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初一篇:吃餃子聽大戲,太和殿開群臣宴

初一篇:吃餃子聽大戲,太和殿開群臣宴

本文經微信公眾號:「國家人文歷史」授權轉載

舊歲辭,新春到。昨天我們看到了紫禁城除夕的繁榮景象,大年初一的紫禁城,同樣熱鬧非凡。

大年初一的太和殿群臣宴

大年初一,文武百官要在紫禁城最雄偉的宮殿太和殿向皇帝集體拜年。這一天早晨,天亮前,王公百官就要在午門外集合。大約六七點鐘,在禮部官員引導下,眾臣進入宮門,在太和殿外,按著品級,東西各站18排。皇帝在中和韶樂聲中,來到太和殿的寶座上。在宣表官宣讀完簡短的賀詞後,王公百官向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禮。應邀前來的外國使臣,也要行三跪九叩禮。叩拜完了,皇帝賜茶。群臣飲茶之後,再次叩拜,然後按次序退下。朝賀禮儀算是結束。

繪畫描繪清帝在太和殿大宴群臣的情形。大年初一,文武百官要在紫禁城最雄偉的宮殿太和殿向皇帝集體拜年。在舉行完朝賀儀式後,順治朝時即定製,皇帝要在太和殿舉行大型宴會,與王公百官共賀新春佳節。

在舉行完朝賀儀式後,順治朝時即定製,皇帝要在太和殿舉行大型宴會,與王公百官共賀新春佳節,這叫太和殿筵宴。筵宴由光祿寺官會同領侍衛大臣及有關部門堂官親臨監設,儀式隆重,規模也很大。筵宴之前,先要在大殿內皇帝的寶座前,擺放皇帝專用的金龍大宴桌。太和殿筵宴的規模有多大?在太和殿內和太和殿外的丹陛台階上,一般是要擺設群臣宴會的桌子210張。這一次宴會,光是用羊就要100隻,酒100瓶。有資格參加太和殿筵宴的,有內外王公和一、二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這些人的官職姓名,要先奏報皇帝閱覽。

太和殿筵宴舉行時,王公大臣均穿正裝,也就是朝服,按官職品級排立。吉時一到,午門上鐘鼓齊鳴,皇家樂隊奏響中和韶樂。皇帝在樂曲聲中就座後,王公大臣進行叩拜。接下來,是十分繁縟的進茶、進酒、進餐儀式。皇帝和群臣們一邊又吃又喝,一邊欣賞著滿族傳統的舞蹈「喜起舞」「慶隆舞」等歌舞,以及「中和韶樂」「丹陛大樂」等樂曲,甚至還有邊疆地區少數民族的雜技表演。最後,在樂曲聲中,群臣行一跪三叩禮,皇帝起身回宮,群臣再依次退出。

正月的重華宮作詩茶宴

重華宮茶宴,是以風雅自居的乾隆皇帝創設的雅宴。乾隆帝自幼接受傳統漢文化教育,以四書五經為學習內容,有著極高的漢文化修養,繼帝位後也是「稍有餘間未嘗不稽讀經禮」,他對漢文化水平較高的文臣學士更是另眼相看。從乾隆八年開始,乾隆帝便在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初十中擇一吉日在其潛邸重華宮召諸王、大學士、內廷翰林前來宴聚,舉行飲茶作詩活動。宴席上只提供茶果,與宴者要即席聯詩,因此有「重華文宴集群仙」之說。參加茶宴的人數初無定員,最初為十二人,乾隆十一年時增加至十八人,取唐太宗「十八學士登瀛洲」之意,後來又增至二十人或二十四人不等。據記載,乾隆三十一年以後,基本都是二十八人,成為定製,乾隆帝比喻為「周天二十八星宿」。我們所熟知的張廷玉、和珅、紀昀、劉墉等,都曾有幸參加過這一皇家的文化盛事。

茶宴時,皇帝御重華宮正殿,王公坐重華宮西配殿,大臣坐重華宮東配殿。由懋勤殿太監為每位與宴者出具筆墨紙硯,諸臣叩頭列坐後,皇帝拿出他的御制詩,臣工們邊品味茶果,邊醞釀詩句。詩句的內容廣泛,有對景物節令的讚頌,也有紀念軍國大事的,如乾隆八年的元宵聯句,乾隆十二年的爆竹聯句,乾隆十七年的雪獅聯句,乾隆三十九年用《四庫全書》書名聯句等。宴後,皇帝會賜大臣三清茶,或古玩飾品,或歷代名人書畫。大臣們往往以能參加這一無上雅緻的茶宴而備感恩寵,引為殊榮。他們把皇帝賞賜的荷包懸於胸前,把三清茶碗捧在手中,走出紫禁城,令人羨慕不已。

