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營婚姻得先學會獨立——讀《熱鍋上的家庭》

經營婚姻得先學會獨立——讀《熱鍋上的家庭》

16歲的女兒離家出走,甚至暴露出自殺的情緒,家長們以為女兒病了,醫生卻告訴他們,「不是您的女兒病了,而是您的家病了。」

這是《熱鍋上的家庭——家庭問題背後的心理真相》給我們講述的故事。書的作者是兩位美國人——奧古斯都·納皮爾、卡爾·惠特克。這是一對師徒,奧古斯都·納皮爾是畢業於美國北卡羅納大學的臨床心理學博士,後供職於代表全美公立大學最高水平的威斯康星大學精神醫學系。在這裡,他結識了本書的另外一位作者卡爾·惠特克教授,並成為他的弟子。卡爾·惠特克教授是美國雪城大學的醫學博士,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精神醫學教授,擔任過威斯康星大學精神醫學系的主任,參與開辦了亞特蘭大精神病診所。

傳統觀點把家庭視為個體的總和。現在,有新的觀點認為,家庭應該是類似於生物的完整的有機體,是有著獨特的內部結構、運行規則和目標體系的「完整體」。

以《熱鍋上的家庭——家庭問題背後的心理真相》的作者奧古斯都·納皮爾、卡爾·惠特克為例,他們便認為家庭系統是存在的,每個不同的家庭有著自己在長期經營過程中形成的結構體系、步調方式和運行規則。雖然這些系統結構沒有生物系統那樣直觀,但在其表現出來的諸多細節中,能發現端倪。作者就反覆提到了幾位家庭成員就坐的方式,交談的方式、語調,對生命的看法,等等。在作者看來,這些都是家庭結構、運行規則的一種表現。他倆認為,很多困擾往往是一家人共同醞釀出來的。家庭猶如一個小型生態系統,家人之間的作用力此消彼長,每個人都在使勁,每個人都有份。

家庭治療便是針對這一體系的治療手段,作為精神衛生和心理諮詢中的一種方式,它以家庭作為治療對象,除了在操作上需要每一位家庭成員參與外,更重要的是它將治療哲學由單純的注意個人擴展到家庭整體。以本書中作者提到的一項研究為例,上世紀50年代一群人類學家、溝通學家和精神病理學家的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發病期似乎與其父母的婚姻衝突息息相關。一旦父母爭吵激烈起來,子女就會發病,把生病當作維持家庭穩定的滅火器。

奧古斯都·納皮爾、卡爾·惠特克便是兩位卓有成就的家庭治療師。卡爾·惠特克還經營著一家家庭治療診所,《熱鍋上的家庭——家庭問題背後的心理真相》的故事,就是由他與奧古斯都·納皮爾在診所共同完成的一個病例。

這是一個五口之家。父親大衛·布萊斯是律師,母親卡羅琳·布萊斯是家庭主婦,兩人育有16歲的大女兒克勞迪婭·布萊斯、11歲的兒子丹·布萊斯以及6歲的小女兒勞拉·布萊斯。他們發現大女兒克勞迪婭進入了叛逆期,不僅夜不歸宿,而且還有自殺傾向,經歷過心理治療仍不見成效。後來,在友人的推薦下,全家到卡爾·惠特克的家庭治療診所接受家庭治療。

奧古斯都·納皮爾、卡爾·惠特克在與大衛一家五口初次交談後發現,實際上並不是克勞迪婭出現了心理問題,而是大衛的家病了。而起因應該是大衛與卡羅琳的婚姻關係出現了問題。

他倆認為,當父母在感情上互相疏遠,在極端孤獨之下,會連累孩子也過度介入到他們挫敗的情緒中。但因為夫妻倆彼此又都愛著對方,所以非常恐懼這種疏離感公開,甚至演變為衝突,於是只有通過轉嫁矛盾,來引起對方的重視。孩子在這裡面,很容易成為父母矛盾的替罪羊。就譬如,書中所說的「借著與克勞迪婭的爭吵,你(指卡羅琳)可以表達一些對大衛的不滿,無須冒著揭開婚姻矛盾的危險」。

奧古斯都·納皮爾、卡爾·惠特克在書中說,出現前述局面,實際上是大衛與卡羅琳都覺得對方很重要,只是——他們缺乏安全感。

事實上,對於許多人來說,結婚是懷揣著很美好的夢想。大多數人會樂觀地認為,婚姻能夠使他們得到彼此的呵護、關愛和理解,甚至得到一些原生家庭里沒有獲得的甜蜜和希望,以為通過婚姻可以使他們獲得更多的自尊,使生活更容易和安全。

這種感覺與夢想,在年輕夫妻初婚階段尤為明顯,而且他倆還會因此形成關係緊密、互相依賴的一體。但遺憾的是,這種相互依賴的「統一體」,真正能夠持久的卻很少。因為夫妻雙方在這種依賴關係中很容易失去自我認同感,長期發展下去會形成恐懼,從而缺乏安全感。

當然,也有的夫妻會在這種關係中尋找替代品來取代婚姻「初階」時期的依賴感,譬如身為丈夫常常會選擇工作,而身為妻子則更多關注子女;這樣,之前融洽的依賴逐漸淡化,彼此孤獨感會增強,甚至產生一種被拋棄感。長久下去,又都會因此認為對方對自己「不忠」。

至於子女,在奧古斯都·納皮爾、卡爾·惠特克看來,或許不會在父母這種變化與矛盾中有受害者的感覺,反倒可能還會因此有提升感。譬如在書中,他倆談到克勞迪婭可能就是如此,在母親轉嫁矛盾後,反倒又不斷地挑戰母親,「克勞迪婭在其中,並沒有受害者的感覺,因為她可以從中獲得許多力量和影響力,並晉陞為家中的大人。」

所以,奧古斯都·納皮爾、卡爾·惠特克還大膽地提出了一個觀點,「不快樂的人來自充滿壓力的家庭」。

相較之下,晚婚的夫妻出現前述的可能相對要低一些,維持長久婚姻的機會較大。

因為太早結婚,找到以為合適自己的伴侶,藉助婚姻逃離孤獨的同時,也失去了那種從孤獨中凈化自我,以及尋求更多自信的機會。弄不好,可能只是從一個家庭逃到另一個家庭,很容易將在原生家庭中遭受的挫折也轉移到新的婚姻里。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晚婚」「早婚」,年齡並不是唯一的變數,更關鍵的問題在於,結婚時兩個人是否都已經歷過一番心理空間的磨練;在這段歷程中他們獨自與生命格鬥,四無依傍只有靠自己,並且發現自己可以戰勝孤獨的恐懼。

所以,奧古斯都·納皮爾、卡爾·惠特克在書中建議,夫妻雙方如果都能保留一些自己的空間,並且忍受短時間的孤獨,擁有自我,支持家庭的獨立自主,克服夫妻間的依賴感,以至於不會因為過度的依賴感而對婚姻關係產生威脅,問題或許就能解決。

在《熱鍋上的家庭——家庭問題背後的心理真相》一書中,奧古斯都·納皮爾、卡爾·惠特克以類似於案例教學法的方式告訴我們的不僅只有如何經營婚姻,還有如何與子女相處,甚至婆媳關係,等等。總之,你可以把它當做一本心理學的科普讀物,也可以當做一本內容精彩的故事書,還可以當做一本家庭治療的操作指南,全書文字精鍊、故事性強,值得一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陳小春:你是我的獨家記憶
不生二胎我還得給你個理由?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