知道,那個念頭去了他也知道,「那個東西」!注意!那個東西是會照的。譬如你是學密宗的人,起了很多妄念去觀想,觀想者,借用妄念也。那個能知道自己在觀想,那個能知道自己觀想不成功的「那個東西」是什麼?

譬如你是念阿彌陀佛的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自己儘管在念阿彌陀佛。同時又曉得自己在念阿彌陀佛,那個能曉得自己在念的是什麼?那個就是凈土,不垢不凈,那個就是「真照」。嘿!都告訴你了,我學了這幾十年佛,就是這點本事,都露給你了。真露給你啦!露給你就沒有了,就打不下七了。這個真照的境界是無量無邊無際的呀!但是,你不要以為那個就是「道」。不過,也差不多了,所以叫「真照無邊說似他」。你認清楚了那個東西,也就差不多了,勉強說有點像他了。「沿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

那麼,真如本體究竟是怎麼樣呢?「離相離名人不稟」啊!他是沒有境界,沒有形相的。你若有了什麼境界,什麼樣子,錯了!

所以《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切境界都不是,離相。離名,什麼名?你叫他是道,叫他是聖,叫他是真如,叫他是心,叫他是菠菜,哦!般(音撥)若,講錯了,叫他是般若,都不對。這些都是假名。「離名離相人不稟」,一般人本來都有如來本性,自己認識不到。不稟者,自己搞不清楚。

「吹毛用了急須磨」,告訴你用功的方法。什麼是吹毛?又不是吹風機,吹什麼毛?古代的寶劍,最鋒利的叫作「吹毛之劍」,那寶劍拿起來不要動,拔了一根頭髮毫毛下來,放在刀口上,「噓」這麼一吹,就斷了,鋒利到這個程度,所以叫「吹毛之劍」。如此鋒利的寶劍,用了之後,還須趕緊磨利擦凈。不怕你能幹,不怕你會用功,不要認為自己很高明,隨便跟著妄心亂轉。不可以呀!即使如吹毛之劍一樣,每次用了之後,不要以為自己是利劍,還是趕緊磨銳利啊!「吹毛用了急須磨」。換句話說,「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隨時隨地都要注意。

他把佛法的「體」「相」「用」都說完了。然後,把筆一丟,走了,涅槃去了。這就叫生死來去自由。上午提到大慧杲禪師。大慧杲禪師要涅槃的時候,兩腿一盤,告訴弟子說:「我要走啦!」徒弟們跪下來哭:「師父啊!你留個偈子給我們,古來的大師們要走的時候,都留了偈子,你沒有寫偈子。」他已經死了,弟子們一哭一叫,這下子把他從死中又氣活了。把眼睛瞪開:「沒有偈子就不能死啊!拿筆來。」他就寫了首偈子,把筆一丟,又走了。你看他生死操之在我。清朝人入關的時候,好幾個學禪的知識分子不肯投降。結果,關在牢里。清朝人勸他們投降,他們不投降。有一位他曉得明天要砍頭了,今天晚上在牢里,兩腿一盤,對不起!我先走一步了,涅槃去了。這些例子多得很。

所以,能夠生死一如者,可以為聖賢,可以為仙佛,可以為忠臣,可以為孝子,可以為大丈夫。可以出世,可以入世。能夠這樣,才不會「空向人間走一回」唷!《圓覺經略說》

7、佛經上有四句話:「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什麼是諸行?行並不是我們在這裡走路,在這裡轉就叫行。心理上的思想,外在的行為,物質世界的一切環境,一切關係,家庭兒女人生,都謂之「行」。行者動也。一切都在動態中。宇宙萬有的現象,包括我們的身心,隨時都在動態之中,都在變動中,沒有不變的事。這一切「行」無常,不能永恆。這不永恆的都是生滅狀態,一起一落,一生一滅。

就像我們的思想、念頭,前一個思想過去了,抓不住。「事如春夢了無痕」,過去了,像水上的花紋一樣,再也抓不回來。上午的時間過去了,抓不回來;上午的思想過去了也抓不回來。世界上的人死了又生,生了又死,那麼多死死生生,都是生滅。花開花落,太陽下去了,月亮出來了,都在生滅中。所以,先體會內心的生滅,你的思想、念頭一個一個連續不斷地來,也連續不斷地滅。心念不斷地生生滅滅,你做不了它的主。它呢?也做不了你的主。它生起之後,又跑了,它也沒奈你何。

