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漠孤煙直,到底是什麼煙?——教科書背後的故事

大漠孤煙直,到底是什麼煙?——教科書背後的故事

用知識愛上學習。大家好,我是大於老師。

之前大於老師去了一趟寧夏。在寧夏的黃河岸邊有個著名的旅遊景點叫做沙坡頭,這個地方一邊是滾滾的黃河,一邊是一個高大的沙丘。據說唐朝著名詩人王維當年經過了這裡,寫下了著名的《使至塞上》。這首詩也是收錄在我們八年級的語文書中。但故事是怎樣的呢?

沙坡頭

王維雕塑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吐蕃發兵攻打唐屬國小勃律(在今克什米爾北)。轉年春,河西節度副使崔希逸在青滌西大破吐蕃軍。唐玄宗命王維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出使涼州,以示皇恩,察訪軍情,並任河西節度使判官。但實際上此時王維已被排擠出朝廷。在出使途中,面對蒼茫的戈壁大漠,王維寫下了《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流傳至今的千古名句。

但是大漠孤煙直到底是詩人的想像還是他真的看到的情景呢?若是王大詩人親眼所見,那什麼煙能孤零零的筆直的上升呢?

煙從哪裡來

首先我們說說煙是怎麼產生的?煙的產生與燃燒的不充分有關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路邊燒烤生火的時候,剛開始的時候,木頭被點燃,會有大量的煙產生,木頭剛被燃燒的時候,溫度並不高大約是250度左右,這是一種不完全燃燒。 在這樣的溫度下,木頭裡面的水變成水蒸氣被蒸發出來,一些可燃氣體比如一氧化碳被分解出來。但此時因為溫度不夠,木頭中的碳元素沒有完全燃燒,形成了大量的碳的顆粒,這些顆粒是黑色的,所以就能看到滾滾的黑煙從燃燒的木頭中升起來。就是咱們常見的煙了。而當木頭繼續燃燒溫度上升到400-500度的時候,燃燒會變得劇烈,開始變為完全燃燒,碳元素完全被燃燒分解,因此煙霧就會少很多。簡單來說煙霧的多少與燃燒的程度有關:溫度高,燃燒充分,也就沒有黑煙產生。溫度不高,燃燒不充分,產生黑煙。

那麼大詩人王維在大漠中看到的孤煙到底是什麼煙呢?其實我們很容易想到:在塞外邊關黃沙漫天,植被稀少。能形成煙的一般就是兩種:生活中的炊煙和古代軍事中的狼煙。

炊煙是什麼

什麼是炊煙呢?城市裡的同學們可能不太熟悉了。因為我們在城市中都已經使用天然氣了,這是一種比較清潔的氣體燃料,燃燒起來並不會產生黑煙。但在古代,人們生活做法還是要用木柴的,木柴在剛開始點燃時候會經歷不充分的燃燒,就會產生大量的濃煙通過煙囪排到室外,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炊煙了。我們經常會在一些電視劇中看到:主人公飢腸轆轆的越過深山老林或者荒漠突然看到了遠方升起的炊煙就會興奮的不要不要的。就是因為炊煙就代表了那個地方有人居住,主人公可以獲救啦。

牧民家的炊煙

但問題是大漠中會有炊煙嗎?我們印象中大漠都是荒無人煙,寸草不生。照理說這樣的地方不應該有人居住啊。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後面那句:長河落日圓。在戈壁沙漠中有一條大河,這就是一條生命之河,周圍就可能會有綠洲、草地之類的地方。在乾旱的地區有一個綠洲就是有生命的地方,這些地方確實可能有人居住。我們要翻開中國地圖,在我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有一片巨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在沙漠的周邊就有很多河,比如著名的塔里木河。河水周圍就會形成了沙漠綠洲,人在此居住就形成了村莊甚至形成了城市。比如阿克蘇市、和田市等等。所以說王維站在河邊的望見遠處有人煙是有可能的。