清宮三清茶碗,其上刻有乾隆詠三清茶的詩

這裡,茶宴上的茶,名為「三清茶」。是將梅花、佛手、松子仁三種清雅的材料,用雪水烹制而成。乾隆皇帝每當雪後,都要命人採集積雪烹制三清茶。在乾隆沃雪烹茶用的瓷甌上,還刻有這位「十全老人」詠三清茶的詩:

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潔。

松實味芳腴,三品殊清絕。

烹以折足鐺,沃之承筐雪。

乾隆帝特別看重在重華宮舉行的茶宴活動,稱其為「國家吉祥盛事」「度歲慶節最為吉祥」。即使在他退位後,還提出茶宴聯句「將來世世子孫即當遵為家法,新正撰吉於此,授簡賡吟萬年長」。不過這一活動延續到道光年間,咸豐以後便不再舉行了。

守歲的消夜果盤

新年伊始,除舊歲,迎新年,慶賀春節,是我國數千年來的習俗。清代皇帝在大年初一這一天的迎新活動,是從半夜開始的。

宮中除夕夜有守歲的習俗。皇帝、皇后及妃嬪們在除夕夜守歲,各宮要擺吉祥盤、消夜果盒,互相贈送,祝賀新禧。吉祥盤內一般是擺五個青蘋果、紅棗、栗子、磨盤柿子,取「清平五福、早早立子、事事如意」之意。消夜盒是指后妃喜歡吃的糖果、蜂蜜等甜食,多為奶製品、乾鮮果蜜餞等。盛裝消夜果的盒子為精美的漆盒,也有木製盒,或兩層,或三層,或圓形,或方形,盒表面用珍珠、寶石鑲嵌出花草、山水、鳥獸等各種圖案。吉祥盤、消夜盒製成後,皇帝要親自審看,品評一番,優者領賞。

據記載,乾隆帝很在意消夜果盒的擺放。乾隆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距過年還有七天,乾隆帝就過問養心殿和重華宮擺放果桌的事情,並通過貼身太監傳旨:「茶房伺候擺消夜果盒。」旨意下來,御茶房的廚役們立刻行動起來,在后妃們居住的宮殿內擺糖果、蜜餞、鮮果等,合拼年節桌,擺消夜果盒。在皇帝居住的養心殿和侍奉皇太后用膳的重華宮內,各用五十二樣糖果、五十二樣蜜餞擺出了二十六個不同造型的花鳥圖案,各冠以吉祥名稱。乾隆帝看後不是很滿意,又於二十七日傳旨:「養心殿擺的珠寶盒不如重華宮擺得好」,要求「將養心殿珠寶盒撤去,亦照重華宮一樣擺」。之後,御茶房又多次用多種蜜餞食品,擺出「五福捧壽」「歲寒三友」「吉慶有餘」等圖案,分別裝在木製的盒內,擺在養心殿,直到乾隆爺滿意為止。

歲首的開筆儀式

中國古代,從漢朝開始,把正月初一叫元旦,作為一歲之始。

清朝自雍正帝開始,每年除夕子正時分,也就是年三十的午夜,剛剛進入初一的時刻,皇帝的第一件事是,洗漱好,穿上冠服,鄭重其事地到養心殿各處拈香,結束後到東暖閣舉行元旦開筆儀式。

慈禧太后的元旦開筆

此時,清宮的飲酒器——「金甌永固」杯已放在紫檀長案上,杯內盛滿屠蘇酒,旁邊的燭台上放有玉燭一支,皇帝親手點燃蠟燭,拿起那支筆管上刻有「萬年青」的毛筆,先御硃砂,後染墨翰,書寫吉語,字數不多,一般是兩三行,內容都是祈求五穀豐登、國泰民安、江山永固一類的話。例如:乾隆三十五年,元旦開筆所書,中間一行硃筆為「三十五年元旦宜入新年萬事如意」,左邊一行書為「和氣致祥豐年有瑞」,右邊一行書為「三羊啟泰萬象維新」。皇帝書寫的這些心愿與祈求,密封起來,任何人不能拆閱。開筆儀式結束後,所用萬年青筆、玉燭長燈和金甌永固杯等均收貯起來,以備來年再用。