觀心,觀察自己的心念,初步要做到,前一個念頭過去了,讓它過去。後一個念頭還沒有來,你不要去想它,它就不來了嘛!它來了,你就讓它過去,前面的念頭過去了,已經過去了,後面的念頭還沒有來,中間這一段,能夠保持乾淨、清凈、安詳、寂滅。說起來容易唷!做起功夫,體會一下看看。幾十年來,你做到了就有點眉目了。

寂滅是什麼?寂滅就是涅槃,就是小登科嘍!證到前念已滅,後念未生,中間一段空。《金剛經》不是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把這三個階段的心一切斷,寂滅現前。到這個時候差不多了,寂滅為樂。世界上的快樂、享受、幸福都是相對的,都是生滅法,都是靠不住的。只有寂滅境界才是樂。連「樂」都沒有,有個「樂」又是苦。

你看!在這樣苦難的眾生世界中,我們居然跑到這裡來,兩腿一盤「寂滅為樂」。這個時代,福氣太大啦!尤其我們離開了世俗家庭,跑到這裡來,若找不回來自己這個東西,那真是「空向人間走一回」哦!這是初步的漸修。

那麼你說道理我懂了,但是做不到「寂滅為樂」呀!所以只好練習打坐嘍!練習修定了。那麼,怎麼辦呢?先不要緊張,我一直叫你們放鬆啊!放鬆啊!身體放鬆,頭腦放鬆,心理放鬆。沒有事,在這裡休息。放鬆以後,慢慢調整自己的呼吸。不要作氣功哦!身體一放鬆了, 呼吸自然就調好了。慢慢地心平氣和了。不管身體,哪裡氣動了!哪裡脹啦!頭昏腦脹呀!都不要管。你曉得是四大皆空嗎!我們身體給我們的累贅太大了,它總是給你找麻煩,一身都是病,一身都是業,不要理它。你若跟著它,這裡動動,那裡搖搖,你那個心已經跟著動了,跟著生滅了。不去理它,然後,安祥,觀心,觀這個念頭。

不是在那裡想,不去製造念頭,也不排除念頭,看著念頭來來去去,不是去理它,也不去掃除,讓它「一任自來還自去」,你仍然看著它,這就是心經上所詳的「觀自在菩薩」。

慢慢功夫作深了,「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依照這個觀照的方法去修行,慢慢功夫深了,智慧開發的時候,忽然像天亮一樣,電燈開了一樣,就照到身心內外一片空靈。此中無苦亦無樂,度一切苦厄,這是觀照法門。《習禪錄影》

8、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注意!這一段非常重要,此是禪宗心印,也是密宗的大手印,普賢如來、金剛薩埵心法。

我們現在把眼睛閉起來體會,一切的思想感覺都是假的,這些來來往往的妄念都是假的。你會發覺心中有妄念,可是當你發覺的時候,妄念已經跑掉了。「知幻即離」,妄念自己走掉了,不用你再去除妄想,不必再用個什麼方法去除他,「不作方便」,不必再另外用方法了,所謂念佛、念咒都是多加的方便,念佛也是生滅法,也是夢幻空花,這些一概不用。

「離幻即覺」,離開了妄念幻想,知道現在清凈了,這就是如來覺性。例如我現在講話,各位閉著眼睛聽,耳朵聽到了聲音,這個聲音是幻的,已經沒有了,用不著再用個方法去掉聲音,它自然就空掉了。但是,知道聲音的知性不空,本來就在,「亦無漸次」,不管你修不修,他還是一樣聽到,這個東西沒有什麼初地二地三地......十地,也沒有什麼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本來一切眾生自性是佛,此即是佛,此即是凈土。

有些人跑來告訴我,老師,那個道理我懂,不過,還要慢慢修。對這些人,我怎麼辦呢?我只好說你講得對,完全對,慢慢修,修到天邊與海角,總歸有一天修到啊!因為他沒有氣派,說到了就到了嘛,對自己有信心就到了呀!信什麼?信我這個我,清凈圓覺,天上天下惟(唯)我獨尊,所以釋迦牟尼佛一生下來,就把佛法說完了。《圓覺經略說》

