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季養生食療——養肝調脾

春季養生食療——養肝調脾

歡/樂/過/除/夕

「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中醫講究天人合一,順應自然以四時養生來治未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便提出「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作為一年四季之首的春季,歷代醫家尤為重視春季養生。在此,yuki向大家推出幾款春季養生食療注意事項。

中醫五行中,春季屬於當中的木,而人體五臟對應五行,肝也屬於木,故春季當以養肝為重。其次,肝主疏泄,可調節氣血,疏利氣機,春季萬物復甦,氣溫逐漸回暖,促使機體新陳代謝日趨旺盛,若在此時調養肝臟,可提升體內正氣,使邪氣不易侵犯機體。

調

五行中,木克土,肝屬木,脾屬土。若補肝太過則易克脾,導致脾失運化,氣血生化不足,各臟腑失於濡養,也易受邪氣侵犯。故春季食療除了注重養肝,還要補充健脾之品,以達到肝脾調和,不橫不侮,維持機體正常的疏泄與運化功能。

為適應春季陽氣升發的特點,應適當食用辛溫升散之品,扶助陽氣,如:麥、棗、花生、蔥、香菜等。少食生冷黏雜之品,以免損傷脾胃。

唐代醫家孫思邈曾曰:「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酸味入肝,具有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髮與肝氣的疏泄,使本來就偏亢的肝氣更旺。肝木不及固當用補酸,然肝木太過反克脾土,易損傷脾胃之氣。甘味入脾,可補益、調中,顧護脾胃之氣。如山藥、桂圓、南瓜等甘溫之品。

每個人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故養生食療也該因人而異,同時也要注意適量原則。

脾胃不好的人,春天就多吃點甘味的食物,養脾胃。

陽氣升發不好、總是手腳冰涼沒精神的人,可吃辛辣的東西助長陽氣。

性情急躁外向,本來就心肝陰虛,手腳發熱,心煩氣燥的人,就應該多吃酸,收斂滋陰

下面,推薦一款適合與脾氣虛弱之人的養肝調脾方。

願大家在新春佳節之時,注意調護,健康邁入新的一年。

金桔山藥

小米粥

食材

金桔20g,鮮山藥100g,小米50g,大棗15g,枸杞10g,白糖適量

做法

將上列食材洗凈,金桔、山藥(去皮)、紅棗(去核)切片備用;

水沸後倒入沖洗過的小米,一鍋水放半碗小米就夠了,不然會很稠容易粘底;

待水沸騰後,轉小火,放入山藥、大棗、枸杞;

15分鐘後,加入金桔,再煮5分鐘(久煮後金橘皮容易有苦味),加入適量的白糖即可。

功效

疏肝理氣,健脾暖胃

金桔:性溫、味辛甘酸,入肝、胃經;具有行氣解郁,生津消食,化痰利咽的功效。可緩解春季大吃大喝後,導致腹脹、納差等消化不良的癥狀。

山藥:性甘、味平,入肺、脾、腎經;具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的功效。而山藥中含有的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紅棗:性溫、味甘,如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

枸杞: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的功效。

小米:相比於大米,小米性溫,可健脾和胃、補益虛損、和中益腎,更適合脾胃虛寒之人。

本文由原創發表,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

醫路漫漫∣一個有用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肝 的精彩文章:

肝不好別發愁,多吃這種野菜,能幫你養肝、排肝毒,肝病不來擾
養肝就是養命,你養對了嗎?

TAG:養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