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快朵頤的北方團圓菜

大快朵頤的北方團圓菜

一年一度的春節,大江南北都在吃什麼?春節除了闔家團聚,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心理上的一種文化歸屬感,我們就來看看各地春節期間都在吃哪些特色美食?

東北:熱氣騰騰的殺豬菜

有民間過年的順口溜: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趙王爺上天),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宵,大年初一去拜年。

殺豬菜,是東北農村每年接近年關殺年豬時所吃的一種燉菜。在東北許多地方常年開設殺豬菜,形成東北飲食一大特色。地道的殺豬菜,是由多種菜品組合成的系列菜的總稱。在東北農村,舊時沒有冰箱,最好的殺豬季節為春節前,一是喜慶,二是此時天氣最冷,可以保存較長時間,殺豬的時候要宴請左右鄰居好幾桌人熱熱鬧鬧的,也有二十六買豬肉之說。

糖瓜是古老的傳統名點,既是春節年節食品又是祭祀用品(祭灶神)。過去講二十三那天要祭灶王,買些用麥芽糖做的祭灶糖如糖瓜、關東糖供著,既有在他升天到玉皇大帝那兒稟報時,請他多多美言之意,又有以糖粘上灶王爺的嘴不讓他多說之心。有這麼一句歇後語:「灶王爺升天——好話多講」。

東北春節美食之一粘火勺。 粘火勺經過浸泡發酵和水洗之後,帶水磨成粘面子,淋干後分成小團,按壓成麵餅,中間夾以煮熟的加糖的豆沙餡,還有的是以烘熟的芝麻加些鹽末當餡,叫芝麻鹽。再壓成小厚餅,上鍋烙熟。此餅皮粘、餡甜,營養豐富,是冬季和春節期間東北民間的主食乾糧。農家烙粘火勺,往往一次烙上數百個,烙好後,放倉房大缸中以雪凍之,食用時,取出放鍋中餾一下即可。

由於東北天氣寒冷,一些水果凍過之後,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見的是冰梨和凍柿子,最純正的是凍秋梨。凍秋梨是將普通白梨冰凍變成烏黑色,硬邦邦的,砸到地上,也不會有絲毫損傷。經過冰凍之後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年夜飯後吃這種梨能解酒、解油膩。

新疆:辣中有香的大盤雞

新疆當地人們吃年夜飯很有講究,絕對離不開一個「大」字,比如:大盤雞、大盤魚、大盤肚、大盤肉等等。少了任何一個「大」都不行。新疆當地的家庭主婦對於做以上的食物那真是小菜一碟,隨便露一手,絕對正宗的口感,純正的味道,包你饕餮大嚼、齒間香留。新疆維吾爾族春節家宴食品有:用大米、羊肉、葡萄乾等做成的「普羅」,用麵粉、羊肉、洋蔥等做成的「匹提爾芒達」(包子),用帶骨羊肉煮制的「格西」(手抓羊肉),用麵糰抻成的「蘭曼」(抻面),以及與漢族餛飩相似的酸辣可口的「曲曲爾」等。此外還備有多種民族傳統糕點和小吃,如「艾西姆桑扎」(圓盤饊子)、「亞依瑪扎」(花邊饊子)「波呼薩克」(炸吉皮)、「沙木波薩」(炸合子)、「卡依克卡」(花色炸食)等。

新疆大盤雞,(又名沙灣大盤雞)色彩鮮艷、爽滑麻辣的雞肉和軟糯甜潤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帶細,是春節、婚宴、壽宴、親朋聚會餐桌上的佳品,大盤雞始終是新疆人民餐桌上的一道必選的大菜,深受當地各族人民的喜愛,也因為其美味的口感吸引了八方食客。

手抓肉是從哈薩克民族中傳來的一種羊肉食用法,因用手抓吃,故得名。做法較簡單,即先將帶骨的羊肉剁成塊,放入清水中煮熟,撈出後上面撒上洋蔥末、鹽、再澆點滾湯即成。這種肉味道清純軟嫩,油香不膩,既可吃肉,又可喝湯,是本地人招待來客的美食。特別用小羊肉煮出的,謂之「羊羔肉」,其美味更具上乘。

饢包肉,維吾爾語稱為「塔瓦喀瓦甫」,屬新潮小吃品種,是新疆風味名食之一。 饢包肉這種面肉合一的風味美食非常能代表新疆的傳統民族特色。

帕爾木丁,是維吾爾的風味食品,在饢坑裡烤制而成,其色澤黃亮,味美可口。

納仁是新疆牧區的一種佳肴,具有明顯的牧區特色。這種佳肴也叫手抓肉或手抓羊肉面。

河南:味道多樣的洛陽水席

在河南,每當過了農曆臘月初八以後,就逐漸有了過年的氣氛。特別是臘月二十三祭完灶神後,各家各戶便忙忙碌碌置辦年貨。那麼,在河南春節的餐桌上又有哪些讓人印象深刻的美食佳肴呢?