素餡餃子

說到過年,自然離不開吃餃子。當皇帝在養心殿的東暖閣舉行完元旦開筆儀式後,大約在大年初一的凌晨三點左右,就要到乾清宮左側的昭仁殿東小屋吃第一頓餃子,寓「歲更交子」之意。當皇帝登上乾清宮的台階時(清制規定,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後,皇帝出宮、入宮,每過一門,太監即放爆竹一聲。所以聽見爆竹聲,即可猜測到皇帝的遠近位置),御膳房開始煮餃子,皇帝到昭仁殿東小屋坐穩後,餃子恰好出鍋。

在清代皇宮,把水餃叫作餑餑。相傳,清太祖努爾哈赤起兵反明時,連年浴血奮戰,為奪取統治權,死傷無數。為表示死者的追念,努爾哈赤對天發誓,每年除夕都要包素餡餃子以祭奠死者。從此,清代宮廷中就留下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除夕夜要吃素餡餃子。素餡餃子的餡料以乾菜為主,包括長壽菜(馬齒莧)、金針菜、木耳、蘑菇、筍絲、麵筋等。

清前期和中期的幾位皇帝都嚴格遵守這條規矩,但到了清晚期後,皇帝對祖宗遺訓逐漸淡化,每年除夕、元旦吃的餃子也有很大的變化。如光緒皇帝吃餃子就改在了養心殿,餃子餡也由素餡變成了各種肉餡,據清宮《膳食檔》記載,光緒十一年,「萬歲爺在養心殿進煮餃子。第一次進豬肉長壽菜餡十二隻。第二次進豬肉菠菜餡十二隻」。

皇帝的「紅包」

年末歲首,給皇子宮眷、王公貴胄、內外臣工打賞發「紅包」,成為皇帝論功行賞、聯絡感情的一種方式。能夠得到天子的紅包,其中的榮寵與喜慶自然不言而喻。

清代皇帝有御筆書寫「福」字賞賜臣下的定製,這是從康熙年間開始的。乾隆二年時,確定每年的十二月初一在紫禁城重華宮的淑芳齋內開筆書「福」。這一天,乾隆皇帝來到重華宮,書寫的第一個「福」字,掛在乾清宮正殿。乾隆皇帝所用的毛筆是黑漆管,管上鐫有「賜福蒼生」四個字。寫「福」字用的紙箋,多以絲絹製作,以丹砂為底色,上面還繪有金雲龍紋。

清帝將所寫的「福」字頒賜給后妃、近支王公大臣和內外大臣,以示對臣子的恩寵,每年大約有10人左右有幸得到皇帝的「福」字。一般在十二月十五、十六等日,會召御前大臣侍衛到重華宮;二十六、七日召諸王大臣、內廷翰林等至乾清宮。先由奏事處把受賜福字的王公大臣、內廷翰林的名字寫在名簽上呈進皇帝,御筆朱圈人名,吉日頒福,到開寫福字日,由內閣傳集頒賜之人到紫禁城乾清門下肅立等候。皇帝在重華宮淑芳齋、乾清宮升座開筆書寫「福」字,寫好後,受賜大臣依次進至御案前跪下,叩頭接過。

除了賜「福」字,皇帝在除夕之夜,還會賞給軍機大臣、皇子皇孫、後宮妃嬪乃至總管太監等人精美的辭歲荷包,包內一般放有五錢銀錁子。禮親王昭槤在《嘯亭續錄》里提到:「歲暮時諸王公、大臣皆有賜予,御前王大臣皆賜歲歲平安荷包一,燈盞數對及福橘、廣柑、遼東鹿尾、豬、魚諸珍物無算。外廷大臣擇其聖眷優隆者亦賜荷包一,皆佩於貂裘衿領間,泥首宮門前以示寵眷。蓋堂廉之間,情意歡洽,渾如家人父子。」

