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族女性婚嫁中的耳、腕珍品,為何旗女「一耳三鉗」?
清代皇族女性妝奩中的耳飾分為「鉗」、「環」和「耳墜」三類
清 銀鍍金嵌珠梅蝶竹葉紋鉗子 故宮博物院藏
仍以同治帝皇后的妝奩為例,其中包含耳鉗十六對;耳環十四對,耳墜四對。人們常將「鉗」認為耳環,但妝奩中三者明白分列,顯然並非完全相同的首飾。
清 玉耳環 故宮博物院藏
揚之水指出耳環與耳墜的區別在於,耳環彎腳(腳,即用作簪戴的細彎勾)很長,耳墜則彎腳短,簪戴時不露腳,且耳環較耳墜更為正式,但沒有論及「鉗」。從鉗、環、耳墜三者在妝奩中的先後順序和數量多少來看,鉗應當是耳飾中最為重要也最為常用的一類。
清 銀鍍金點翠珊瑚喜字紋釘白料珠耳環 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旗人女性向有「一耳三鉗」之俗,即左右兩耳各扎有三個耳洞,各戴三隻耳環。至乾隆時,耳飾的佩戴數量已經不僅是風俗問題,而被統治者看作滿洲女性的身份標誌。
乾隆四十年(一七七五年)選秀女時,乾隆帝發現「包衣佐領之秀女皆帶一墜子,並相沿至於一耳一鉗」,認為這與「旗婦一耳帶三鉗」的「滿洲舊風」相悖,如果只戴一隻耳環「則竟非滿洲矣」。
清人繪 孝定景皇后(光緒帝皇后)朝服像軸(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皇帝認為,「此雖細事,然不加訓誡,必至漸染成風,於滿洲舊俗大有關係」。(《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卷一千一百十四)如此,耳環數量成為區分滿漢女性的重要標誌之一。《欽定大清會典事例》明確規定:皇后「耳飾左右各三,每具金龍銜一等東珠各二」;皇貴妃「耳飾左右各三,每具金龍銜二等東珠各二」;妃「耳飾左右各三,每具金龍銜三等東珠各二」;嬪「耳飾左右各三,每具金龍銜四等東珠各二」。
清 串料珠緝珊瑚雙喜字耳環 故宮博物院藏
由於女性需要同時佩戴三對耳飾,因此妝奩中的耳飾數量應當為三對或三對的倍數。如乾隆時最受皇帝寵愛的和孝固倫公主出嫁時,嫁妝中就有「嵌東珠二顆耳墜三對」。(《內務府奏銷檔》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清 金環鑲東珠耳飾 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皇后的朝服像中「一耳三鉗」之制多清晰可見。儘管后妃妝奩的鉗、環和耳墜中都包含珍珠類耳飾,卻並未完全依照會典規定的款式而行,而是包含了各類材質和樣式,體現出首飾在實際生活中的靈活多樣。
清 串珊瑚料珠耳墜 故宮博物院藏
清 金累絲葫蘆式耳墜 故宮博物院藏
搬指,又稱扳指或班指,本為男性拉弓勾弦時所用器具,清代以騎射作為國本,搬指遂成為滿人尚武精神的標誌,特別是經過乾隆皇帝的喜愛和推崇,搬指成為清代旗人的時尚飾品。現有論述多關注搬指作為男性飾品的一面,而忽略了其與女性的關係。
清 金鏨萬字雙喜戒指 故宮博物院藏
同治帝皇后的妝奩中,包含了不同材質和形制的搬指十二件,具體為「翡翠搬指二件、白玉帶皮搬指二件、金珀搬指二件、蜜蠟搬指二件、沉香嵌金萬福萬壽搬指二件、沉香嵌金雙喜雙如意搬指二件」。值得指出的是,儘管皇后與妃嬪的妝奩在數量和形制上有較大差別,但所包含的種類是大體相同的。然而,搬指卻有所不同,它只是出現在皇后的妝奩中,妃嬪妝奩皆無此項。可見,妝奩中的搬指已然不僅僅是一種首飾,而是皇后作為後宮之主的地位象徵。
清 金套鏈雙龍戲珠鐲 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宮廷搬指多以玉器、寶石、沉香等材質製成,一般不用金銀,但手鐲卻是金銀、玉器寶石等材質通用。有趣的是,乾隆帝和孝公主的妝奩中,除手鐲外還包含「金腳鐲二對」,是筆者所見皇族女性妝奩中唯一一件包含「腳鐲」的記載。(以上見於《內務府奏銷檔》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清 金鑲四龍戲珠鐲 故宮博物院藏
由於反映清代前中期女性首飾佩戴的史料甚少,不知該記錄是否體現清代前中期女性的首飾佩戴習俗。唯一可參照的是在《雍正帝行樂圖》中,有一張皇帝射雁的形象。圖中雍正帝不僅戴金耳環,還戴有手鐲和腳鐲,則或許手鐲與腳鐲系滿洲習俗中男女皆可佩戴之飾品。
清人繪 胤禛行樂圖像冊(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最後,指甲套也是頗具滿洲特色的首飾。指甲套,又稱護指或金驅,是用來保護指甲兼具裝飾功能的首飾。清代滿洲貴族女性多留長指甲,佩戴各色華麗精緻的指甲套,成為宮廷內外的一種時尚。德齡在《清宮二年記》中描述了慈禧所戴的指甲套:「右手罩以金護指,長約三寸。左手兩指,罩以玉護指,長短與右手同。」
清 白玉凸雕纏枝花手鐲 故宮博物院藏
對指甲套的材質和長度都有記述,且左右兩手所戴可為不同材質。同治帝皇后的妝奩中包含指甲套四對,雖然囊括四種不同的工藝,但材質主要以金為主,並未出現其他材質,妃嬪亦同。這一點與妝奩中的其他首飾擁有各異的材質和形制有所不同,未能全面體現宮廷中所流行的各色指甲套之式樣。
清 銀鍍金珠石累絲指甲套 故宮博物院藏
妝奩中的指甲套雖以「對」為單位,但從佩戴習慣來看,除拇指外,其餘四指均可戴,且左右手不必對稱,因此后妃們在實際生活中可隨意進行搭配。由於只有養尊處優的貴族女性才能留著長長的指甲,因此指甲套一定程度上也是身份地位甚至權利的象徵。
清 金鏨古錢紋指甲套 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皇族女性妝奩中的首飾,不僅能夠體現其特殊的身份地位,如后妃首飾在數量、材質和形制上都有嚴格區別,鳳鈿和搬指則只為皇后所能擁有,護指也是貴族女性身份的象徵等;同時也體現出清代皇室的滿洲風尚和審美潮流,如扁方作為旗人女性特有髮型所必備的飾品,在尺許長的窄面上發展出精美絕倫的樣式和工藝,將清代宮廷首飾的設計和製作推向高峰。以上這些,都是我們在研究皇族女性物質文化史中不可忽略的環節。
原文作者:毛立平(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清史所副教授)
原文來源:《紫禁城》2017年1月刊《漫談清代宮廷過年》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紫禁城》官方授權,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
※新會魚燈郵資機宣傳戳和元宵節郵票最搭配呢
※收藏名人手札不可不知的辨偽知識!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