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園裡的名人故居·陳寅恪
清華園裡的名人故居·陳寅恪
?
陳寅恪的清華故事
1926年應聘為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與王國維,趙元任,梁啟超並稱國學四大導師。
1929年為紀念王國維先生撰寫《海寧王靜安先生紀念碑碑文》。
1930年任清華大學歷史、中文、哲學三系教授。
1938年秋隨西南聯大遷至昆明。1946年再度指教清華。
1949年返回清華園繼續從事學術研究。
生平事迹
陳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鶴壽,江西修水人。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陳寅恪之父陳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詩人。祖父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
陳寅恪曾先後於復旦公學,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就讀,能閱讀梵文,波斯,突厥,西夏等八種語言。1925年回國,1926年任教清華大學,後隨西南聯大遷往昆明,1942年後在廣西大學,中山大學,燕京大學任教。
代表作品
《海寧王靜安先生紀念碑碑文》《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金明館叢稿》《柳如是別傳》《寒柳堂記夢》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陳寅恪先生在清華講課時提出「四不講」:前人講過的,我不講;近人講過的,我不講;外國人講過的,我不講;自己過去講過的,我不講。由此可見其學問與境界。而在他在自己為王國維先生撰寫的碑文中寫道:"唯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共久,共三光而永光。」這是在讚美王國維先生,又何嘗不是言己之志呢?也正因如此,鄭天挺教授讚譽他為「教授中的教授」,傅斯年也說陳寅恪是「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故居現狀
陳寅恪故居照瀾院2號
GIF
浮躁中我如何屹立如松似陳寅恪
這是出現在清華最近推出的歌曲《水木道》中的一句,可見即使即使過去了這麼多年,時代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陳寅恪先生給清華人的影響卻是如此深遠。希望在浮躁之中,陳先生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能伴著每一位清華人前行。
征 稿
投稿作品可以是作者在個人博客、公眾號等發布過的內容,但不得在其他媒體(包括報刊、廣播電視、新媒體等)發表過。
經作者授權可開通打賞,打賞收入全部歸作者所有。
圖片:來源於網路
排版:孫芳芳
TAG:季羨林國學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