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以來,中華料理經歷了怎樣的飛躍
文/冰硯
繼魯菜溯源之後,本文講述唐宋時代中國飲食的大發展,以及魯菜作為「北食」的代表,從唐宋開始的不斷提升。另外則會涉及一些具體的菜式,比如大明湖的各種湖鮮,拔絲、糖醋、甏肉等菜的特別要求,讓大家吃飽看飽。
唐代的鼎盛繁榮,促成了我國飲食的又一次發展飛躍。《韋巨源食譜》、《膳夫經手錄》等飲食專著大量出現,其中一部分流傳至今。而散見於史籍與小說筆記中的一些記載可以看出,當時各地出現了許多夜市,飲食品種更是繁多。
而因交通的發展,在一些繁華的城市已經可以吃到不同地區的美食,如長安和揚州都有許多「南食店」、「北食店」,以及更為具體的「川食店」、「魯食店」。而甘露羹、消靈炙、李公羹、以及燒尾宴中的菜式等可以代表當時最高規格精工細作的飲食。
山東人段成式在他著名的《酉陽雜俎》裡面也記載了不少齊魯之地的飲食風俗,在此錄入比較有趣的一條:
歷城北有使君林,魏正始中,鄭公愨三伏之際,每率賓僚避暑於此。取大蓮葉置硯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葉,令與柄通,屈莖上輪菌如象鼻,傳噏之,名為碧筩杯。
文中的使君林即蓮子湖畔,關於蓮子湖,在《酉陽雜俎》中也有所記述:
歷城北二里,有蓮子湖,周環二十里。湖水多蓮花,紅綠間明,乍疑濯錦。又漁船掩映,罟罾疏市,遠望之者,若蛛網浮杯也。
蓮子湖即大明湖的前身,因湖較大,多生水患,在曾鞏任齊州太守的時候經過治理,鎖定了其格局,直至今日。而大明湖的北面則形成河網密布的水田藕池,不亞於江南水鄉,宋代詩人黃庭堅有詩句稱:「濟南瀟洒似江南」。
因此濟南人歷來喜食蓮子、蓮藕、大米。甚至荷花荷葉都可以入饌。如夏季時吃的冷粥荷葉粥,就是煮粥的時候將開水燙過的鮮荷葉作為鍋蓋覆在粥上,粥煮好後晾涼加入糖食用,還可以將之前用過的荷葉切碎摻入其中。
至於蒸肉,蒸雞,以及製作酥魚和灌湯包,都少不了用荷葉包裹。荷花則可以炸著吃,將荷花瓣洗凈後,填抹豆沙餡後裹上面糊炸好後撒點白糖,即是一道甜食,帶有獨特的香氣,還可以不加餡裹麵糊炸出來撒上椒鹽食用。
此外荷花有一特殊的用途,因荷花夜晚會閉合,許多家在水邊的濟南人傍晚將茶葉用紗布包好,放入荷蕊之中,早晨荷花重新綻開時取出,用泉水沖泡飲用,算是天然的花茶。
魯菜之中,茭白、蒲菜、蓮子、蓮藕等水生作物向來佔有一席地位。糟煎茭白、糟煨茭白、茭白炒裡脊;奶湯蒲菜、鍋塌蒲菜、蒲菜炒蝦仁、蒲菜水餃;蜜蠟蓮子、蜜炙蓮子、拔絲蓮子;薑汁藕、麻酥藕、熗拌藕絲等等都是過去席間常見的菜肴,至於魚蝦蟹等湖鮮的菜式則更為豐富。
這裡需要說一下熗拌藕絲這道菜,菜的名稱聽起來普普通通,但卻是卻代表了魯菜刀工的一道名菜,須將藕切成每條一樣的細絲然後再加熗拌。細絲的標準是什麼?每條細絲都要做到藕絲穿針,就是最常見的縫衣針。
製作時先將藕切成薄如蟬翼的藕片,藕片要做到放在書頁上也能看出下面的字跡,而後再切細絲。善作此菜的廚師還能做到蒙眼切藕絲。
