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近期胃癌相關領域研究進展一覽

近期胃癌相關領域研究進展一覽

過年回家免不了吃吃喝喝,但如果控制不當就容易出現胃不舒服的情況。本期為大家帶來最近胃癌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一方面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另外一方面也提醒大家要注意保護胃的健康。

1. mBio:常見細菌或將助力胃癌新療法的開發

doi:10.1128/mBio.01022-16

近日,一項刊登於國際雜誌mBio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喬治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一種在多半人群腸道中常見的細菌能夠利用胃腸道中存在的氫氣將促癌毒素注射到健康細胞中,這種依賴氫氣的細菌或許為開發抵禦胃癌的新型療法和干預措施提供希望。

每年有超過70萬人死於胃癌,此前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證實了胃潰瘍、胃癌和特定的幽門螺桿菌之間的關聯,在所有的胃癌中,幽門螺桿菌引發的胃癌佔到了90%;研究者此前闡明了細胞毒素相關基因A(CagA)和癌症發生之間的關聯,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揭示了細菌如何利用氫氣作為能源來將CagA注射到細胞中,從而引發胃癌。

研究者Maier說道,人類腸道中存在很多微生物能夠產生氫氣,而且還有能夠利用這些氫氣的微生物,這項研究的意義在於,如果我們能夠改變個體腸道中的微生物菌群組成,或許就能夠盡量減少腸道中氫氣的產生,從而就能夠減少有害細菌利用氫氣的機會,這或許就能夠間接降低有害細菌引發胃癌的風險。

改變個體的腸道微生物組成聽起來非常複雜,但科學家們如今如今能夠利用多種方法來完成,比如益生菌、抗生素、營養體系甚至是糞便移植等。儘管很多人群機體中攜帶有幽門螺桿菌,其能夠在機體中慢慢發展幾十年最終導致癌症,但這同時又為很多高風險的患者提供了一定思路來採取多種預防性措施,患者機體中攜帶CagA且具有高度氫氣利用特性的幽門螺桿菌或許就能夠作為一種生物標誌物來預測患者機體未來的癌症發生情況。

此前研究者就通過研究發現,胃室中氫氣的存在對於細菌的生長非常重要,但截止到本文研究發表之後,研究者才發現這或許和癌症發生存在強烈的相關性,細菌能夠通過一種名為氫化酶的酶類來調節從氫氣中來自的能量,從而就會嚴重干擾宿主的細胞功能,進而引發癌症。如果氫位於胃粘膜中,細菌就會利用它,同時氫氣還是自然界中細菌的良好能源之一,但研究者目前並不清楚類似幽門螺桿菌的病原體是否能夠以相同的方式來將毒素注射到宿主細胞體內並對其進行損害。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細菌都會引發癌症,但很多攜帶CagA的細菌被認為具有致癌性,利用來自人類機體的胃部細胞,研究者Wang分析了不同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細胞的氫化酶的活性,這些不同的幽門螺桿菌包含促癌和非致癌的細菌,研究者在促癌菌株感染的細胞中發現了高水平的氫化酶活性,利用遺傳工程技術敲除了包含氫化酶誘導基因的DNA片段後,研究者發現,這些菌株就不能再講促癌毒素注射到胃部細胞中了。後期研究者希望在體外模型中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從而開發出更多治療胃癌的新型策略。

2. PNAS:科學家成功解析誘發胃癌細菌的關鍵酶類結構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NA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成功對誘發胃癌的細菌的關鍵酶類進行了解析;研究者指出,闡明酶類的結構以及幽門螺桿菌的代謝和生物學途徑對於後期開發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新型藥物提供了新的線索。

目前包括常見抗生素在內的很多藥物都是利用一種廣泛的機制來與其靶點進行結合,隨後來殺滅機體病原體維持機體健康;研究者表示,通過理解幽門螺桿菌中關鍵酶類的作用機制,他們就能夠尋找到有效的線索來通過調節藥物識別特殊靶點,從而在有效殺滅病原體的同時還不會對患者機體帶來副作用。

