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些葯企收入超3萬億!強生、諾華、輝瑞……

這些葯企收入超3萬億!強生、諾華、輝瑞……

來源:賽柏藍 作者:半夏

近日,強生、諾華、輝瑞等眾多全球葯企巨頭紛紛曬出2017年「成績單」。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為止,有17家以上跨國葯企發布2017年財報,總收入超過5000億美元。

強生連續六年穩坐第一

強生2017年財報顯示,全年實現總收入765億美元,同比增長6.3%,主要歸功於製藥業務的增長、成功的併購以及在創新方面的投入。

在過去的十年,全球葯企的收入排名每一年都會發生微妙的變化。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十年中,強生僅僅在2011年以與輝瑞2.5億美元的差距,屈居第二,其餘九年都以明顯優勢穩拿第一。且從2013年起至今,強生的年收入始終保持在700億美元以上。

跨國葯企看好中國市場

近兩年,眾多跨國葯企在集體經歷了分離非核心板塊等業務調整後,成就了業績普遍得到提升,從上文的數據圖表就能體現出來。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在成為各跨國葯企青睞的福地的同時,也為其提供了豐厚的利潤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從部分跨國葯企發布財報的數據來看,中國市場都成為了年收入數據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

2017年,諾和諾德實現營收185.84億美元,業績相比去年基本沒變化。胰島素產品在中國市場銷售同比增長3%,成為諾和諾德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

2017年,賽諾菲實現總收入434.47億美元,同比增長3.6%。新興市場同比增長6%,這得益於中國市場的強勁表現,同比增長15.1%。

2017年,受專利到期和仿製葯影響,阿斯利康實現總收入224.65億美元,同比下降2%。其業績主要靠新興市場特別是中國來拉動,2017年中國營收29.55億美元,增長12%。

IMS曾發布行業報告,預測未來幾年成熟市場和新興藥品市場之間的增長差距會不斷加大。全球市場增長潛力的重心已明顯偏向了新興醫藥市場。

此外,中國新葯審批提速也為跨國葯企帶來新的商機。有跨國葯企高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原來外資新葯進入中國,通常需要5-8年的申請期,導致大量新葯審批滯後,提速之後,原來積累的沒有進入中國市場的新葯可以快速引進,成為企業新的市場增長點。

在華架構大調整

隨著醫改不斷推進,各項政策陸續落地,跨國葯企在市場推廣、新葯研發等戰略上也頻頻做出調整,以適應日益變化的市場環境。

近兩年,不少跨國葯企出現了集體「瘦身」現象,甚至通過分離非核心板塊來調整業務架構。

例如在2017年,禮來、GSK等跨國葯企相繼關閉在華研發中心,諾華、默沙東、梯瓦大舉裁員,康德樂直接出售在中國的業務來彌補大規模收購產生的負債。

不可忽視的是,跨國葯企也面臨市場准入的壓力,省級招標和二次議價同樣也壓縮了其利潤空間,例如國家藥品談判中,進口藥品價格的巨大降幅等。

可見,與本土企業一樣,對於跨國葯企而言,中國是不可多得的福地,同時,也存在發展的壓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賽柏藍 的精彩文章:

默沙東牽手阿里,要做件大事
國家衛計委:大規模流感病因找到,兒童防護這樣做!

TAG:賽柏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