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我的壓歲錢?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講的:北宋神宗年間,某年春節夜晚,有個副宰相王韶的小兒子南陔,跟隨大人在街頭觀燈遊玩時,不料被歹人掠走,想勒索王韶一筆錢財。逃跑中正巧遇朝廷車子經過,南陔大聲呼救,歹人放下南陔倉皇逃跑。後來,宋神宗得知此事後,就賜予南陔一些金錢,給他壓驚,從此"壓歲錢"在民間流傳開來。
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願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放進紅包贈送給晚輩,相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這就包含了長輩對晚輩的關切之情和真切祝福。
古代的壓歲錢也叫厭勝錢,或叫大壓勝錢,這種錢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是為了佩帶玩賞而專鑄成錢幣形狀的避邪品。這種錢幣形式的佩帶物品最早是在漢代出現的,有的正面鑄有文字和各種吉祥語,如「千秋萬歲」「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鑄有各種圖案,如龍鳳、龜蛇、雙魚、斗劍、星斗等。
明清時期:壓歲錢大多數是用紅繩串著賜給孩子,「以彩繩穿錢編為龍形,謂之壓歲錢。」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
民國時期:長輩用紅紙包100文銅錢當壓歲錢給晚輩,取「長命百歲」的寓意。貨幣改為紙幣後,長輩喜歡用連號的新錢做壓歲錢,意味著連連好運、連連高升。
上世紀50年代:幣制改了,壓歲錢也就開始五分、一毛地給,磕響頭作畢恭畢敬狀才拿得到。
60年代:那時多數家庭的經濟狀況很差,一年到頭見到糖的時間並不多。用幾塊糖替代「壓歲錢」,父母和孩子都很甜蜜。
70年代:前期經濟狀況還是不太好,但「壓歲錢」真的是錢了,拜年磕頭的孩子,大多能得到五到十元的壓歲錢。
80年代:國家經濟狀況的好轉和壓歲錢額度成正比。城市裡的人給孩子的錢往往幾十上百元,開始包成「紅包」發贈。
90年代:動輒成百上千塊,不過在孩子手裡攥著的少了,有的被爸媽拿去了,有的存銀行了,還有就是自己花了。
21世紀初:隨著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壓歲錢的傳統寓意漸漸走樣,大人們拼面子發壓歲錢,孩子們也開始比誰拿到的壓歲錢多。
壓歲錢變了味道。
【啟事 「仁愛·華美」杯《原平故事》第二屆徵文大獎賽】
TAG:原平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