文章中,研究人員對名為5"-甲硫腺苷核苷酶(HpMTAN)的幽門螺桿菌關鍵酶類進行了研究,這種酶類對於幽門螺桿菌非常關鍵,2005年研究人員就因發現該菌在多種胃部疾病(胃潰瘍、慢性胃炎和胃癌)中的關鍵角色而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研究者表示,我們對幽門螺桿菌合成維生素K2的特殊生物合成途徑進行了研究,該途徑能夠幫助細菌進行電子轉移,HpMTAN就是該途徑中的一種關鍵酶類,同時HpMTAN還能夠為開發新型療法提供新型特殊的靶點,而且維生素K2或許還能夠加速HpMTAN酶類同其它大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的中子衍射技術能夠幫助他們更加清楚地觀察酶類HpMTAN的位置並且預測HpMTAN中氫原子的運動軌跡,尤其是當酶類同其底物結合後進行催化反應時所涉及的關鍵階段。為了深入剖析原子間的相互作用方式,研究小組對4種不同的HpMTAN中子結構進行了研究來觀察通過非共價鍵結合的配體/分子如何同特殊的酶類位點進行相互作用。

最後研究者Ronning說道,開發治療胃部疾病的新型藥物或許還需要花費很多年時間,未來我們還會繼續對酶類HpMTAN的行為進行研究,目前我們已經通過研究證實了酶類HpMTAN的潛力,這或許能夠加速未來我們對治療人們胃部疾病新型藥物的開發速度。

3. BJC:當心!肥胖會增加食管癌和胃癌風險

doi:10.1038/bjc.2017.29

一項新的研究提示著超重的20多歲年輕人如果在生命後期變胖的話,則會顯著增加他們的食管癌和胃癌風險。這項研究是基於40多萬人的測量數據開展的。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2月14日在線發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期刊上,論文標題為"Body weight trajectories and risk of o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s: a pooled analysis of NIH-AARP and PLCO Studies"。

研究人員說,這項研究表明相對於一生當中維持正常體重的人而言,在20多歲時超重的人患上這些癌症的風險增加了60%~80%。

這項研究發現隨後在50歲前體重增加40多磅的那些人患上食管癌的風險增加一倍,患上胃癌的風險適度增加。

但是,這項研究發現正是從20歲時超重進展到50歲及以上變胖的那些人患上食管癌和胃癌的風險增加了3倍或以上。

論文第一作者、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科學家Jessica Petrick說,"這些發現表明體重控制計劃有潛力降低患上存活率都極其差的食管癌和胃癌的風險。"

Petrick說,體重超重能夠觸發胃酸反流問題和胃灼熱(heartburn),這都能夠導致癌症產生。

她說,它也能夠改變雌激素和睾酮等激素的水平,並且能夠導致胰島素水平上升和炎症。她注意到這一切都與癌症風險增加相關聯。

然而,美國紐約市勒諾克斯山醫院(Lenox Hill Hospital)腸胃科主任Patrick Okolo博士提醒道,這項研究並未證實體重增加會導致食管癌或胃癌。這似乎僅表明體重增加與這些罕見的癌症風險增加存在關聯。

但是,他補充道,"毫無置疑,體重增加和癌症風險增加存在關聯。"

Okolo說,"如果你像大多數成年人那樣增加體重,通常增加40磅或以上,那麼你患上這些癌症的風險接近於一生當中都體重超重的人的癌症風險。因此,不僅超重是不好的,而且體重增加也是不好的。"

他補充道,每個人應當盡自己所能維持健康的體重。

Okolo說,"對我照看過的那些人而言,我經常告誡他們:減輕體重的願望不應當基於這些研究,而應當基於生活質量。行為應當經常由眼前益處加以引導,而且如果你獲得這些眼前益處,那麼就癌症預防而言,其他的長期益處將會歸於你。"

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統計,在美國,食管癌是罕見的,僅占每年診斷出的所有新增癌症病例的1%。但是,它的五年存活率平均僅為18%,這是因為這種癌症經常是在晚期被診斷出的。

類似地,胃癌也是罕見的,占每年診斷出的所有新增癌症病例的不到2%。它的五年存活率也是相對較低的,大約為30%。

4. BMC Cancer:浙大教授發現可靶向治療胃癌的潛在新葯

最近,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研究人員通過構建人源化腫瘤異種移植模型進行了胃癌靶向藥物篩選,該研究為開發新的胃癌靶向治療藥物提供了重要信息。

