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酒的重要理由
我生活的中國,是一個有著多年酒文化的國家。中國自龍山文化時期出現了釀造的果酒,而先秦時期就出現了用穀物釀酒的技術。「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一曰杜康。」
比較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比較注重健康生活,從來不碰煙酒之類的東西。我父親是公務員,經常見他出去應酬吃飯,帶著酒氣回來。我因此對於中國的酒桌文化深惡痛絕,這算不喝酒的理由之一;我其實也嘗過酒,個人認為非常難喝,這是不喝酒的理由之二;見過醉酒之人胡言亂語,儀態盡失,作為一個以時刻保持理智冷靜為目標的人,表示不能接受頭腦失控的感覺,這是不喝酒的理由之三;最後的理由,是酒損傷身體,也可能損傷他人,對於健康生活乃是一大威脅。今天重點想說的是最後一點。
實際上,人們對於酒的危害的認識是不足夠的。世界衛生組織對於成年人攝入酒精量的建議在20-25g,我想大多數飲酒者都會超過這個量。飲酒帶來的危害可能是致命的。
飲酒和常見的乳腺癌、結直腸癌、肝癌、食管癌、胃癌和胰腺癌等都有直接關係。當然,還有喝酒會直接接觸的組織的癌變——如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等。根據統計,全世界超過5%的癌症發生和約6%的癌症死亡是酒精引起的。
這些數據都可以去權威機構的網站上查到,但是在中國,人們對於飲酒究竟有多大的危害還是不清楚,比起吸煙這種公認有害的行為,飲酒的危害顯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我正好偶然看到一篇關於飲酒危害的論文,來自於英國科學家David J Nutt 2010年的研究。
論文對於常見的上癮物質,例如酒精,煙草,海洛因等等物質進行了危害量化的分析和研究,比較了不同物質對於英國地區居民的傷害,非常直觀。論文原文地址:http://www.ias.org.uk/uploads/pdf/News%20stories/dnutt-lancet-011110.pdf
第一個圖表表示了各類物質對於使用者和其他人的傷害值,這個傷害值是按比例的,也就是說,傷害值100是50的兩倍。排名第一的是酒精,第二的是海洛因,第三是霹靂可卡因,第四是甲基安非他命(病毒),可見酒精的危害程度之高。
那麼少量飲酒會有危害嗎?在中國有句話流傳甚廣,適量飲酒有助於保持健康。但是醫療機構從來沒有推薦適量飲酒,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明確指出:酒精是重要的致癌因素,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酒精作為一類致癌物,而美國心臟協會AHA明確指出不建議任何人以「降低冠心病風險」為理由而開始飲酒。在科學研究中,更多的證據指向:完全不喝酒的人,比飲酒者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低。兩年前的美國膳食指南里說:成年人可以適量飲酒,是考慮到文化習俗,社交要求等對於有飲酒習慣的人提出的委婉的勸導,而非倡導所有人飲酒。因此,從保護身體健康的角度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不飲酒。
「適度飲酒有利於健康」這個言論應該是來自於「法國悖論」,法國人的食物油膩而高脂,但是法國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不高,法國人經常用葡萄酒配餐,於是在一檔電視節目(注意,是電視節目)里做出了一個推測(注意,是推測):葡萄酒有助於心血管健康。
科學家對於葡萄酒里的成分進行檢測以後,發現可能有作用的成分是白藜蘆醇,這種成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功能,但是葡萄酒里所含的白藜蘆醇太少了,幾乎沒有作用。白藜蘆醇在藍莓里也被發現,但是真正把它推向神壇的人叫做Dipak K Das,是美國一所大學研究心腦血管疾病的專家,是他通過論文證明了白藜蘆醇保護心腦血管的功效。
但是在2012年的時候,發表了一百多篇關於白藜蘆醇論文的這名專家,因為幾乎所有論文數據刻意造假而身敗名裂,被開除出大學。但是現在中國市場上,白藜蘆醇作為保健品在國內是非常火熱的,宣傳上幾乎到了「包治百病」的程度,然而在美國,權威機構並沒有對這些通過非正常渠道運到中國的產品進行認證和監督,並且包裝上也明確寫明這種東西不能作為任何疾病的治療或是預防的藥物。實際上,白藜蘆醇就是個騙局。
其實就沖健康方面的原因,就有足夠的理由拒絕喝酒。春節將至,切莫過度飲酒,在此祝大家身體健康。
清心一刻
補充幾點:
TAG:RickyTal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