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海瑞、張居正、申時行與規則
一、今天從海瑞說起
大明王朝發展到海瑞所在的時代,洪武帝朱元璋立下的很多規章制度已經被執行偏了。對於海瑞來說,他只有一個想法:按照洪武帝的規矩辦事!但此一時彼一時,這時的環境已經和建國初期完全不同,他強行執行洪武政令,必然會得罪所有的文官。
海瑞和朱元璋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認為當官必須無私,只能為老百姓做事。
洪武帝朱元璋所有的規章制度,就是在這種理念的基礎上建立的。
這看來一點毛病都沒有,但卻是幾乎沒有人可以做到的一種理想狀態。本著這種理念,海瑞對朱元璋建立的規章制度當然是一絲不苟的執行。於是海瑞對於一切不符合理念的事都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而這些所謂不符合理念的事,所有的文官卻都已習以為常。
無需多說,其結果一定是海瑞下台。
二、和事佬
從做事這方面來看,也許帝國需要的是申時行這類人:和事佬、中庸、溫和。
除了制度的積弊之外,皇帝與文官集團的權力鬥爭異常激烈。這種環境下,申時行的選擇也許是最明智的,因為強硬的態度不會解決任何問題,只會讓問題擴大化。所以,申時行通常選擇用溫和的方法解決棘手的問題,盡量不傷和氣。
從這個角度看,申時行做的,甚至比張居正還要難。因為申時行要考慮各種利害關係,而張居正則只要施加高壓就可以了。
兩人做事風格完全不同,但申時行和張居正有一個共同點:都不按規則辦事。
對於申時行,他要做的是「一團和氣」,要和氣,就沒規則可言。哪裡有按照規則辦事,但不得罪人的?沒有。
對於張居正,他要辦成事,所以根本不在乎規則。或者說,為了能辦成事,可以破壞規則,就是他本人的規則。
三、規則
建立規則通常都是最難的事,而規則常以制度的形式出現。為什麼有很多規則建立初期都是OK的,但到後期都跑偏了呢?
a,很多規則制定後,都一成不變,但時代在變,規則沒有跟著做修正,肯定會被人為的拋棄;
b,推行制度的力量變弱了。當年的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定,基本上是獨裁的;但到了萬曆朝,權力被內閣和文官把持了,而這些文官只求獨善其身,誰還能想起洪武朝的制度呢?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
申時行(1535年-1614年),字汝默,號瑤泉,晚號休休居士。明代大臣。明朝中南直隸蘇州府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嘉靖四十一年殿試第一名,獲狀元。歷任翰林院修撰、禮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首輔、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
張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字叔大,號太岳,幼名張白圭,湖北江陵人,時人又稱張江陵(今湖北荊州)。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開創了「萬曆新政」,史稱張居正改革。
TAG:暢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