該研究通訊作者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滕理送教授。

靶向治療為胃癌患者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治療選擇。人源化腫瘤異種移植模型(PDX)保留了原始癌組織的眾多特徵,是臨床前藥效檢測的一個重要工具。這項研究目的在於通過建立PDX胃癌模型,探索靶向Her2,MET(cMet)和FGFR2的新療法,或可幫助醫生為病人選擇合適的靶向治療藥物。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收集了32名病人的胃癌組織,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體內,並藉助多種實驗技術對Her2,cMet和FGFR2的表達水平進行了評估。最後利用構建的PDX模型檢測靶向抑製劑的抗腫瘤效果。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成功構建了9個PDX模型,通過檢測發現crizotinib和AZD4547這兩種藥物能夠對存在cMet和FGFR2過表達的PDX模型表現出顯著的抗腫瘤效應,並且在同時接受兩種藥物治療30天後,研究人員在存在FGFR2過表達的PDX模型上觀察到兩種藥物發揮了協同抗腫瘤效應。進一步的體外生化分析表明對MAPK/ERK信號途徑的抑制是藥效產生的重要分子機制。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在163名胃癌病人中發現攜帶HER2,cMet和FGFR2突變的比例分別為10.4%,19.6%和3.7%,並且cMet的過表達與不良預後存在顯著相關性。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PDX胃癌模型為藥物篩選和評估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平台,呈現cMet或FGFR2陽性的病人或可從靶向治療和聯合靶向治療中獲益。

5. Nat Cell Biol:胃癌產生新機制---表達Lgr5的主細胞轉化為幹細胞,不過爭論依舊存在

doi:10.1038/ncb3541

在健康人體內,在胃體腺(corpus gland)底部發現的主細胞(chief cell)產生消化酶。然而,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如果腸道經歷損傷或基因突變,那麼這些主細胞能夠轉化為導致胃癌產生的幹細胞。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6月5日在線發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上,論文標題為"Lgr5-expressing chief cells drive epithelial regeneration and cancer in the oxyntic stomach"。

論文通信作者、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癌症與幹細胞研究專家Nick Barker說,"這是首次明確證實一部分主細胞容易發生癌變,而且能夠作為胃癌的起源。"

不過,胃癌形成細胞的身份一直是充滿爭議的,而且並不是所有的人都信服Barker的研究已解決了這一爭論。

腸胃病學上長期存在的一種理論是胃部中的幹細胞是在胃峽(isthmus)中產生的。胃峽是位於胃體腺中間附近的一個區域。這些幹細胞遷移到胃體腺的頂部和底端,補充丟失的細胞,從而維持胃部動態平衡。很多科學家認為,這些幹細胞發生的突變能夠導致癌前病變,如組織化生(metaplasia,即組織中的異常變化)。

然而,近年來,一種新的假設出現了。基於對表達解痙多肽的化生組織(spasmolytic polypeptide-expressing metaplasia, SPEM)的觀察結果,美國范德堡大學的James Goldenring和同事們已提出胃部中的這種特定的組織化生起源自已轉化為或轉分化為一種不同細胞類型的主細胞。Barker說,"觀察到這種情形發生是非常困難的,而且人們對它是否真地在人體中發生提出質疑。它是充滿爭議的。"

比如,在2015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胃腸病學家Timothy Wang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報道了當他們利用一種白喉毒素殺死小鼠胃部中的主細胞時,剩餘的細胞發生的突變仍然導致組織化生和癌症。Barker說,"他的結論是主細胞不能夠是這種癌症的細胞起源。"

為了進一步解決這個問題,Barker和同事們構建出一種模式小鼠。在它們當中,他們發現通常在多種組織的成體幹細胞中表達的Lgr5基因僅對一部分主細胞(大約40%)進行選擇性標記。Barker說,這就對Wang的研究作出的結論產生質疑,這是因為那項研究僅清除表達Lgr5的主細胞,這意味著其他的主細胞保持完整,從而不可能得出主細胞不會產生組織化生的結論。

通過進一步開展實驗,Barker團隊發現這些表達Lgr5的主細胞當遭受損傷時能夠導致胃上皮細胞再生。此外,當他們引入與胃癌相關的突變時,這些由主細胞轉化而來的幹細胞導致胃部中的組織化生。論文第一作者、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Marc Leushacke說,"在正常條件下,這些細胞是作為已分化的主細胞發生作用,然而,如果你讓胃部組織遭受損傷,那麼它們就被激活,而且它們作為幹細胞發揮功能。"

Goldenring(未參與這項新的研究)告訴《科學家》雜誌,"我對這些發現並不感到吃驚,這是因為它們基本上支持我們在過去15年發現的一切。這讓我們意識到主細胞就是SPEM的起源。" 然而,Wang並沒有被說服。他說,還需更多的證據來證實這種主細胞假說是正確的。比如,重要的是,應當研究整個胃體腺而不僅是胃體腺的底端(位於主細胞區)來證實這些幹細胞並不來自胃體腺中的較高的地方(比如幹細胞通常所在的胃峽區)。他補充道,觀察這個過程發生的更加詳細的時間進程和發現闡明再生主要是起源自何處的標誌物是有用處的。阻斷胃峽幹細胞或主細胞的清除研究也是有用處的。

