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家海洋局海洋一所科學家在南海地區岩石學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

國家海洋局海洋一所科學家在南海地區岩石學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

2018年2月8日,Nature旗下刊物《Scientific Reports》在線發表了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質室、海洋國家實驗室海洋地質過程與環境功能實驗室鄢全樹研究員和石學法研究員等人與泰國科學家合作的岩石學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揭示了南海地區新生代擴張期後的板內岩漿活動的影響範圍可深入到中南半島的泰國境內西側,其深部動力學背景可能是海南地幔柱。

(A)南海地區擴張期後玄武岩分布及海南地幔柱的影響範圍,(B)泰國玄武岩取樣位置圖

南海位於大構造板塊(印度板塊、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相互作用區域,地質現象豐富,地球動力學過程複雜。在周圍大構造板塊的作用下,從新生代早期以來,南海北緣經歷了從主動到被動的轉變,同時發生了從大陸裂解到海底擴張的構造演化過程,並在擴張期(擴張期為32-16百萬年)後發生了一期岩漿活動,這期板內岩漿活動的影響範圍較廣泛,可達南海海盆、雷瓊半島、北部灣以及中南半島等地區。對這期火山活動開展深入研究是理解南海地區「前世今生來世」的一個關鍵環節。然而,截止目前,對於這期板內火山作用的地球動力學背景及影響範圍尚不清楚,還存在爭議。

基於中-泰合作在泰國境內的呵叻高原和素可泰古生代地體內獲得的晚新生代玄武岩樣品的礦物學、岩石學和Sr-Nd-Pb-Hf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資料,該研究團隊揭示了泰國晚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動力學背景。岩石地球化學特徵顯示,這些玄武岩為鹼性玄武岩,具似洋島玄武岩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學特點,隨著玄武岩年齡變新,源區富集程度逐漸增加。因此,它們與南海海盆、雷瓊半島及越南南部的同時代玄武岩具有相同的地球化學特徵,暗示它們的成因均與海南地幔柱有關。

(A)Nd -Hf源區示蹤;(B) Pb-Pb圖解;(C)部分熔融作用模擬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洋知圈 的精彩文章:

仍在燃燒!東海失火油船起火已2天 專家:最大希望是撲滅大火阻止船隻沉沒 否則不排除……

TAG:海洋知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