洛陽水席,是河南洛陽一帶特色傳統名宴,屬於豫菜系。洛陽水席始於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迄今保留下來的歷史最久遠的名宴之一。洛陽水席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湯湯水水;二是洛陽水席是吃完一道,撤後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樣不斷地更新。 洛陽水席的特點是有葷有素、選料廣泛、可簡可繁、味道多樣,酸、辣、甜、咸俱全,舒適可口。牡丹燕菜作為洛陽水席中的頭牌,猶如盛唐時期艷裝而出的婦人,一朵色澤奪目嬌黃的牡丹花浮於湯麵之上,花艷、菜香、湯鮮味美,酸辣香郁、爽滑適口。

棗饃種類各異,通常有棗花、棗山、棗卷、棗圓等,但最常見的還是棗山和棗花兩種。大年三十這天,年前的準備都已就緒,人們請出神像和祖宗牌位,把棗山年饃和其他供品恭恭敬敬擺上供桌。棗山年饃要一直供到農曆二月初二。這習俗源於先祖明朝,那時從遙遠的山西洪洞縣搬遷到這裡,為紀念家人,每年年首歲尾,就在宗廟裡以此祭奠祖宗,一直流傳至今。

柿餅是河南人臘月二十三祭灶必吃的食品,由山西流傳至河南,味道甜膩可口,營養豐富。

河南部分地區,大年初一家家吃餃子煮麵,名「金絲穿元寶」,也叫「銀錢吊金龜」,因為餃子太像元寶了,子夜時餃子煮熟了撈食,謂之「撈元寶」。

北京:甜甜蜜蜜的蜜供尖

老北京的年夜飯除了大魚大肉等菜肴外,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點——蜜供、薩琪瑪等,也是北京人春節家中必備的食物。蜜供亦叫「蜜供尖」,是敬奉佛祖的佛堂里,碼得似小塔式的、下方上尖祭祀專用的麵食品,大小不一,高矮不等,不論斤,論「堂」賣。這種蜜供尖頂端像個小金字塔狀,塔尖上插有福、壽、祿、喜、財帶花的字簽子。薩其馬是老北京傳統糕點,前身是一種滿族的傳統餑餑——搓條餑餑。後來用白糖代替了熟豆面,成了「糖纏」,更名為薩其瑪。

在餃子、年糕這些眾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還要打「豆兒醬」,一種由肉皮、豆腐乾、黃豆、青豆、水芥等做成的冷盤,色如琥珀,類似於「肉凍兒」。豆兒醬是老北京傳統小菜,其實它就是升級版的皮凍。在過去,它是家家戶戶過年必備的地道下酒菜。

芥末墩兒是老北京漢族傳統風味小菜。老北京失傳的點心和菜肴很多,但芥末墩兒依然保存了下來,一是這道菜太有特點了,二是因為用大白菜作原料具有普遍性。芥茉墩兒是地道的百姓菜,一到冬天大白菜上市,老北京很多講究的家庭都要做芥茉墩兒。尤其是過年的時候,吃得油膩,換換口味,芥茉墩最好不過了,清爽、利口,頗受老北京人喜愛。

老北京有除夕夜食魚的習俗。魚必須是鯉魚,最初是以祭神為名,後來則與「吉慶有餘」的吉祥話相聯,魚既是美食,也是供品。年夜飯上必有丸子,因為丸子象徵了合家團圓。以前春節期間,各家總要拜年或者接待拜年的人,吃飯時間不固定,也沒有很多時間炒菜。事先準備好丸子,端上來就能吃。

編輯: 李桂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商報 的精彩文章:

政經之後看旅遊,歐中新期待
別樣風情的年畫故事

TAG:國際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