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浪漫的事,就是用我的筆,書寫你的一生

最浪漫的事,就是用我的筆,書寫你的一生

情人節就要到了,特別想寫一個感動我的愛情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畫家司徒喬和他的妻子馮伊湄。他們一個是窮小子,一個是富家大小姐。機緣巧合,他們1928年都到了法國。

窮小子去法國的船票和最初的費用是靠展覽會和為旅館畫屏門嵌畫籌措的,而大小姐則是坐著豪華郵輪去的,那艘郵輪上水龍頭裡流出來的不是水,是葡萄酒。更有意思的是,同船的乘客中還有孫夫人宋慶齡。

玫瑰村是司徒喬和馮伊湄相遇、相識、相愛的地方,那是法國巴黎的一個美麗的小村莊。1931年,司徒喬與馮伊湄在廣州結婚,建立起自己的「玫瑰村」。從此,畢業於復旦大學文學系的馮伊湄,開始跟著窮畫家司徒喬過起了顛沛流離但相濡以沫的日子。

作為一個大礦主的女兒,馮伊湄既不會做飯,也不會做針線,小時候身邊有四個丫鬟服侍她。

可是她的丈夫是一個窮畫家,做的是最不賺錢的行當,連自己都養不活,而且不到30歲就患上了要命的肺結核。結婚以後,馮伊湄既要照顧生病的丈夫和三個女兒,還要在外工作、教書,從此再沒享過一天福。

大家也許以為,這是一個悲情的故事,警醒我們選對象、嫁女兒一定要看對人,否則一輩子就完了。

可是生活好比一面鏡子,有人從裡面看到現實的殘酷,有人卻在苦難中且行且吟。

馮伊湄是司徒喬的知音,一輩子不管如何貧賤、如何艱難,她始終支持丈夫不余遺力地追求他的藝術。女兒司徒雙曾回憶說,「我媽媽永遠是我爸爸作品的第一個觀眾。」

司徒喬也非常愛妻子和孩子,為他們畫過不少生活畫像,其中尤以不同時期的馮伊湄像為多,無論速寫還是油畫,幅幅情真意切,溫馨如蜜,足見妻子在他心中的位置。

他們為女兒取名司徒雙和司徒羽,寓意他們情投意合、比翼雙飛的愛情。在南京生活的時候,朋友們把他們的住所叫「雙羽樓」。

重慶歌樂山金剛坡下的「團山堡」,是建在一個四周全是水田的小山坡上的三間茅草屋,儘管十分簡陋,夏漏雨、冬透風,但對於在抗戰時期、經歷過近一年在滇緬公路上的顛簸,好不容易才從緬甸仰光逃難到大後方的司徒喬一家來說,簡直是個天堂。

臨水而成的小島,灌木叢生,野花自放,幾椽茅屋,一縷炊煙,構成了畫家的生活環境。

在憂患的土壤中,藝術和愛情的花朵沒有枯萎,反而愈加芬芳。喬卿的畫,伊湄的詞,始終相依相伴。

他們的女兒也繼承了他們的藝術氣質。長女司徒圓四歲半在滬粵舟中就寫下第一首小詩:浪花白,浪花美,朵朵浪花,朵朵白玫瑰。洋溢著天真的靈感,令人生出最純凈的愉快。

1943年初夏,重慶的「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成立「前線視察團」,剛從新加坡養病歸來不久的司徒喬懷著熾熱的愛國情懷要求隨行,遂應允參加該團西北視察組。逾時近兩年,他拖著病體,乘大卡車,或騎馬,或步行,作萬里西北之行,在新疆作畫280餘幅,並為畫史留下了記述北疆寫生歷程的《新疆獵畫記》和《留別伊犁》二文。

1945年年初,司徒喬回到重慶,馮伊媚說他 「紫髯齊胸,頭上戴著小花帽,腳上蹬著長筒靴,儼然一個新疆人。」1945年9月,司徒喬在重慶舉辦 「新疆寫生畫展」,為山城送去了一縷雄奇清新的藝術之風。中國美術史上第一個新疆寫生畫展,竟奇蹟般地誕生在那艱苦的歲月里。

1946年,司徒喬不顧肺病三期,接受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聘請,赴粵、桂、湘、鄂、豫五省災區考察,以畫筆記錄災區情況。在災區考察寫生時期,馮伊湄始終陪伴著他。

司徒喬把他所畫的《賣女》、《逃荒》、《路有凍死骨》等十餘幅作品在上海展出,曾引起觀眾極大的震動。觀眾在留言冊上寫著:「筆筆有血有淚,沁入人的心靈,感入人的肺腑。」

考察結束後不久,司徒喬病情惡化,被判定只有三個月的生命。為給丈夫治病,馮伊湄費盡周折,伴君遠渡重洋到美國求醫,備受生活困窘的煎熬。

1950年,司徒喬堅持提前出院回國,美國醫生極力反對,並警告說如果他肺里的空洞不治癒,早晚會要他的命。

從羅湖口岸入境時,有兩股同樣壯觀卻方向完全相反的人流。一股是從世界各地趕回來投奔祖國的海外愛國人士;另一股則是迫不及待地往國外跑的老老少少。遇到老朋友,一邊問:「你們為什麼要走?」另一邊則問:「你們為什麼要回來?」隨後來不及等待對方解釋,便又各自朝著自己選定的目標匆匆趕路。

醫生和朋友都不能理解的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更看重生命的意義,而不是它的長度。正是緣於對祖國和人民的摯愛,以及與剛剛站立起來的共和國同呼吸共命運的迫切願望,司徒喬和馮伊湄作出了義無反顧的抉擇。

1958年,司徒喬病逝。「懷赤子之心,為藝術而生」是他一生最貼切的寫照。「自己窮困潦倒,他一笑置之,別人的苦難,他刻骨銘心。他漂泊一生,畫盡人間百態,掙扎求生的乞丐、人力車夫、小販、粗豪的牧民、歡樂的維吾爾族舞者、飢餓的難民、麻木的老華工……都在他的筆下獲得了永生。」

廖承志這樣評價司徒喬:「畫窮人、工人和乞丐成為司徒喬畫筆長征的起點。」他畫出了《五個警察和一個零》、《義民圖》、《三個老華工》等不朽作品,成為魯迅先生稱為具有「明麗之心」的作者,成為了一位人民畫家。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馮伊湄14歲就能寫詩,理想是當一個作家,可她一輩子真正完成的作品,是記述她的丈夫的一生。蘸淚成書,嘔心鑄字,馮伊湄在1964年為丈夫寫就15萬字的人生傳記,為美術史留下了一個完整的畫家司徒喬。

「憂患把生命餵飽,一朵希望,把視線引向明天」——這是馮伊湄日記中的一句話,也可算是對她和司徒喬的愛情「玫瑰村」何以芬芳濃郁的回答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三生三世,誰是你心中永遠的一滴淚
你以為你把我晾著不回我消息很酷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