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好的君臣關係:你當我是皇帝,我當你是兄弟

最好的君臣關係:你當我是皇帝,我當你是兄弟

說這部劇之前,我們先回憶一下《琅琊榜1》。

梁帝昏庸、祁王蒙冤而死、林氏一門被害、七萬赤焰軍慘死梅嶺、靖王蕭景琰鬱郁不得志……基於此,整部劇集主要圍繞梅長蘇如何幫助靖王掃清障礙、籌謀奪嫡展開,進而重翻舊案,為忠肝義膽正名。

在這個過程中,起初智勇不足的靖王不斷蛻變,他與梅長蘇之間的感情線甚至比梅長蘇自己的官配霓凰郡主更有看點,播出期間話題就沒斷過。更可貴的是,這部劇里所有的配角都被刻畫的有聲有色。

巾幗不讓鬚眉的霓凰郡主,愛抓鴿子的飛流,不正經的藺閣主,玲瓏剔透的靜妃,氣節與膽識兼備的言侯,機關算盡的謝侯,痴情的夏冬和她公私不分的師傅夏首尊,美貌多情的宮羽,稀里糊塗的太子,徒勞無功的譽王……一部劇主角出彩就罷了,還有這麼多讓人過目不忘的配角,難怪20多萬人評分還能給到9+。

不過,冷靜下來看《琅琊榜1》的整個故事脈絡,其實就是我們都學過的「欲揚先抑」。

先把兩大主角的起點放的很低,一個是不能以真實身份示人的赤焰少帥,另一個是不受親爹待見、沒什麼前途的郡王。夠「抑」了吧?

那是怎麼「揚」的?

兩個低起點的人偏偏抱有十分遙不可及的高目標——還原12年前梅嶺一役的真相、還祁王和赤焰軍清白、尋找聖主和成為聖主、不讓悲劇重演。

因此,這部劇雖然有起伏,但一路都在無限接近目標和真相,也無限接近高潮,當他們的目標達成,一個終於掙脫夙願和使命,重上戰場,贏得生前身後名;另一個龍袍加身,因前車之鑒,立志做一代有胸襟的明君。

塵埃落定之後,雖然有些許遺憾,但整體看上去十分舒心。而《琅琊榜2》就沒這麼舒心了,那是相當的鬧心。

因為比起翻案、伸冤、成王這些,《琅琊榜2》想探討的實在是太多了。礙於篇幅,我只結合《琅琊榜1》討論這兩部劇傳達的烏托邦式的君臣關係。

第一對君臣關係

老梁帝(靖王蕭景琰之父)與他的兒子們

老梁帝多疑,寧可錯信,不可放過。

祁王的悲劇,在太子和譽王身上一次次重演,就連身披主角光環的靖王也處處小心防備才得以僥倖扛過梁帝的疑心。而林殊的父親實為梁帝的妹婿,一個連兒子都能捨棄的人,更別提妹婿了。

梁帝在將死之前,被逼得知當年事件的真相,也不得不與故人重逢。他給自己構建的世界觀轟然倒塌,多年自我催眠被強行喚醒,痛苦不堪。

第一部所有目的指向的源頭是梁帝,但這些悲劇究竟是因何而起並沒有交代清楚。同樣的處境,是不是所有帝王都會如他一樣,寧可錯信,不可放過?

第二對君臣關係

現任梁帝(靖王蕭景琰之子)與長林王(祁王遺腹子蕭庭生)

現任梁帝與長林王之間的信任、理解和依賴,達到了君臣關係的巔峰。景琰的必殺技是小哭包,那現任梁帝最拿手的就是小酒窩。

可能因為這位梁帝受景琰的影響太深了,景琰見證了太多,他一定不能允許自己和自己的後世子孫再發生殘害忠良,偏聽奸佞的情況,而他的孩子也當真做到了。

《琅琊榜1》里被梅長蘇從掖庭帶回來的祁王遺腹子蕭庭生,被靖王收為義子,接受梅長蘇的教導,習文武,入長林,從小和現任梁帝一起長大,被稱為庭生哥哥。為了避免別人忌憚他功高蓋主,所以他一輩子未忘人臣之本,謙遜又磊落。但偏偏有人容不得這份磊落,處處刁難。

身為長林王,武將之首。被規定武將不可參政,長林王無法對政局表態,那梁帝就說這不是政事,是家事。

外國來使,皇后拉著太子躍躍欲試,皇上一句話:按規矩,長林王安排,長林世子作陪,太子還小,不急於歷練。

一道道兵符都由長林府保管,給予長林府至高無上的軍權。

怕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死後長林王不得善終,於是當著皇叔的面,當著皇后和滿朝文武的面,讓長林王名正言順的輔政。

梁帝駕崩前對著長林王喊的那兩聲「哥哥」,和長林王那一聲「哎,臣在。」完美的解答了第一部的疑問。

悲劇的源頭在於皇帝把兒子當臣子,兒子們卻還在把父王當爸爸。

而第二部,之所以皇帝能與長林王和平共處,是因為皇帝給了親情,視長林王為哥哥;而長林王給了尊重,把弟弟視為皇帝。

一個不苛責,一個不僭越。

據說這兩句共計七個字的台詞,是梁帝和長林王的演員在片場根據劇情和人物自己發揮的,原劇本並沒有。

論演員的專業性對劇的影響。完美升華劇情和人物。梁帝去世是我看整部劇的第一個淚點。教主去世我都沒有這麼傷心。

第三對君臣關係

新任梁帝(靖王蕭景琰之孫)與長林王(祁王遺腹子蕭庭生)