對新年之際進京朝貢賀年的外藩部落、藩屬國家使臣,清朝皇帝也會賞賜禮物。如道光十七年新年,道光帝在紫光閣筵宴朝鮮正、副使,琉球國正、副使,照以往定例賞給朝鮮、琉球正使每人錦三匹、漳絨三匹、大卷八絲緞四匹、小卷五絲緞四匹、大荷包一對、小荷包四個,賞朝鮮副使、琉球副使每人錦二匹、漳絨二匹、大卷八絲緞三匹、小卷五絲緞三匹、大荷包一對、小荷包四個。而對於蒙古親王,據《養吉齋叢錄》記載,皇帝一般賜大荷包一對,各色玉石八寶一份。小荷包四對,貯金銀八寶各一份。小荷包一個,貯金銀錢四枚,金銀裸四枚。

熱鬧非凡的連台戲

聽戲,是帝後宮廷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清代皇帝大都是戲曲愛好者,過年期間,帝後的聽戲活動尤其頻繁,從臘月十一起,重華宮的連台戲便開始了。宮裡每天鑼鼓聲聲,時時縈繞著絲竹管樂、弋調崑腔,熱鬧非凡。

清代康熙朝時開始設南府,管理宮中演戲事宜。到了道光朝,改南府為昇平署。在南府《恩賞日記檔》中,就記載了乾隆十九年新年期間的演戲安排:

二十九日,中和樂,十番學迎請。乾隆帝七點左右到淑芳齋更衣,早膳時上演《迎年獻學》戲。七點一刻開戲,一直演到中午一點半。期間,前台承應開場《德門歡宴》《餞臘迎新》、團場《西池應瑞》。

三十日除夕當日,早上六點十分開戲,中午十二點一刻演戲結束。乾隆帝大約在五點四十五分時來到金昭玉粹,早膳承應《昇平除歲》。前台細樂吹打迎請。到了六點十分,前台接唱《福壽迎年》。六點半時乾隆帝起身拜佛,隨後皇后嬪妃等來到養心殿。此時,開始上演《福壽迎年》,如意台承應《藏鉤家慶》。八點四十五左右,皇帝駕還重華宮,重華宮戲台接唱《宣揚文德》《招商》《珍珠配》《扯本監放》《白袍評功》《三代》。同時,乾清宮承應《金庭奏事》,養心殿承應《瞎子拜年》《如願迎新》。

清宮戲單,清代皇帝大都是戲曲愛好者,過年期間,帝後聽戲活動尤其頻繁,從臘月十一起,重華宮的連台戲便開始了

正月初一日新年,宮中的演戲也達到了高潮。金昭玉粹早膳承應的是《喜朝五位》《三元入覲》《掃花》。早膳後,乾隆帝駕幸乾清宮受賀。八點一刻駕還重華宮,接唱《三醉》。內外總管、首領、官職太監、官職學生等在台下行三跪九叩禮,接著上演《敬德釣魚》。八點四十五時,皇帝駕幸外廟拜佛。十點一刻時,皇后等到重華宮,此時戲台上開始演《釣魚》。待乾隆帝回到重華宮,台上接唱《十字坡》。中午時分,乾隆帝駕幸太和殿筵宴,台上承應的是《宮花報喜》《椒花獻頌》。用膳完畢,回到重華宮,戲台又接唱《瞎子逛燈》《岩谷新春》,直至下午兩點半,演戲方告一段落。

清宮寫有唱戲名角兒姓名的棋子

相比皇帝們,慈禧太后對戲曲的喜歡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僅聽戲,也愛唱戲。新年前後,名享劇壇的大角們齊聚一台,老太監信修明在其回憶中提到某年除夕,「末軸戲演的是《青石山》王老道捉妖,羅百歲(羅壽山)的王老道,叫天兒(譚鑫培)的呂洞賓。本家普天同慶班的太監扮神將,外學李五(李順亭)扮關公,楊小樓扮關平,錢金福扮周倉」,讓慈禧太后過足了戲癮。

貼春聯門神,祭拜祖先,在太和殿接受百官朝賀,看熱熱鬧鬧的大戲,給皇子皇孫、王公大臣發「紅包」討口彩,享受一頓豐盛的家宴,再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來守歲,皇宮過年雖講究其禮儀與排場,但也充滿了其樂融融、熱鬧溫馨的年味。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代旅行網 的精彩文章:

逃離城市,在「地球之腎」,邂逅各種珍禽異獸
與自然共飲,在秀色可餐的風景中,一飽口福

TAG:百代旅行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