但是這道菜又須對藕本身有所要求,須要用濟南所產的脆藕,其潔白如玉,毫無渣滓,才能切的如此細膩。
藕絲穿針
可惜隨著城市的發展,原本密布城北的水田藕池已經不見蹤影。除已經變為景區的大明湖外,最後還生有本地藕的一處藕池,已於16年被開發項目填平。隨著該項目的推進,有八百多年歷史的雲錦池也將被填,而雲錦池為張養浩故居中的池塘,其名也是得自於張養浩,馬路對面的張養浩墓得以保留幸免於難。
最後的藕池
密布的水網使濟南人的飲食習俗也有異於北方其他地區,主食比例為一半米飯一半麵食。舊時濟南街頭的快餐店就以「xx米飯鋪」、「xx乾飯鋪」命名,並必要書寫八個大字:「好米乾飯,把子大肉」。
先說這好米乾飯,「好米」有兩種,一種是北園「大水田」(即活水水田,水從一頭流入,另一頭流出)所產。一種是「黃河大米」,這「黃河大米」必須是濟南吳家堡一帶沿黃河數里所產,若他處離黃河再近,以黃河水灌溉也不得如此命名。
至於把子大肉,則是帶皮的五花豬肉,一斤方肉切成八片,用蒲菜皮在中間捆紮。入鍋內以醬油、糖、八角、蔥段四樣佐料煨煮酥爛,入口即化。如東坡所言:「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最初大約來源於祭祀後分食祭品,簡單的烹調方式亦有太羹玄酒的遺風。
其名稱則因製作時以蒲菜扎把而得,現在有部分商家杜撰為「拜把子時所食」,並附會到劉關張桃園結義之上。此亦民間小吃的通病。只是魯菜正經的菜式來歷中殊無此類,倖免乾隆皇帝下江南,拐帶民女飽啖驢鞭而龍顏大悅之流的橋段。
好米乾飯,把子大肉
與把子肉類似的還有一道罈子肉,只是更為考究,也可以登上宴席。罈子肉的製法是將帶皮五花肉切成小肉方,以大鍋燒制,用開水煮開後撇去浮沫,鍋內加入蔥姜、醬油、冰糖、香料,開鍋後倒入窄口大肚罈子內(罈子必須極大方能保溫,往往高一米左右),以罈子自身的保溫效果將肉在裡面燜一夜(罈子往往外覆保溫棉被或採取其他保溫措施,尤其冬天),第二天尚有餘溫,再用小壇分裝,上桌前略微一熱即可。口感極嫩卻又酥爛。
罈子肉的製作
宋代時山東菜逐漸成為「北食」的代表,並有諸多記載。在此我們選取兩條記錄簡要分析。
一條是來自《夢溪筆談》的一段話:
大底南人嗜咸,北人嗜甘。魚蟹加糖蜜,蓋便於北俗也。
看到這兩句話,你一定會想,是不是說反了。其實這是當時習俗,與現今差別較大。就現在魯菜而言,雖然並不突出甜味,但卻對糖極為依賴。最為顯豁的當然是糖醋與拔絲兩種現今已風行全國的烹飪方式。
糖醋鯉魚和糖醋裡脊至今仍是魯菜中的代表菜,而魯菜中糖醋汁的製法亦頗有講究,首先使用番茄醬調汁均被視為「異端」,其次料汁不能提前兌好(網上的菜譜與視頻多是此類),必須用蔥姜蒜熗鍋後將醋在熱油里一烹,迅速翻滾沸騰,冒起火苗後再下入白糖等料。
經此一道工序,醋才能烹「活」,其味道酸的發沖而略帶焦香,此味在前,頗能先聲奪人。而糖的甜味則稍遲一步,正好中和一下濃烈的醋酸。如此一來,糖醋的味道方才是立體的,有層次的。此為魯菜獨有的手法。