梁王離世後,新帝登基。

雖然有專坑兒子的皇太后和豬隊友一樣的舅舅,但好在這位新帝畢竟是受梁帝教育的。父王與他的哥哥之間的感情,奠定了他對蕭平旌的感情基調,十足的信任和依賴。

大人眼中的權力爭鬥在他還沒成型的帝王心術里,並不是那麼的值得恐懼。但面對自己的叔叔長林王,他無疑是怯懦的。那畢竟是一個屢立戰功,身居輔臣高位,連自己父皇在世時都要禮讓八分的人。

這對君臣最精彩的一次交鋒,發生在蕭平旌抗旨開戰大捷回到金陵之後,以荀首輔為首的文官們一本一本參上來,一層一層偷換概念,把抗旨等同到了要罷黜新帝上面。蕭平旌已然招架不住。

長林王不卑不亢道:

荀首輔此言,也不是不可能。老臣受先帝所託,扶植陛下,有些話要是老臣不講,怕是再也沒有其他人敢對陛下直言了。

臣要是威權過重,無法約束,倒也的確可能危及主君,由此加以防範,似乎看來也沒有什麼大事,長林府的王位兵權都是武靖爺和先帝所賜,如果陛下覺得有所不安,我們父子甘願退讓。

老臣最怕的,就是陛下錯以為這些就是全部的為君之道,只要皇權在手制衡朝堂,就可以從此江山安穩,高枕無憂。

……這朝堂制衡固然重要,但是歸根結底,無論擁有多少手段,多少智謀,最關鍵的還是為君者自己,你必須要坐得穩,鎮得住。

一番話說的慷慨激昂,頂天立地,讓一眾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文官相形見絀。

長林王離世後,蕭平旌離京守孝,不問朝堂。

第四對君臣關係

新任梁帝(靖王蕭景琰之孫)與小長林王(蕭庭生之子蕭平旌)

蕭平旌本是個正兒八經的大梁官二代,因為父兄庇護,所以對官場那些爾虞我詐大多不察也不屑,渴望江湖悠遠,而後來一些列變故的發生讓他成熟起來,從咋咋呼呼的話嘮少年蕭平旌變成了獨當一面的熱血青年蕭愛國。

太子剛搬入東宮,平旌賀喜,禮數不周、沒大沒小的樣子讓皇后看不過眼。

宴會之上,平旌拿出嫂子做的食物給太子吃,皇后急的不行,生怕有毒,還是平旌的大哥急忙搶過去也吃了一口,皇后才放心安坐。

這樣一個性格洒脫不羈的人兒,如何與已經不再是太子而是九五之尊的新帝君臣共處?

長林軍被重組為東湖羽林軍後,新帝拔除了最大的隱患,也失去了最堅實的庇護。

苦心經營的萊陽王逼宮,東湖羽林被策反,關鍵時刻來救新帝的,還是那被構陷,被忌憚,被當做神話的長林王。

手無一兵一卒的蕭平旌集結十萬長林舊部護主,保全了大局。這樣的長林風骨,不會因為沒有軍號就消失,這樣的實力,就算帝王再傻也該明白,要是今時今日相想反的是長林王,自己早就退位了,還是眾望所歸那種。

可萊陽王仍不死心的挑撥新帝和長林王的關係,再次用功高蓋主說事。新帝經此一事也已經成熟不少,全然道破不必挑撥。對萊陽王的處置連回三遍,殺。

此時的平旌想要制止,卻終歸沒有開口。他看到新帝眼神堅定,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老長林王曾對新帝說:你要坐得穩,鎮得住。他如今做到了。

蕭平旌要離開的時候,新帝挽留他,再三挽留不住後,他妥協,道:平旌哥哥,你要常常寄些消息過來。蕭平旌答:臣,遵旨。

新帝聽到那句臣,頓住了。因為那時候,父皇要離開的時候,老王爺也是這樣說的。

「臣在。」

不是「哥哥在」,不是「哥哥會的」。

這是為臣子的本分,也是最烏托邦的君臣關係了。

臣子知道:雖然我們曾經是兄弟,但現在,臣子才是我的位置。

帝王也知道:那把千萬人爭搶的椅子上,註定刻著孤獨。

ps一些廢話。

這部劇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黃曉明。

在黃曉明扮演的大哥蕭平章角色下線後,我對這部劇的熱情一下子就冷卻了。雖然我知道平旌也必然會成為錚錚鐵骨的好男兒,但哥哥的沉穩練達已經深入我心了。

因為大哥這個角色身上背負了太多,他要有梅長蘇似的從容不迫,要有蒙大統領的蓋世武功,要有一顆保家衛國的赤子之心,還要有對親生父親的惋惜和對養父的敬重。

大哥的身世坎坷,比起劇集里水仙花一樣的反派國師和狡詐又有心理缺陷的小侯爺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有理由比他們更狹隘、更卑鄙,卻比他們都要剛正洒脫。

這部劇另一個看點就是蕭平旌和林姑娘關於「男女平等」的探討。

一個愛國,要為國效力,需舍小家;一個濟世,想走天下,嘗遍百草,不羨廟堂。

兩人分別前夕,林姑娘沒有走傳統古代片刀山火海我都相隨的路數,而是立場堅定地表達:你有你的報國大業,我也有我的行醫使命。我無法一直站在原地等下去。我們各走各的,總會重逢。

看到這個橋段,屏幕外的我不禁要起立鼓掌了,因為山影這古代片的三觀比現代片正常多了。

最後一個ps:

蕭平旌醉酒舞劍的樣子,帥哭了,我一個阿姨,也就看了十幾遍,被螃蟹君翻了幾十個白眼,而已。

GIF

阿姨攜螃蟹君和我們的棉花糖

祝大家新春大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貓頭鷹森林 的精彩文章:

教你當一次「別人家的小孩」

TAG:貓頭鷹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