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雖然是無情,然而還都有「仁」性
草木雖然是無情,然而還都有「仁」性
節選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淺釋》
宣化上人 講述
今天 Jerry 問花草若是無情,怎麼又會有生呢?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我現在就略略講一講。
草木雖然是無情,然而還都有性。有什麼性呢?有生性。什麼是生性?「生性」就是儒教所講的「仁」。
這個「仁」,就是性,又可以說是道,也可以說是萬物之母。
我們人有沒有這個「仁」呢?人當然是有「仁」了,人若沒有這個「仁」就不叫個人了。不叫人,叫什麼?隨便你叫什麼都可以。就因為有這個「仁」,所以就叫人。「仁者,人也。」,合而言之為道,這就是個道。
一切草木也都有這個「仁」。你看草木都有個生機,春天到了,它就生枝長葉,然後開花結果,這都是因為它有一個仁的性。
花草樹木不單有仁的性,也有一種很愚痴的這種知,這個仁的性只是很小;所以你剪花的時候,那個花就出聲了,發出一種畏懼的聲,不過我們人聽不見,若用一種科學的儀器就可以聽得見,這是很普通的現象。
為什麼它有聲呢?因為它也有性,只不過這個性不具足而已,就只有一點點。
舉個例子來講,如果我們人有一百磅的性,花草樹木就連一盎斯都沒有,就只有像頭髮那麼一點點。但這只是譬喻,你不要就認真了,說:「那個法師說人有一百磅的性。」不是的,你不要執著。
為什麼花草樹木也有性?為什麼花草樹木久而久之就有一種感覺呢?因為它們生長時間久了,就會有一種感覺。在中國就有樟樹求戒,也有白果樹受戒的情形。
為什麼它們可以受戒呢?若說它們沒有情,怎麼又會變成人形去受戒呢?這豈不是太矛盾了嘛?其實一點也不矛盾。因為你不知道這個境界,所以就認為這是矛盾的;你若知道了,就明白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
因為它和人住在這個世界上久了,年紀老了,經驗也多了,久而久之,就生出有一股人的性來,也就是有仁了。有了仁,然後就有一種情感;有一種情感,也就想受戒。在沒受戒以前,它不知道做了多少壞事,以後知道自己以前所做的不對了,於是就想去受戒,甚至想要出家。
普賢菩薩教化一切眾生,不但度有情的,連無情的一切花草樹木也都要度,令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同成佛道,所以叫「普賢」。所有一切花草樹木,他都要度的,你看這種行願多大!我們一般人只知道度人、度有生命的,他連沒有生命的也都要度。
※《楞嚴經淺釋》156.色陰十境相結語:迷則成害,囑令保護
※04.大德風範 宣化上人事迹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