其他人針對這些作者聲稱他們的研究證實胃癌起源自主細胞的結論持保留態度。英國巴茨癌症研究所幹細胞生物學家Stuart McDonald(未參與這項研究)說,"他們聲稱這是胃癌的細胞起源,但是這篇論文根本未涉及胃癌。因此,針對他們使用的模式小鼠,它們產生胃部中的組織化生,但是據我所知,它們並未患上胃癌。"

Goldenring說,胃部中的組織化生與胃癌之間存在的確切關聯性仍然未在動物和人體研究中得到證實。他補充道,其中一個原因是人們迄今為止還未培育出真正的胃癌模式小鼠。

解決這個爭論可能對預防和治療胃癌產生重要的影響。比如,Barker說,如果科學家們能夠確信主細胞是胃癌的細胞起源,那麼他們會嘗試著闡明導致胃癌產生的機制,並且潛在地阻止這些機制在更可能患上胃癌的人體中發生。此外,Wang說,"我們認為這些幹細胞在早期會因致癌性損傷而發生增殖,而且這是胃癌風險的一種早期的生物標誌物。"

研究人員同意這種爭論遠沒有結束,而且還需開展更多的研究來充分地理解胃癌如何發生。McDonald說,"我認為這篇論文起到的一種作用是它有助引發人們對胃部的幹細胞生物學產生興趣,這是因為我們明顯地才剛開始理解這其中發生了什麼。"

6. Nature:顛覆常規!揭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導致胃癌新機制

doi:10.1038/nature23642

胃癌是癌症相關死亡的最為常見的病因之一,主要是因為大多數患者處於這種疾病的晚期階段。這種癌症的主要原因在於長期感染著大約一半人類的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然而,不同於致癌病毒的是,細菌不會在它們的宿主細胞中儲存轉化基因,而且它們如何能夠導致癌症迄今為止仍然是個謎。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感染生物學研究所和美國斯坦福大學等醫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幽門螺旋桿菌讓胃部中的幹細胞更新過度運轉。很多科學家之前已猜測幹細胞周轉在癌症產生中發揮著作用。通過證實胃部含有兩種不同的對相同的驅動信號作出不同反應的幹細胞群體,這些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的組織可塑性機制,這就允許調整組織更新來應對細菌感染。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8月16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tromal R-spondin orchestrates gastric epithelial stem cells and gland homeostasis"。

儘管人們長期以來就已認識到某些病毒能夠通過將癌基因插入到宿主細胞DNA中來導致癌症,但是一些細菌也會導致癌症的事實一直是很難證實的。儘管如今清楚的是,大多數胃癌病例與幽門螺旋桿菌慢性感染相關聯,但是其中的機制仍然是未知的。

馬克斯普朗克感染生物學研究所的Thomas F. Meyer和他的同事們多年來一直在研究這種細菌,以及它誘導胃上皮細胞發生的變化。特別地,他們對在一種細胞發生快速替換的環境中如何能夠誘導惡性腫瘤產生感到困惑。他們猜測答案可能在於在胃底腺中發現的幹細胞,這些幹細胞持續地"自底向上"地替換剩餘的細胞,而且它們是胃部中僅有的長壽細胞。德國柏林夏里特醫學院臨床科學家Michael Sigal加入了Meyer團隊,推翻了一個已深入人心的觀念:幽門螺旋桿菌不僅感染即將脫落的胃上皮細胞,而且其中的一些細菌成功地侵入到胃底腺的深處,達到胃內壁中的幹細胞區域。他們如今發現這些幹細胞應對這種感染的途徑確實是增加它們自己的分裂,產生更多的細胞,從而導致在患者中觀察到的特徵性的胃粘膜增厚。

這些研究人員利用不同的轉基因小鼠來追蹤表達特定基因的細胞,以及它們的後代細胞。結果表明胃底腺含有兩種不同的幹細胞群體。這兩種幹細胞群體都對一種被稱作Wnt的信號分子作出反應。在很多成體組織中,Wnt都維持著幹細胞周轉。關鍵的是,他們發現直接位於胃底腺下的結締組織層中的肌成纖維細胞(myofibroblast)產生第二種幹細胞驅動信號,即R-spondin。這兩種幹細胞群體對R-spondin作出不同的反應。他們證實正是這個信號控制著這兩種幹細胞群體對幽門螺旋桿菌作出的反應:在感染之後,這個信號大量產生,沉默更慢周轉的幹細胞群體,並且讓更快周轉的幹細胞群體過度活躍。