9、我們很多學靜坐,及觀心法門的同學要注意了,「若心有住,即為非住」。你們做觀心的功夫,做靜坐的功夫,心境上有一個清淨在,你心住在清淨,已經不清淨了;至少那個清淨是非常狹小的。還有些人覺得空了,他那個空啊,不過是水桶那麼大,也許比水桶還小一點,都是你意識上一個境界,不是真正的空。這就是心住相;著相,著在一個空的現相上,有所住。所以「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錯誤的,錯誤的空觀,錯誤的住心法門。若心有住,可以訓練意識專一,比較能夠寧靜,但是認為這個有相的,水桶那麼大的空,或者清淨就是道,那不是你騙了道,就是道騙了你,也許你騙了釋迦牟尼佛。所以若心有住,即為非住,這是最好的觀心法門。《金剛經說什麼》

10、真正的禪宗很簡單,五代以前的祖師,就是用「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作為觀心的方法,人人做得到。初步先曉得人有思想、有念頭,比如別人講話,我們聽到話,這是一個觀念,一個念頭,這個念頭隨著別人的話講過了,我們聽的作用也過去了。

我們靜坐時觀心,這人「心」,不是明心見性的心,這個心代表思想,以及煩惱的念頭,這人念頭一來。比如:阿福下午要來看我,三點鐘來,我准備請他上咖啡館。這樣正是三四個念頭過去了。算了,請他喝杯茶就可以了,或是吃一碗擔擔面。不來最好了,太麻煩了,我又沒錢……念頭一個個跳來跳去,這個心就是這個樣子。

我們要看清楚,當前面一個念頭跑掉,而後面一個念頭還沒來時,中間有段空空洞洞的,保持中間這個空,就叫觀心法門。《如何修證佛法》

11、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這一段是講修行做功夫的方法與境界。這裡提出一個問題--「照」與「覺」。照與覺是修行用功的心理狀態。覺包括感覺和知覺。例如身體上氣脈的變化,氣走到那裡,如何通啦!這是感覺狀態,不要被感覺騙了,並不是說這樣不對,而是說你的心不要被這種感覺牽著走,不要以為有了這些感覺,就很怎麼了,就很了不起,這些是生滅法,有起有滅,會變化去的。第二個是知覺狀態,例如,打坐有時覺得很清靜,好像空了,覺得很安詳(祥)自在。這種寧靜、空靈、安祥的知覺狀態,每種宗教都有,例如基督徒受洗,在教堂里一跪,非常誠懇地禱告,感受到「聖靈降體」,這也是中國所講「誠則靈」的道理,是我們的覺照起了作用。

那麼,「照」是什麼呢?我們做功夫說觀照,「照」字上面加一個「觀」,觀與照一樣不一樣呢?「心經」一開頭就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觀是想,照是照,兩者不同。觀不是用眼睛看,例如你打坐時,曉得自己的念頭起起伏伏,來來去去,這是觀。又如念佛的時候,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唷!明天早上八點鐘要起床,鬧鐘忘了上發條,糟了!我念佛怎麼想到別的地方去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過,想想沒關係,噯呀!又錯了。這是觀的境界。功夫到達了「照」,就不用觀,如同太陽出來了,全體沒有雜想,沒有妄念,宋明理學家稱之為「清明在躬」,這是照的境界。觀與照的道理在唯識學「瑜伽師地論」里,叫作「尋」與「伺」,觀有尋找的意味;伺是不須尋找,在那裡等著、照著。

