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養豬印譜》:治印大師方去疾、吳朴堂等,以豬為主題的絕世傑作

《養豬印譜》:治印大師方去疾、吳朴堂等,以豬為主題的絕世傑作

在世俗人眼中,養豬是低端的職業和工作,制印是高雅人的文字行為。

將養豬和治印聯繫在一起,一般人絕不敢這樣干。首先這似乎混淆了雅俗的界限,也實在乏善可陳!

要真將養豬和制印聯繫在一起,一般人會覺得不可思議,這將是怎樣的一種現實呢?

還別說,經過小編的仔細查找,還真的發現了,在1960年代初,我們國家曾編輯過這樣一本制印奇書,在正式刊印之前,曾公開展覽,轟動一時——《養豬印譜》。

這本書,是海上印壇「三駕馬車」——方去疾、吳朴堂、單孝天在藝術創作的輝煌時代的作品。 這本書印的內容,多是各類報章關於養豬的社論、諺語,書籍的完成,和文史學家魏紹昌的協調關係密切。本書尚未正式印行,就得到了金石界廣泛好評。

郭沫若、齊燕銘,兩位在文化圈和政治圈鼎鼎大名的人物對此書給予了積極的支持。

看看這些印章的內容,極為口語化和生活化,讓人讀起來忍俊不禁:「人懶豬不胖」、「好豬種出好苗」、「養豬大有學問」、「開展母豬全留、全配、滿懷高產全活競賽」、「讓每頭母豬多子多孫」……不過,治的印確實是絕世傑作。

這些內容,現在如果讓治印專家來創作,非得把人笑個半死不可!但結合當時的社會現實,卻有它獨特的、讓人能夠接受的深刻內涵!

由此看來,要治印,其實也並非不能和通俗的事物結合起來,關鍵看它有沒有價值,有沒有必要性。

從不同的社會背景去考量,這樣的書,應該也很難廣泛長期被認可。畢竟,除去它的宣傳性作用,要真正被後人所接受、所臨寫,可行性並不確切。

從這裡也就大概可以了解,這本書的命運也出現了如此一波三折。

當這本書準備出版時,曾在上海博物館公開展覽,得到好評如潮。但不久之後,文從沈夢理解,社會情勢發生變化,領導指示:這本書要做大量修改,才能公開刊印。文史專家魏紹昌回憶「一做修改,必將打亂全書的結構」,因此此事便擱置了下來!

在最初,在定稿時,《養豬印譜》僅有不到一百本的原列印譜,隨著參與者相繼離世,此書已近乎絕跡。2014年,上海博物館研究員劉一聞先生,在和方去疾女婿閑談中談到此書,所幸找到唯一一冊!

2015年初,這本書才以「記錄當時社會生活的篆刻集」形式正式印出,這時三位制印大師早已仙逝,參與此事的文史學家魏紹昌已經93歲,撫今追昔。《養豬印譜》的經歷堪稱傳奇!

《養豬印譜》的曲折經歷,也大致詮釋了印和普通世俗時務之間,關係確實有點緊張。強求而為的印,也確實不能廣泛流傳。

從歷史的角度看,《養豬印譜》的史料性似乎更有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圈 的精彩文章:

全日本華人書法家協會榮譽主席,書技精湛,用心傳播中國書法藝術
徐悲鴻與齊白石 兩位藝術大師的相識、相交、相知

TAG:書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