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里畫外過大年
歡歡喜喜過大年,已是中國延續了4000多年的傳統。藝術家筆下關於過年的作品裡,都留有著不同時代過大年的印記和特色。
「別人家」的大年是什麼樣子的呢?
豐子愷 《春節一景》
《三十兒》歐陽旭
《春蕾》劉肖誠
黃元《意恐遲遲歸》
《過年啦!》 郭創
清 姚文瀚《歲朝歡慶圖》
清朝的歲朝圖熱鬧喜慶,男女主人端坐廳堂,孩童們則敲鑼擊鼓,吹笙拍板耍傀儡、點燃炮竹、嬉戲於庭院中。家僕們或持酒壺侍立,或端送糕果,穿梭於前廳迴廊里;後院婦女忙碌準備年夜飯,遠處閣樓上男僕合力懸掛著大燈籠;庭院火盆燒著松枝、芝麻秸;室內布置著「四季花卉」大屏,朱幾瓶插牡丹,烘托出滿堂富貴吉祥的年味。
清 丁觀鵬 郎世寧等《乾隆帝歲朝行樂圖》
《乾隆帝歲朝行樂圖》的前景庭院中盤坐並手持如意的是乾隆皇帝,目光慈祥充滿愛意,他的腳下有一童子在燒炭火,兩邊站立著多位皇族子弟,院中有孩童做點炮竹狀,後景中的童子或堆雪獅、或在長廊中觀看,形態各異。宮廷的長廊中掛滿了彩色燈籠,柱子上也貼著春聯。
中國古代,歷來以正月初一為「歲朝」。是日,以鮮花、蔬果、文玩供於案前,以求新年好運、春意盎然,被稱為「歲朝清供」。《歲朝圖》顧名思義,就是為慶賀「歲朝」所作之圖,它通常以靜物畫的面貌出現,並配以賀歲詩詞。《歲朝圖》通過畫中物品的名稱諧音、民俗寓意或歷史掌故來表現一個美好的新年祝福。
《歲朝圖》始於唐代,起先不過是一些仕紳、文人在大年初一將金石、書畫、古董等雅玩之物精心擺設於臨窗的案几上,漸漸地也有將這些物品勾染成畫掛壁,意在祈福納祥。
至宋代,這民俗流行宮廷內外,宋徽宗每逢春節將臨,乃命其圖畫院的畫師們描畫冬季不能見到的花卉禽鳥,陳列宮中,以增添歲朝的喜慶氣氛。此後,歲朝圖的內容逐漸擴展,經明、清而至近現代,大至文房器物,小至燈籠、鞭炮、果蔬等日常生活用品,都成為圖上的吉祥物,日益成為一種雅俗共賞、意蘊豐厚,融詩、書、畫、印於一體的畫種。
齊白石《歲朝圖》
吳昌碩《歲朝圖》
王雪濤《歲朝圖》
乾隆《歲朝圖》
故宮藏畫乾隆御筆《歲朝圖》全六幅
來源:墨鬥魚搜狐文化
文章均源自作者原創稿件及互聯網篩選,精編整理公益分享。我們敬重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時註明來源。若因客觀條件所限未知原始出處或作者的請原創人與我們編輯聯繫及時標註或刪除。青州畫廊聯盟(qingzhouhualang),歡迎添加關注!
推廣
TAG:青州畫廊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