「有照有覺」就是當你在打坐念佛時,一邊在念,一邊心裡在看著念頭,看有無雜念,但是,這還只是覺照的初步。做功夫真達到覺照的境界,在夢中都還在覺照;真修行人在夢中的起心動念,與平常醒著一樣清楚,而且能做得了主。白天不敢亂想,白天不敢想壞事,到了夢中都出來了,就做不了主了,這樣的修行是沒有用的。即使在夢中都能夠做得了主,還得更進一步,做到無夢的境界,在睡眠中還能知道心性的根本,這才是有照有覺的境界。能夠達到這個境地,只是菩薩境界的初步,以圓覺自性來講,有照有覺還是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所以,真正登地以上的大菩薩常覺不住。常覺,永遠在清醒中,這個覺就是菩提,菩提就是覺悟。假如你永遠有個覺,動都不敢動,一動不覺了,那就是有住,而不是不住,真的菩薩境界是常覺不住,不住在覺的境界中,也不抱著一個覺照的境界,有一個覺照的境界就有所住了。禪宗的六祖因「金剛經」里的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悟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修行的一個方法,如果以圓覺的境界來講,應該改為「本無所住而生其心」,悟了道以後,就是本無所住了,此心本無所住,物來則應,過去不留。「照與照者」,第一個照是能照,下面的照者是所照,例如妄念是所照。能照與所照,同時寂滅,同時都空了,這才是得道的境界。《圓覺經略說》

四、南師說日常用功的方法,而且是成佛最好,最快的方法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這一段是大乘道平時修持的法門。在修持這個法門之前,先要認定「心即是佛」。一般人學佛修道都在希求一個東西,都向心的外面去找,因此,犯了一個最大毛病--不敢承認「此心就是佛」,這是眾生的大病所在。人總是把佛、菩薩的境界幻想成非常高不可及,深不可測,所謂「高推聖境」。人都受幻想或回憶的宰制,就是不願面對眼前的現實。如果能夠很平實地認清平等的心就是佛,那又何必汲汲外求呢?

若能認清這個道理,那麼便能「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在任何時間,不起虛妄的幻想,此心就是那麼平靜就好了。假如真能做到了,這就是菩薩道,不須再念什麼咒,或是觀想、拜佛。這時就如蒼雪大師所說的:「南台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什麼是佛呢?心即是佛。什麼是道?平常心即是道。如何平常呢?平常就是不加任何的方法。「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非常平實,這是真正的觀心法門,正修行之路,這也就是禪,如來禪所標榜的法門。

但是,你說我做不到,還是有妄想怎麼辦?「於諸妄心亦不息滅」,妄想來了就讓它來嘛!妄想自己會走,用不著急急忙忙拿個掃把去趕走他,他自來還自去。我在「楞嚴經大義今釋」上寫了十七首詩,透露了用功的方法,其中一首:

「秋風落葉亂為堆,掃盡還來千百回

一笑罷休閑處坐,任他著地自成灰。」

我們的妄念像秋天的落葉一樣,到處飄,到處落,想要去空他,想要去掃他,那就差了。你把第一個妄念去掉了,第二個妄念又來了,你把舊的樹葉掃乾淨了,新的樹葉又掉下來,這樣你一天到晚忙不完。「一笑罷休閑處坐」,不如我不掃了,不管了,「任他著地自成灰」。妄想用不著你去空他,他自然就空掉了。唐代的詩人杜甫有兩句詩,可以拿來形容妄想自性空,

「自去自來粱上燕,相親相近水中歐。」

佛告訴我們第二步,「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什麼道理呢?因為你很平靜坐在那裡,妄想來時,自己都知道。既然知道了,此時,妄想早已跑掉了。你能夠知道妄想的那個「知」,他沒有動過,他是「居一切時不起妄念」的。

接下來,佛告訴我們第三步,「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我們學佛的人往往認為妄想不對的,妄想來,我總要看住他,沒有妄想才是道。佛說你錯了,例如我現在講話是不是妄想?是妄想。不要怕妄想,妄想就妄想。妄想來的時候,不要再去研究這是無明啊!因緣啊!業力啊!「不加了知」。

第四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你就傻乎乎地坐在那裡,聽也聽到了,看也看到了,很平安,很自在,坦然而住,這樣就好了。你不要再去分辨這是不是清凈境界?這是不是空?這樣不曉得對不對?那麼簡單,應該不是吧?自己又騙起自己來了。

什麼是佛?心即是佛;什麼是道?平常心就是道;就這麼簡單。一切眾生何以不能明白?因為不肯平常。一個真正了不起的人,一定是很平凡的。真正的平凡,才是真正的偉大。一般人學佛修道何以不能成就呢?只因不肯平常。各位看看學佛的人好忙哦!這裡拜佛,那裡聽經;又是供養,又是磕頭;又是放生,又是捐款;忙得連自己家人都不顧。結果,什麼都沒有,當然沒有,因為太忙了,太不平常了。