這些發現讓人們日益意識到慢性細菌感染是癌症的強力促進者。Sigal說,"我們的發現表明一種感染性細菌能夠增加幹細胞周轉。鑒於幽門螺旋桿菌導致終生感染,幹細胞分裂的持續增加可能足以解釋著觀察到的致癌風險增加。"Meyer補充道,"我們的新發現闡明了慢性細菌感染干擾組織功能的新方式,而且為細菌如何可能增加癌症風險提供寶貴的線索。"

7. Gut:長期服用抑制胃酸反流的藥物會導致胃癌的發生

DOI: 10.1136/gutjnl-2017-314605

根據最近發表在《Gut》雜誌上的一篇文章,長期使用質子泵抑製劑,即一類常用的治療胃酸反流的藥物,會導致胃癌發生風險的提高。

這一患病風險的上升幅度與服用藥物殺滅幽門螺桿菌的劑量以及時間存在正相關的關係。此前研究認為這一細菌是導致胃癌發生的重要因素。

抑制幽門螺桿菌的增殖會顯著地降低人們患胃癌的風險,但仍會出現已經治癒的患者複發的現象。此前研究已經發現使用質子泵抑製劑對於胃癌發生的影響,但始終無法排除幽門螺桿菌本身帶來的影響,因此這一發現的重要性受到了質疑。

為了搞清楚這一問題,研究者們比較了PPI以及另外一種用於緩解胃酸產生的組胺H2受體抑製劑在63397名接受抗生素治療(用於殺滅幽門螺桿菌)的患者中的治療效果。結果顯示,所有患者中有0.24%產生了胃癌,這些人都沒有出現幽門螺桿菌陽性癥狀,但都出現了長期的腸胃炎病症。

接受質子泵抑製劑治療會提高人們患胃癌的風險,而接受H2阻斷劑治療則不會有上述現象發生。

由於這僅僅是一項觀察性的研究,因此難以確定兩者的因果關係,但據研究者們的說法,PPI抑製劑一般情況下被認為是安全的。但最近這項研究則指出,長期使用質子泵抑製劑會導致負面效應的產生,包括肺炎、心臟病、骨質疏鬆等等。

基於這一發現,研究者們認為醫生在開具質子泵抑製劑藥物的時候要充分小心。

8. Cell子刊:揭示幽門螺旋桿菌導致胃癌機制

doi:10.1016/j.chom.2017.09.005

胃癌是五種最為致命的癌症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每年大約有75萬患者死於這種疾病。這種疾病的主要原因被認為是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目前,人們尚沒有有效地治療胃癌的方法,而且抗生素耐藥性的不斷擴散也使得治療這種細菌感染變得更加複雜。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t Erlangen-Nürnberg, FAU)的研究人員鑒定出這種細菌能夠導致胃癌的兩種機制。他們的發現可能導致人們開發出新的治療方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7年10月11日的Cell Host & Microb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Helicobacter pylori Employs a Unique Basolateral Type IV Secretion Mechanism for CagA Delivery"。

FAU微生物學系主任Nicole Tegtmeyer博士領導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研究了幽門螺旋桿菌如何破壞胃部的保護層。這個保護層由緊密排列的上皮細胞組成,從而保護胃部不受胃酸的影響。

如今,這些研究人員發現幽門螺旋桿菌分泌一種被稱作HtrA的蛋白酶,它的作用就像一種武器那樣能夠穿透這個保護層。HtrA切割三種蛋白:閉合蛋白(occludin)、緊密連接蛋白-8(claudin-8)和上皮鈣黏蛋白(E-cadherin),從而破壞這個上皮細胞保護層。

因此,幽門螺旋桿菌能夠侵入更深的通常是不含病原體的組織層中,從而造成進一步的損傷。這種胃癌開始產生的第一階段。

然而,正如這些研究人員所發現的那樣,在第一個階段之後的那個階段是更加危險的。被稱作IV型分泌系統的針狀突起物經激活後,作為"分子注射器(molecular syringes)"發揮作用。利用一種受體依賴性的機制,這些分子注射器穿過宿主細胞的基側膜,注射一種細菌毒素,即CagA蛋白。

