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援塞軍事醫學專家組:用責任擔當彰顯大國形象
來源:解放軍報記者部微信公眾號
春節期間,在海外執行醫療援助任務的中國援塞軍事醫學專家組堅守工作崗位——
用責任擔當彰顯大國形象
軍報記者訊(特約記者庄穎娜、記者邵龍飛)在農曆春節到來之際,記者專程探訪正在西非獅子山執行醫療援助任務的中國援塞軍事醫學專家組,近距離感受他們在異國他鄉的工作情況。
2月15日是大年三十,記者跟隨專家組來到位於獅子山首都弗里敦的塞軍第34醫院傳染病防控中心。2014年,這裡曾收治大量埃博拉患者。疫情暴發時,我國政府第一時間派出由防疫專家和醫護人員組成的檢測隊、醫療隊,支援獅子山人民抗擊埃博拉疫情。此後,2016年6月至今,中國軍隊又先後派出兩批援塞軍事醫學專家組在這裡接續開展傳染病診療和防控工作。
防控中心設在第34醫院的邊緣,是一座簡陋的平房,有大大小小十多個房間,最大的十來平方米,最小的不過三四平方米。走進房間,立即感到悶熱難耐,沒有空調設備,只有頭頂的吊扇緩緩轉動,送來幾乎感受不到的微風。
儘管空間狹小,但記者看到,生物安全手套箱、超凈工作台、熒光定量PCR儀、電泳儀等實驗設備根據傳染病感染控制流程被有序放置在不同的房間內,儀器上都貼有中國援塞軍事醫學專家組的標識。
「這些儀器都是從國內運來的,保障我們開展必要的檢測和研究工作。」專家組組長、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郭學軍向記者介紹說,「我們在這裡的主要任務,是與塞方衛生人員共同開展疾病預防控制和傳染病臨床診療,協助他們建立和完善軍隊衛生防病體系和機制。在塞期間,我們還積极參与塞國、塞軍傳染病疫情處置工作,合作開展了相關研究和學術交流。」
「隨時有可能停電,為了保護實驗儀器,我們一般使用UPS進行聯接。」正在開啟一台熒光定量PCR儀的王述超博士介紹說。「很多在國內常見的實驗耗材和藥品在這裡都買不到。為確保實驗效果,在後續支援物資到達前,我們用不少辦法尋找替代品。」易樂博士補充道。
另一個房間內,副研究員王鐵成正在使用檢測試劑盒對34醫院送來的4個患者樣本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其中兩個呈瘧疾陽性。「獅子山是傳染病高發的國家,瘧疾和多種消化道疾病在當地極為普遍。」 王鐵成一邊記錄檢測結果一邊向記者介紹。
「我們幫助塞軍建立了一套移動式傳染病監測系統,自2016年8月正式啟用以來,實現了對獅子山30多種傳染病、40多種癥狀的實時報告和監測。」郭學軍介紹,這一系統的建立和平穩運行,能為塞軍乃至獅子山全國傳染病的實時監測預警、防控態勢分析和及時科學決策提供直接的數據參考。
生物安全手套箱前,記者看到科研人員李樂天和孫偉洋正在解剖一隻蝙蝠。「蝙蝠可以攜帶多種病原體,是非常重要的媒介生物,在這裡隨處可見。這是我們從野外捕獲的實驗樣本,希望通過科學方法了解其攜帶病原體的情況。」專家組李樂天解釋說。
此時室外溫度已經超過30攝氏度,專家組的同志們身穿白大褂,佩戴口罩和橡膠手套,工作一會就滿頭大汗。門外空地上,幾隻半尺來長的蜥蜴悄無聲息地經過。不遠處,中國援建的傳染病防控中心正在緊張施工中。「預計今年上半年就能完工。中心佔地面積6600多平方米,包含有傳染病房和實驗室,將是一個現代化的傳染病防控中心。到時我們的工作條件就會有很大改善,也將能夠為獅子山的傳染病防控工作做出更大貢獻。」郭學軍介紹。
返回駐地時,專家組特意帶記者來到一處泥石流災害現場。儘管已經過去半年時間,在一片蒼翠山谷中,裸露著的紅色泥土仍然刺眼。2017年8月,弗里敦發生嚴重的泥石流災害,造成嚴重人員傷亡。災害發生第二天,專家組就趕赴現場,參與災後救援工作。為防止傳染病流行,他們對災民安置點周邊環境實施了全面的衛生消殺,向受災群眾捐贈了抗瘧、抗痢疾等藥品,以及食物、瓶裝水、蚊蟲趨避劑等生活物資,還專門撰寫了「洪災之後傳染病防控建議案」,盡自己所能幫助當地居民度過難關。專家組以中國軍人的真誠、友好贏得了當地居民的稱讚和信任。返回途中,專家組車輛經過弗里敦市區,不時有當地居民友好地向我們揮手,用中文說:「您好!中國!」
「我們的戰機在祖國領空翱翔,我們的艦隊巡航在萬裏海疆,我們的軍事醫學專家組戰鬥在疫情防控的國際戰場……」回程中,專家組抓緊時間排練為駐塞華人新春聯歡會準備的朗誦和合唱節目,嘹亮的歌聲飛出車窗,飄蕩在遼闊的大西洋畔。
2018年的除夕,在遙遠的異國他鄉,軍事醫學專家組正用忠誠、敬業和堅守,在西非彰顯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作者 | 特約記者庄穎娜、記者邵龍飛
來源 | 解放軍報記者部(ID:jfjbjzb)
※汪星人也有冬訓 神犬奇兵雪地突擊
※想當女飛行員,你得先經得起這些「虐心」事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