你說我有時做不到,忙時,開車時,做生意時,辦公時,都要用精神,動妄想,怎麼辦?此時如何修持?「住妄想境,不加了知。」這是入世的修持。等事情辦完了,則「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好了,出世法與入世法都講了。

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佛說假如將來的眾生聽到我講的這個法門,信,相信「心即是佛」、「平常心就是道」;解,也理解到了;受,接受;持,照這樣修持。你說我有時做不到,忙時,開車時,做生意時,辦公時,都要用精神,動妄想,怎麼辦?此時如何修持?「住妄想境,不加了知。」這是入世的修持。等事情辦完了,則「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好了,出世法與入世法都講了。好了,出世法與入世法都講了。你不要聽了以後認為這樣才是佛法,那我吃了十二年的素,不是白吃了?又起妄想,又起後悔。吃素就是吃素,吃素與佛法有什麼關係?那是你培養自己的慈悲心、清凈心,很好。但是,可不要認為吃素就會得道。你能如此「信解受持,不生驚畏。」這樣就有資格學佛了,「是則名為隨順覺性」,隨而順入菩提覺性。《圓覺經略說》

附錄:

胡松年居士:殊勝妙密的「觀心法門」

(此乃2000年12月2日呈給 南師的參學報告,並附 南師批示。)

「觀心」內含,簡明卻深奧

「心」是一個籠統而含糊的一個用字,「觀心」簡單的說,是觀察自己的心念來去、起伏。然而,我們身體上的每一感覺,實際上就是一「念」,身心本為一體,是難以硬性畫分的,所以這個「觀心」,自然就包含了身體的覺受在內,此外,一切影響身心變化起伏的內緣外境,又何嘗不須清楚瞭然﹖故也自然而然落於觀照之中。換言之,雖說是觀的是一個「心」,實際上,所觀的範疇,包含了身心及周遭一切內緣與外境。不僅每一「正念」都觀到了,「妄念」也一個不漏,有如明鏡照萬物,不加選擇,不取分別,無論美醜、凈垢,是佛也好,是魔亦好,一切均照,絕不偏頗,不加也不減,遇魔本無懼,見佛亦不喜,了了分明,毫不含糊。不著有、亦不住空,不住動、也不住靜,而觀照所及,不專住一處,是「無住」,但也無一漏失,也可說是「普住」。也就是說,在無思量的狀況下,一樣的見聞覺知,在方法上,不是死守一端,色空本不二,均照而不沾,面對一切境界而不隨其所轉,從從容容,活於中道。

妄念來了,觀照著它,不嗔亦無喜,不迎亦不隨,妄念本空,用不著趕它,當你清清楚楚的觀照著它時,它就自然消失了。待修習功深,妄念自然逐漸減少而至妄念不起,妄念不起時,也不死守那空空洞洞的境界。

佛法是入世的,我們在行住坐卧之中,日理萬機,又何嘗無須動念,但念動又有何妨?只要一切都在清楚的觀照之中,念起念落,不加一絲多餘的念頭,也不減少任何所須的思維,任其來去,不拒不隨,用心若鏡,清楚自在,隨時隨地都可「觀心」,一切身心內外,無一不在透徹觀照之中。

南老師曾說過: 「隨時都在觀照之中的人,是不會沒有成就的」。殊勝如此,可見一斑。

層次有淺深,心法卻如一

當然,觀心法門是有層次區分的,一般說來,大致可分三個階段,其為:

「有覺有觀」- 初步觀心修持者,仍然須從有為有守開始起觀的,既有覺受,也有能所,還不能脫離五陰的籠罩,一時還無能自在解脫,有待慢慢練習,功行逐漸增長。

「無覺有觀」- 此時,身體的覺受已經沒有了,輕鬆多了,逐漸進入「照」的階段,但心中還存有一個淡淡的「觀」的觀念。

「無覺無觀」- 既無覺受,也無須刻意起觀,無觀而觀,觀而無觀,沒有作意,沒有能所,人天合一,萬物同體,照天照地,自在解脫。

觀照的功夫上,有深淺層次之別,但「用心若鏡、清楚瞭然」的心法與原則,卻始終如一不變,最初的也是最後的。

吻合經教,付諸實行

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佛教徒都知道,但如何去做到它,又似乎茫無頭緒。而觀心法門要求的是,一切都在觀照之中,不住著某一處,但也處處清楚瞭然,這不就是「無住生心」的真修實踐嗎?