注入的CagA隨後會讓宿主細胞發生重編程,使得它們潛在地發生癌變。這種蛋白的另一種作用是它阻止人免疫系統識別和消滅幽門螺旋桿菌---這是人胃部中的這種細菌長期存活下來的一個關鍵機制。

一種治療胃癌的新方法

鑒於HtrA和CagA是理想的新藥物靶標,Tegtmeyer博士期待這些發現將使得開發重要的新型抗菌療法成為可能。這些研究人員已開始測試特異性的HtrA抑製劑。Tegtmeyer解釋道,"我們希望合適的活性試劑能夠完全阻止感染或者抑制CagA注入。"

9. Cancer Cell:遺傳學研究幫助更好地預測胃癌

DOI: 10.1016/j.ccell.2017.11.018

最近,來自杜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們利用基因組分析手段深入理解了腸道組織病變(intestinal metaplasia,IM)對於胃癌發生的影響。眾所周知,IM是胃癌發生的重要風險因子,患有IM的患者患胃癌的幾率是其他人群的六倍。這項研究則著重於其中的機制,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Cancer Cell》雜誌上。這項研究同時能夠幫助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診斷癌症的發生風險。

根據WHO的數據,胃癌是世界上死亡風險第三高的癌症,這類疾病被認為是由幽門螺桿菌感染引發,不過如果治療及時,還是能夠治癒的。不幸的是,三分之二以上的胃癌患者被診斷時已經處於晚期階段。

該研究的作者,來自杜克大學醫學院的Patrick Tan教授稱他們的研究首次系統性地繪製了IM發病過程中遺傳變異特徵,從而能夠更好地預測疾病的發生與發展。該研究的共同作者Yeoh Khay Guan博士稱,這項研究是目前為止規模最大的IM相關研究,這些新發現將有助於理解為什麼某些人群具有更高的患胃癌的風險。

研究者們對有3000名志願者參與的追蹤調查數據進行了分析,系統性地展示了IM預測胃癌發生風險的準確性,這一遺傳學分析能夠幫助鑒定出患胃癌的風險高低。研究者們目前正在利用這一結果尋找潛在的生物標誌物,希望能夠更加準確地鑒定具有高風險的潛在胃癌患者。

10. AJP:生物標誌物能夠預測酗酒人群患胃癌的幾率

DOI: 10.1016/j.ajpath.2017.10.010

酗酒已經被認為是誘發胃癌的風險因素之一。最近發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則揭示了與酒精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質,以及其是如何影響胃癌患者接受化療的治療效果的。該研究首次揭示了關鍵的microRNA加工元件BRF1與胃癌患者病情愈後表現之間的相關性。此外,研究者們還發現乳腺癌關鍵基因BRCA1/2以及MPO基因在有酗酒習慣的胃癌患者中存在高表達的現象。

在這一研究中,作者對77名接受手術治療的原發性胃癌患者的腫瘤組織以及69份其它組織進行了分析。其中,66名患者接受了放射性治療,57名患者則接受了化療。所有77名患者接受了18個月的連續追蹤訪問,其中94%的人出現了複發的情況。平均來看患者健康的維持其現在14個月,平均存活期限在20個月。

BRF1、BRCA1/2以及MPO對於預測患者接受化療後的康復水平也具有一定作用。例如,BRCA1/2表達量較低的患者在接受化療之後健康的維持時間要比其他人群長一倍左右;此外,MPO陰性的患者治療效果也相對更高,雖然並沒有顯著性差異。

重要的是,研究者發現酒精對患者的健康會有負面的影響。對於有酗酒習慣的胃癌患者來說,BRF1編導量以及MPO陽性的炎症細胞浸潤現象都會更高。此外,腫瘤組織外BRCA1的表達量變化也更為顯著。

對這些蛋白與酒精之間相互作用的機制的理解目前還不充分,目前認為RNA聚合酶III或許對於酒精介導的腫瘤發生存在作用。BRF1能夠調節RNA聚合酶III的轉錄,而BRCA1的過表達會抑制RNA聚合酶III的轉錄。MPO也是檢測胃部炎症以及酒精引發的氧化損傷的關鍵指標。BRCA1/2以及MPO對於DNA損傷修復也有重要作用。

綜上,作者認為需要更多的臨床試驗找到酒精相關的癌症生物標誌物,從而更好地對酗酒人群癌症的發生以及治療效果做出更好的診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科學探索 的精彩文章:

初步研究表明視頻遊戲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個有效療法

TAG:Science科學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