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見證:個性隨時間改變
原創編譯,轉載須註明來源!
人這一輩子都不會有太多變化,尤其是個性,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是根據一項持續數十年涉及約5萬人的研究,這個觀點似乎站不住腳了。
這項大型研究中的參與者在變老後都出現了一種共同的趨勢,他們的5種主要個性指標都在下降,心理學家們將這些指標作為研究個性的黃金準則。
心理學家在過去的三個世紀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研究個性,最著名的是William James在1890年的文章《心理學準則(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根據對不同個體的觀察,James寫道,大30歲之後,個性就像石膏那樣固定下來了。自從《心理學準則》出版以來,心理學家們也就沒有再怎麼關注個性的問題。
2003年,美國心理學協會的一些研究人員觀察到該領域成員之間的變化共識:個性看上去似乎更像是一直變化的,即使進入老年之後仍然如此。
最近發表了一份對14項縱向研究的回顧,這些研究收集了大量關於人類個性的信息,數據來自美國、歐洲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很多受測對象已經人到中年,這為研究人員們提供了關於個性變化的獨特視角。通常此類研究都關注年輕人。
五大個性特徵包括情緒穩定性、責任心、經驗開放性、外傾性和宜人性,這五個特徵會在人的一生中大幅度波動。
除了宜人性之外,所有特徵在整個研究中都呈現每十年下降約1-2%的趨勢。
這對於研究人員來說,能夠部分解釋所謂的「享樂」效應,當人們變老時,他們享有的社會責任更少,可以做更多他們想做的事情。
人們對團隊的適應能力可能會降低,對新事物也不再那麼開放,堅守所謂的「經典」。隨著越來越自私,責任心也弱了,在逐漸變得自我的過程中,外傾性也變弱了。
在這14研究中,這些趨勢幾乎每個階段都會出現,在不同的地理區域都是如此,甚至某些地區的人會偏離標準更遠。
美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外傾性會大幅下降,這表明,他們基本上脫離社交了。
因此,人的個性並非像William James在128年前所斷言的那樣,人會像石膏一樣一成不變。用粘土比喻個性更加合適,人的個性會隨著環境的變化不斷改變。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科技雜談:國內科技期刊為何「多而不強」
※蜂膠是不是「騙人」的?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