念頭來了,不迎不隨,來龍去脈,了了清楚,不就是圓覺經所說的:「知幻即離,離幻即覺」的法則嗎?

心經亦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觀心法門」既不住色,也不住空,空色不二,均在靈明觀照之中,在方法上,不是死守一端,而是活潑於中道,與心經的般若內含,完全吻合。

懂得了觀心法門的精髓,這些經教的文字,自然理通事亦趨,就不難有更深一層的體會與了解的了。

修定保任,非其莫屬

我們都知道,「定」的種類很多,也有相當層次上的差別,有人一入定就是若干日,不知時光流逝,一眨眼就過了多日,這種「定」已是非常不易做到的了,身體上不能達到息止脈停,心念上不能做到念止忘我,是難以進入如此定境的。然而,嚴格來說,這還不是最上乘的定,因為這種渾然不知的定,有入有出,有守有為,不能隨時保持如此,即使能做到了永久如此,則不就形同木石,又有何益﹖又如何能夠入世而幫助其他的眾生呢?故這種定還是一個修定的中途站,真正上乘的定還要遠遠超越如此階段的。

「定」的簡單定義為,「不昏沈、不散亂、一念清凈清楚瞭然」,依末學淺見,「不昏沈、不散亂」可以說是定的境界,而修定的方法與中心,則在後面的一句「一念清凈清楚瞭然」上,一念清凈、清楚瞭然,自然不會落於昏沈,自然也不會妄念紛飛,因為觀照之中的妄念,不驅自滅,這也就是「觀心法門」的精髓所在。

未悟之人可以用它減少妄念,以期他日「明心見性」,而已悟者更需要它來保任,證入更深的層次。

即使徹悟之人,要想在行住坐卧中,隨時都在「定」中,做到定而無定、無定而定之「上定」,「從心所欲而不踰矩」,還非得用上這「觀心法門」的上乘觀照功夫不可。當然,此時的觀照,已是「無覺無觀」之境地了,觀而無觀,無觀而觀,無須刻意,了了分明,雖是日理萬機,卻也沒有絲毫偏離「般若」本體,戒律不守而守,煩惱不斷而斷,一切言行自動落於定慧之中。篤行菩薩道,卻也了無罣礙。除了「觀照」之外,似乎難擇他途。

配合他法,相輔相成

「觀心法門」,可以作為專一修持的法門,也可以配合大多其他修持的正法,相輔運用,並無抵觸。

譬如說,修凈土念佛法門者,一邊念佛,同時己心地也如明鏡一般的觀照著,明照自己的念佛,返聞聞自性,清清楚楚。而修密持咒者或參禪者,亦復如此,身、口、意的一切動靜,都在觀照之中,了了分明。

「觀心法門」,不像有些法門,須要有特定的環境與時間,方可有效行之,而觀心法門沒有時空的限制,可以用之於任何時、任何地。在行住坐卧中,或出世、或入世,時時觀照,清楚瞭然,就合觀心法門。依末學一己淺見,比之其他修行的法門,「觀心法門」可算是最為接近「無為」的一個法門了。

有時由於身心欠佳,或用功過度,也會落於疲「觀」而進入類似頑空之狀況,此時,在心頭輕輕帶上一句佛號、或一聲咒音,將頑空中划上一道閃電,破空而過,立竿見影,立即能夠返歸般若本體。故於各法門間,行者若能運用智慧適可調整,相互配合運用,自有事半功倍之效。

南師批復:

胡松年先生:

您好!

2000.12.2.的報告收到了,老師說您的知見很正確,很好!

您說預定明年四月到香港,老師說時間還那麼長,無法事先約定,不過您儘管來,屆時如果在上海的話,從香港至上海的這段機票,可幫您支付。謹此並祝

新禧!

二00二年十二月十九日    秘書室 李平敬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覺照聯盟 的精彩文章:

TAG:覺照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