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寂寞的遊戲》,在孤獨中體會成長

《寂寞的遊戲》,在孤獨中體會成長

GIF

《寂寞的遊戲》

「我們不斷地尋找自己,卻始終成為一場寂寞的遊戲。」

作品簡介

在這一本由七篇短篇小說組成的《寂寞的遊戲》中,袁哲生通過各種不同的人際情感,例如父母與兒子之間的親情,年少時同學之間的友情,或是兩人結婚多年的夫妻之情,一再地去捕捉寂寞這種「生而為人必定面臨的困境感」,字裡行間處處散發孤獨的感覺。

寂寞、孤獨一直是文學作品中常見的基調,也是許多作家竭力描述的情感,但是,當我們在《寂寞的遊戲》中仔細品味袁哲生冷靜節制的文字後,終將會發現一種袁哲生獨有的寂寞書寫。

作者簡介

袁哲生(1966—2004)台灣高雄縣岡山鎮人,畢業於文化大學英文系、淡江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著有小說集《靜止在樹上的羊》《寂寞的遊戲》《秀才的手錶》等。

袁哲生終年39歲,在台灣文壇有「冷麵笑匠」之稱,得獎無數。被張大春譽為撐起21世紀小說江山的兩位作家之一。台灣吳濁流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得主。

他擅長以青少年及兒童的眼光,表達自己對社會的想法,成人世界的無常、社會的虛假以及人際關係的疏離,用純真的雙眼捕捉孤獨的角落,都是他作品的主軸。

內容詳讀

美國小說家海明威曾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論,寫作者在書寫上只留下八分之一給讀者,另外八分之七則隱匿其蹤。向來崇拜海明威冰山理論的袁哲生,也在這本《寂寞的遊戲》展現出一種專屬於他自己的冰山書寫。通過一貫冷靜的文字、簡約的結構,他留下十分之一的部分;字裡行間的處處留白,則隱藏十分之九的深邃意涵讓讀者自行摸索。當讀者感受到那十分之九時,袁哲生的文字意義才真正展現出來。

《寂寞的遊戲》的幾個故事裡,「死亡」確是一個共通的主題。但「死亡」是以一種隱約、多變的形式籠罩在故事中的,它照見的,是遭受離別、孤寂與畏懼之苦的眾生。

離別,體現在生者對逝者的追思。在《父親的輪廓》中,是兒子對離開家庭而後車禍身亡的父親的思念;在《密封罐子》中,是丈夫對過世的妻子的回憶;在《木魚》里,則是人到中年的兒子對早已去世的母親的懷念。

——《沒有窗戶的房間》

《沒有窗戶的房間》,通篇是在殯儀館工作的「我」的獨白,也就是「我」與讀者的對話,文中,許多地方又出現「我」與同事坤洲仔直接對話的意思,例如「坤洲仔我和你講」,「坤洲仔我告訴你」。 但由於通篇都是「我」胡亂的自白,只給人留下自說自話的印象,頗呼應標題「沒有窗戶的房間」。「我」的自白中充滿了髒話,讓這個「太早接觸死亡」的年輕人,顯得特別暴躁易怒。想起曾經有人說,「人越是脆弱的時候,越是喜歡說髒話。」

書中經典語錄

◇我們為什麼寫作?一個看似尋常的問題,其不尋常處在於提問者設定了一個共同的主詞:我們。我們可以是指同一個語種、同一個社會、同一個時代、同一個文類、或者是同在一個社團、街坊、協會或者同一張茶几酒桌上對話之人。這個問題一定也有著言人人殊的答案。僅就我記憶所及,無數張杯盤狼藉的桌上,就攤著「求偶」「成名」「謀生」「創造」以及「寂寞」這麼些語詞。

◇在我心底埋藏了一個故事,我從來都不告訴別人。我之所以不曾跟別人提起,並不是因為它是個多麼了不起的故事;相反地,它是一個很單調、很無趣的故事。我一直保留這個故事,主要是想讓我心中的困惑有一個容身之處,並沒有別的理由。另一方面,因為這是一個古老又平凡的故事,我只好很神秘地、小心翼翼地把它包裹起來,使它成為一個值得收藏的東西。

◇父親取出口袋裡的衛生紙放在我面前備用,他像面對一位長輩似的對待我,令我終生感激。我知道父親拙於言辭,在面對生命中難以省略的傷痛時,更無力打破沉默。那天晚上,是個寒冷的夏夜,父親和我相對無語,臨走前,他對我說了一句話:「好好活下去,不一定要在意別人的話,人生有時候要走自己的路。」

名人薦

在袁哲生最好的作品裡,他顯然不滿足於白描人生片段而已,而要借敘述的形式,表達更複雜的看法。這使他得以超越寫實模擬的限制,曾獲大獎的《送行》正是如此。故事中的父親帶著小兒子坐火車,為落網逃兵的大兒子送行;之後小兒子再到海港送別父親。如是輾轉,人物關係漸行漸遠,敘事力量也越來越淡。一篇講親情的小說,竟反襯出天地不仁,何以為寄的孤絕感。親如骨肉,又能如何?

——文學評論學者 王德威

《送行》的作者對文字有極其精到的控制力,使讀者一直處於某種「距離」之外的冷靜狀態。刻意壓低抹淡的腔調反而令港式小鎮里浮來游去的小人物因面目模糊而益顯卑微、落寞。作者大量使用的白描筆觸非但不會由於「沒有刻畫出人物的心理變化」而流於空疏,反倒經由人物錯身而逝的際遇、彼此不相連綴的動作、遭遇來交疊襯顯出作者尤深的關切——人類存在的斷片性和疏離性。

——當代華文作家 張大春

他用強烈的表達意願,代替節制和省略。他想把個人的感受和社會的現狀融合在一起,成為文學的一體。但是,他並未忘卻隱藏的工夫。他想在表露和隱含之間,求取平衡。他用豐富而正確的現實描述,來建立他的作品的架構。他也了解,要進入社會的深處,才能追求到他的目標。

——台灣小說家 鄭清文

《寂寞的遊戲》其實不是一部特別適合被評論的作品,因為它真正的妙處在於字裡行間那種揮之不去的淡然悲傷的情緒。而這種情緒,就像人的氣質一樣,很難以文字傳達。你只能自己去靠近,去體會。

註:部分內容來源於豆瓣讀書

更多好書推薦請關注廣工白鷺文學社~

註:部分內容來源於豆瓣讀書

來源:白鷺文學社

審核人:黃捷暢 謝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