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秦朝的新年不是正月初一,而是十月初一,這是為啥呢?

秦朝的新年不是正月初一,而是十月初一,這是為啥呢?

俗話說「正月里來是新年,大年初一頭一天」,正月初一是中國傳統的農曆新年,也稱之為春節。正月初一是一年的歲首,因此人們理所當然的認為,這天才是新年,但許多人不知道,其實在秦朝的時候,甚至漢朝初年的一段時間裡,每年的歲首是十月初一,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十月初一是新年,怎麼可能呢?許多人都是這麼看的,但它確實真實存在過。根據權威史書《史記》的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對全國的的一些制度進行規範統一,比如書同文、車同軌,與此同時「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

秦朝的新年不是正月初一,而是十月初一,這是為啥呢?

也就是說每年的十月初一,才是新一年的開始,到九月為歲首,即為一年,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這是還得從咱們中國古代的曆法說起。古人們觀察天象,以朔望的周期來確定月,用閏月的方式,使得一年的長度接近太陽的回歸年,因此就產生了曆法。

古代中國,朝代更迭,各個諸侯國紛立,因此也產生了許多種曆法,比如黃帝歷、顓頊歷、夏曆、殷歷、周曆、魯歷等,人們將這些曆法稱之為「古六歷」。這些曆法因計算方法的不同,因此每個曆法的歲首也不盡相同,比如夏曆以冬至所在的建寅之月為歲首。

秦朝的新年不是正月初一,而是十月初一,這是為啥呢?

再說秦朝的前身,也就是春秋時期的秦國,當時國內諸侯林立,每個國家採用的曆法也不盡相同。秦國雖然深受周文化的影響,但自身進步很快,對於曆法上也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比如「三伏」的概念,就是秦人最先提出來的,而當時的秦人採用的是顓頊歷。

顓頊歷採用的是十九年七閏法,一回歸年為365又1/4日,同時該曆法以建亥,即以亥月為歲首,也就是十月,因此十月初一就成為秦國,以及後來秦朝的新年。秦朝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推行大一統的政策,將顓頊歷定為國家法定曆法,因此在秦朝時,它的新年是十月初一。

秦朝的新年不是正月初一,而是十月初一,這是為啥呢?

《史記》這本書在紀年上也是按照顓頊歷來寫的,因此如果按照正常紀年來看,就會感覺時間有些顛倒。秦朝滅亡後,西漢建立 ,漢朝初年依然採用的是顓頊歷,以每年的十月初一作為歲首。到漢武帝時,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對曆法進行了改革,責成鄧平、唐都、落下閎等人議造《漢歷》。

元封七年五月,漢武帝改年號為太初,在這一年採用了全新的曆法。這套曆法以正月(即一月)作為每年的歲首,因為當時的年號是太初,因此被後人稱為「太初曆」,史書記載「漢改歷,以正月為歲首」。太初曆雖然只使用了一百多年,但它所確定的正月初一為歲首的原則,被之後的曆法所沿用,直到今日。

參考資料:1.《史記》;2.《漢書》;3.《顓頊日曆表》

-------------------------------

品讀千年變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請關注【縱橫五千年】

微信公眾號:縱橫五千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