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順產和剖腹產 到底聽誰選擇的?

順產和剖腹產 到底聽誰選擇的?

最近本帖又看到一篇報道:

溪美蓮塘的29歲產婦蘆暉暉,在產檢全部正常的情況下,到醫院打算順產生子,稱因生產困難,遂多次向醫生要求剖腹產,但遭拒絕,最後在多名醫護人員輔助情況下才最終生下一個女嬰。但兩小時後,女嬰死亡。

蘆暉暉認為,「我們認為就是因為醫生延誤了生產時間,才最終導致孩子死亡。」

作為一個剛剖宮產生完娃的人,看到這個新聞怎麼就一陣後怕呢。

翻翻新聞,突然發現這種因生產方式有疑問而導致各種的悲劇的事情竟然還特別的多。

這之中還記憶猶新的大約是去年九月中旬榆林市因剖腹產「羅生門」事件而最終跳樓死亡的悲劇。時至今日,這件悲劇都還沒有一個真正的定論。但彼時,曾造成很多討論,剖腹產和順產到底哪個好?到底是聽誰選擇的?

關於剖腹產和順產的比較,似乎由來已久,從現代醫學的發達程度讓我們有種錯覺可以把兩種生產可以放在同一個平台比較開始,這種選擇爭論就開始了。人們甚至已經忘記,在20世紀以前,在我們父輩那一代里,剖腹產還是風險極大的手術,非迫不得已基本不會自主選擇這種生產方式。如今,更多的中國准媽媽已經不是為風險考慮,似乎更多的將兩種方式放在同一個平台上比較,從而選擇一種自己更能接受的方式,例如避免疼痛或者選擇合適的時機等等。

當然現在發達的醫學在很大程度上讓剖腹產的風險大大降低,剖腹產也僅僅是手術台上一台並不複雜的手術,要比其他的手術簡單迅速的多,也是容易讓人忘記,它其實也是一場手術,在身體上也拉了道傷口,風險其實依舊很大,可以肯定的說,風險一定比順產大。

所以應該選擇順產?

實際上也是很多長輩都替子女媳婦首選這種生產方式,一則風險小,二則更多的是認為孩子可能更聰明。但有時選擇了這種生產方式,結果卻並不如人意,如同溪美蓮塘的蘆暉暉,榆林市的馬某某,都因為順產而最後導致了悲劇。

生孩子這件事本身也是在鬼門關門口行走一遭,實際上無論哪種都很艱難。選擇也是。

本帖也經歷了這種選擇。醫生沒有幫我做任何決斷,或者說並沒有建議我採取剖腹產。

我想,醫生非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一般不會明確的告訴你,你的條件到底適不適合順產,需不需要剖腹產等等,或許實際情況是,他們也不是判斷的那麼準確,不到最後一步,誰能知道怎麼樣呢,畢竟在這之前,有那麼多的不確定性。即使有那麼多經驗,也判斷不出到底什麼能開五指,到底會不會開五指。他們也只能靠機器,靠時機,靠瞬間的判斷。

但這些對於已經焦躁等待我來說,都是那麼的不合時宜,不勘忍受等待。彼時,我確實很希望,醫生能給予我一個準確答案。但我知道,這並不現實。

在身體指標這件事上,實際上並沒有哪一項表面我不能接受順產。

在最後我仍舊選擇了剖腹產。自行要求,簽了手術單,剖了。事後,也還覺得也算不錯,畢竟9斤4兩的娃,真的不是一句能順產就能解決的。

彼時我自行決定的時候,充滿矛盾。長輩和老公認為我是因為害怕疼痛,雖說我也是害怕疼痛,但我也知道,即使剖腹產也是非常疼的。更多我是對於自行生產沒有信心,對身體條件沒有信心。那時頗為胖,血壓飆升,胎位不太正,寶寶超重,這些都讓我難以構建信心去面臨未知的體驗。最後我還在內心糾結中逃避了一下。幸運的是,我選擇還算是不錯,頗為適合我,就連為我動手術的醫生也是如此感嘆。因為她也不知道我家寶寶會這麼重。

在這件事之中,我認識到,其實我身邊的人都在猶豫,並沒有誰能夠絕對拍板定音,有一些決定你必須自行面對。

首先需要的,有足夠的勇氣,有足夠的冷靜的面對各種狀況的信心,積極面對配合醫生。

其次,是要多溝通,多與醫生和家人溝通,告訴他們想法,積極了解身體的真正情況,在家人的支持下才會覺得更順暢,更溫暖。

第三、是不迷信任何一種生產方式,無論哪一種都有其合理性,並沒有哪一種最好,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順產固然很好,但有的情況不合適。剖腹產固然風險大,但需要時不應當拒絕。

且醫生在身體指標正常時都不會去做建議剖腹產這樣的話,所以順產還是剖腹產在癥狀之前,可能更多的是需要考慮。但不要忽視剖腹產存在著很大的風險。

第四、無痛分娩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普及。我想這種更舒適的方式,讓每一個產婦更有尊嚴的生產如果推行的更加普及,過多的剖腹產會避免,風險也會降低。但如今普及起來還太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手媽媽升級記 的精彩文章:

TAG:新手媽媽升級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