而烹醋過程有所蒸發損耗,用的食醋也較它法為多,因此沉澱下來的顏色較深,一份糖醋菜端上桌,是否正宗,一望可知。鮮艷的黃色(未烹醋)與泛紅的(色素或番茄醬)皆不可取,必須是琥珀色才算對路。
魯菜做法的糖醋裡脊
至於拔絲菜何時興起則無從考證,至晚不過清初。蒲松齡曾言:「而今北地興揠果,無物不可用糖粘。」按蒲松齡為崇禎十三年生人,卒於康熙五十四年。「揠」即拔的意思,加上「糖粘」二字,無疑是說拔絲的甜菜了。
拔絲原是魯菜技法,傳入北京後迅速在全國流行開來,到了民國時候已經風行全國。而山東作為拔絲技法的發源地,其製作拔絲菜當然也有別於他菜,具有些獨到之處。
在此便講一講正宗拔絲菜的三個特點。
首先製作拔絲菜需要將糖熬熱降溫後方能製作,炒制的時候往往在灶邊放一隻大水盆,根據實際情況隨時將鍋底浸入降溫。溫度不到,糖熬的不是火候,香味出不來,而實際拔絲效果要求的溫度要更低一些,因此反覆熬煉降溫拔絲,最終使味道和拔絲效果達到最佳。
第二,拔絲菜須使用後翻勺的炒制方式(此後文講述勺工技巧時再詳加說明)。
第三,拔絲菜的烹制過程講究「一鍋出」,即一鍋油同時炸制拔絲的原料,下面同時熬糖,最後做成一起出鍋,這需要對油溫、火候有極強的把控。其目的是為了免去了先炸料後拔絲分兩步工序,節省了時間,增加了廚房效率。
拔絲山藥
其實拔絲只是魯菜中「炒糖」幾個階段的其中之一。炒糖的不同變化階段,可以用下圖表示:
掛霜菜製作出來後菜品外面包裹一層白色的糖霜,過去較為代表的菜為掛霜丸子(肥肉丁做成的丸子,掛上糖霜。。。此菜請結合過去的生活水平進行理解。。。)當然現在外面賣的糖果也多有此類,掛著糖霜的炒花生即是。
拔絲菜已經說過,不再贅述。
琉璃菜的代表是琉璃肉(仍是肥肉條外掛琉璃殼。。。。。。。仍需結合過去的生活水平理解此菜。。。。。)琉璃的視覺效果,可以用冰糖葫蘆來比對(必須是正宗的,糖殼透明中略帶焦黃,經水板或石板製作甩出披風,限於篇幅和主題,糖葫蘆的講究在此不詳述,有興趣的朋友自行查閱)。
而嫩汁老汁則是焦糖色的淺與深兩種變化。製作糖色在魯菜中稱為「炒汁」,是烹飪時用到的最為天然的色素,根據菜品的色澤要求,分別使用,可使菜品達到鮮紅與棗紅的視覺效果。且糖變成焦糖之後,甜度有所下降,不會使菜的口味特別突出甜味,而適當的甜味可以提鮮。
魯菜中一般「紅燒」「紅扒」「紅燜」等字樣,必然是用炒汁調色。另外有些菜,最終並不呈現出紅色,卻也要用糖色增加鮮亮及口感,例如「黃燜鴨肝」。其實魯菜許多菜品的烹制過程中都有糖的參與,只是最終並吃不出糖的味道。
正好除夕準備年夜飯的時候需要炒汁,考慮到正在寫作這篇文章需要用到,我就拍了一下炒糖的幾個階段。
掛霜(水炒)
拔絲(油炒)
嫩汁(油炒)
糖色(油炒,還需加入熱水稀釋熬勻)
歡迎大家參加三國杯徵文活動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漢朝滅朝鮮,為什麼比打匈奴還費勁|文史宴
※文史宴:三國時代最凄慘的一段基情,好基友原是親戚卻自相殘殺
TAG:文史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