沙漠綠洲

炊狼煙是什麼煙

接下來,我們再說說狼煙。狼煙大家應該都聽過:烽火狼煙,狼煙遍地,四處狼煙等等。狼煙又叫烽燧,白天燃煙叫烽,夜晚放火叫燧。是古代戰爭時期用來傳遞來犯之敵信息的一種工具。長城上經常見到的烽火台就是當時用來點燃狼煙的地方。但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點火就點火唄,為什麼要用狼糞呢?其實這個說法一開始是出自唐朝段成式所作的一本筆記小說集叫做《酉陽雜俎》,上面說「燃狼糞,直而聚」。說是因為狼的直腸子,所以燃燒狼的糞便產生的狼煙就是筆直的。實際上用狼糞點火併不會產生很多的煙霧,甚至比不上更常見的牛、羊這些食草動物的干糞。2013年一位三年級的小同學魏路加和10餘名小夥伴,通過動物園搜集了近十斤的干狼糞和干牛糞親自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實驗證明狼糞並沒有產生更多的煙霧,更沒有像傳說中說的狼煙會筆直的沖向天空,不會消散。所以當同學們對故事裡的事情產生疑問的時候,完全可以通過自己或者別人的幫助設計一個實驗,來親自試一試。而根據研究,狼煙名字的由來更可能是是因為當時與中原民族打仗的少數民族多以狼為圖騰,他們被稱為「狼兵」,而他們的將領被稱為」狼主「,所以報警的烽火被稱為「狼煙」,意思就是狼來了。而考古發現點烽火更多是使用胡楊、紅柳、駱駝草等乾枯的植物

犬類的消化系統

那王維當時看到孤煙會是烽火狼煙嗎?作為傳遞敵情的方法。狼煙並不是隨意點燃的,不同的烽火數目代表了不同的含義。點燃一個烽火在漢代代表了:看見敵情,但在關外,在明代代表了來襲敵人在1-100人。王維出使西域的時候,戰爭已經是勝利了。此時在放狼煙就真成了烽火戲諸侯了,那時謊報軍情的大罪啊。不過當時邊疆也有每日點平安火的情況。陸遊在《秋波媚》中就說過「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台」說的就是平安火。因此王維看到的孤煙是平安火的可能性是有的。宋代有本書《清波雜誌》中記載:沿江烽火台,每日平安,即於發更時舉火一把。每夜平安,即於次日平明舉煙一把。

嘉峪關長城博物館中的烽火解釋

但是無論是炊煙還是代表平安的烽火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大漠里孤煙難直。在大漠中煙能筆直的升騰,一定是因為風小,甚至沒有風。但我們去過戈壁或者沙漠的同學都知道:在沙漠戈壁很少有沒風的時候。一是因為戈壁沙漠地面比較平坦,風在吹過的時候沒有任何阻擋,就可以吹很遠,吹的時間還長。二是因為乾燥的地方溫差比較大——太陽曬得到的地方溫度會很高,而太陽曬不到的地方溫度就會比較低。大溫差導致了氣壓差,而氣壓的差異又容易產生風——空氣會從高氣壓的地方流向低氣壓的地方,像是水從高處流向低處,這些流動的空氣就是風。

大漠戈壁容易產生風,風又不容易消失,那麼孤煙在大漠中怎麼能直呢?

煙怎麼直

難道,王維在沙漠中看到的不是真正的煙,那會是什麼呢?在大漠中有一種天氣現象叫做「塵卷」。

塵卷

因為沙漠陽光強烈,但地面受熱又不均勻。某個地方被加熱的很厲害,空氣就會受熱不斷上升,周圍空氣也就補充過來,最終會形成氣旋,旋風。說白了就是一種小的龍捲風。在空氣上升的過程中地表的沙塵也被卷到空中,就形成了塵煙。在沙漠中這種現象還是很常見的。

塵卷示意圖

為什麼塵煙「孤」?也很簡單。既然是某一個地方空氣受熱上升,周圍冷空氣補充過來,集中到一處形成旋風,那麼眼力所及的這一片空間之內,在同一個時間也就只能形成一個氣旋塵柱,很難集中出兩根塵柱。而煙塵為什麼「直」呢?氣旋本身就是一個活躍的上升氣流,就能抵禦水平方向的風的影響。所以「塵煙」會筆直的在沙漠戈壁中存在。

說到了這裡,我們在回看大漠孤煙直。可能是綠洲中牧民家裡的裊裊炊煙、也可能是向中原保平安的平安煙,更有可能是大漠中常見的天氣現象——塵煙。甚至有可能是詩人心中的景象。王維當年站在大漠看到的是什麼,可能並不重要。但通過這一句詩句我們知道了煙來自於不完全燃燒,狼煙並不好用,塵卷在沙漠中很常見。這是更重要的收穫,不是嗎?

下期,我們再來看看,長河落日圓又是怎麼回事呢?

用知識愛上學習,我是大於老師,我們下期見。

歡迎同學們用微信和公眾號私信的方式

與大於老師交流

歡迎賞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曾寶俊格致工作坊 的精彩文章:

8堂現代物理課——第三堂課《宇宙的構造》

TAG:曾寶俊格致工作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