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有些中國人是遲鈍不自知的歧視者本尊

有些中國人是遲鈍不自知的歧視者本尊

導讀:要說中國人的歧視問題有多麼嚴重,成什麼氣候,好像也沒有,更談不上暴力和迫害。但是中國人的歧視精神體現在細節和廣度上卻是五花八門,嘆為觀止,更重要的是——遲鈍不自知。

作者:席越,專欄作家,著有《他們的中國》《先嫁書後嫁人》。


希思羅機場免稅店涉「歧視」事件

上周,倫敦希思羅機場World Duty Free免稅店打工的中國留學生在微博發布長文,指出店內區別對待中國遊客。原本購物滿79英鎊即可獲得八折券的優惠政策,在面向店家的首要客戶群——中國顧客時,門檻提高至1000英鎊。

中國留學生爆料希思羅機場免稅店潛規則及網友評論

此次曝光在互聯網各平台發酵後,World Duty Free的推特和臉書遍布網友的質問和批評。稍後,店方有恃無恐的發布了一條閃爍其辭、避重就輕的「道歉」聲明:「我們向所有未感到平等與尊重的顧客,表示誠摯的歉意」,對於事件本身的來龍去脈、處理結果則避而不提,沒有做出任何事實性澄清。

World Duty Free致歉

對此,人民網發表評論:「希思羅機場道歉了,但追問不可停止」,直指World Duty Free違反英國平等法案(Equality Act)中「禁止商家對客戶提供不平等的產品和服務」的條款,並鼓勵中國消費者「勇敢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

毫無疑問的,World Duty Free免稅店分別對待華人顧客是一件極之下作、土鱉、無賴的歧視事件。除了譴責之外,我也在想,為何中國遊客為西方帶去了豐厚利潤,卻無法獲取相應的尊重?為何商家專挑中國遊客這枚「人傻錢多」的軟柿子? World Duty Free免稅店施行差別對待並非一日之寒,為何在留學生小哥爆料前,其他華人顧客對歧視渾然不覺?

原因之一是,大多中國人缺乏普世教育,甚至自己就是不自知的歧視者本尊,因此在自身遭受到不平等待遇時也覺得無所謂。阿三、猴子、毛子、棒子、鬼子、黃泛區、青島的大蝦、雪鄉的客棧、麗江的「放蕩女遊客」……我們生活和商業秩序長久如此。

將人按膚色、區域、族群劃分高低等級,看對象下菜,使用歧視辭彙,放在歐美都足夠惹上官司花上大筆律師費了,但在我國,從官方到民間都沒有引起可以付之法律的重視。

去年媒體曝光一張美團點評的內網招聘截圖:「不要簡歷丑的,不要研究生博士生,不要開大眾的,不要信中醫的,不要黃泛區及東北人士。」稍後,美團官方發表聲明,因地域歧視、愛好歧視等不當言論,對撰寫該信息的員工作出辭退處理。

年三十晚上, 我在看網路春晚直播,從小被加拿大政治正確影響的老公目瞪口呆的指著一個小品問我:「臉是塗黑的嗎?不會被人說歧視嗎?」

人們顯然並未意識到對族群的刻板印象也屬於歧視的範疇。由此亦可見,相對於西方半個世紀以來孜孜不倦推行普世教育,國人對於政治正確和人類平等的認知多麼缺乏敏感度。正是這種漠視,助長了World Duty Free這種無良店家一步步逾越底線,在小心對待黑人、印度人、穆斯林的同時,敢於肆無忌怛的欺負中國人,因為他們知道中國人對於歧視問題不感冒,即使感覺不妥,也不會認真問責。

中國人對於種族歧視的定義缺乏了解

2016年,某國產洗衣液品牌的一則廣告在多家國內媒體平台播放後反響平平。然而,卻在youtube,facebook上引起了悍然大波。

在視頻中,一位黑人被女友餵了洗衣溶珠後塞進洗衣機。之後,從洗衣機中鑽出一名白皙的亞洲男性。

在面向美國高中生的採樣調查中,觀看完這一廣告的青少年普遍感到三觀炸裂,難以置信。 「這是歧視!」 「這是歧視吧,這個在亞洲可以播出的嗎?」

儘管有國內網友辯解,廣告並非歧視,而是一視同仁。但在調研中,學生們普遍認為「將黑皮膚洗乾淨」這個創意蠢不可及、很不恰當。之後,在觀看完將屌絲白人洗成健碩黑人的義大利原版廣告後,大家同樣認為,「有色的才是最好的」(colored is better)這種反向思維也有不妥,並建議:不管本意如何,傳媒中都應該避免出現種族調侃,以免引起他人不快。

在另一則面向中國留學生的調查中,得到的回應與美國高中生們基本一致。在批評廣告創意不妥之外,留學生們還提到「中國對種族歧視的意識不強,拍攝廣告的人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帶有歧視性的玩笑」。

2013年,我寫過一本書《他們的中國》,採訪了三十餘名在北京、上海生活的外國人。與西方的隱性歧視相比,受訪者普遍對於中國人坦坦蕩蕩,毫不遮飾的性別、種族、年齡、地域歧視, 感到詫異和困惑。

一名曾經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因為長得像球星喬丹而做過不少廣告的黑人小伙兒說:「同樣是美國人,白人總能得到優待,而我就被叫做黑鬼。」

與此相反的是,一名白人女孩對我說:「我跟人們說我來自南非,對方總是大吃一驚。他們不知道非洲有480萬白人。」

還有許多受訪者表示對於中國人順口就來的「猶太人很聰明,黑人又窮又懶,美國人性開放」這些種族刻板印象十分不滿。

根據維基百科詞條,歧視是「主張遺傳的肉體特質決定人性、智商、道德等等文化及行為」的特性。相對於谷歌工程師發表「女性不適合科研工作」言論被辭退;加拿大小學生因為一句「我討厭敘利亞人」被停學;中國對於歧視的敏感程度所距甚遠。

上個月,Ebay和亞馬遜同時下架了一批「中國男孩服飾」,原因是店鋪使用了一張白人男孩用手指將眼角拉起的照片,被投訴「加深種族刻板印象」。此前,亞馬遜以同樣的理由下架了一批萬聖節使用的道具「阿拉伯鼻子」。


我們為什麼需要政治正確?

要說中國人的歧視問題有多麼嚴重,成什麼氣候,好像也沒有,更談不上暴力和迫害。但是中國人的歧視精神體現在細節和廣度上卻是五花八門,嘆為觀止,更重要的是——遲鈍不自知。

2008年奧運會前夕,郭晶晶在回答「誰是你北京奧運會最強競爭者」時,語出驚人: 「就是俄羅斯的帕卡琳娜和加拿大的那個胖子(布里斯·哈特莉)。」此言一出,眾人嘩然,次日更是登上加拿大報業頭條。對此,郭晶晶十分不解:「不知為何會鬧到那麼大。」

在英語世界,「fat」是一個跟「瞎子」、「瘸子」、「聾子」同類的身體歧視辭彙。即便一個人真的很胖,你也不能用說「fat」,而要用「big size」。即便在中文裡,用身體指代對方也是沒有禮貌的。

有人在中國街頭隨訪,問一對情侶:「你們覺得白人比較帥還是黑人比較帥?」

男孩信誓旦旦的回答:「白人帥。」女孩再笑嘻嘻的加上一句:「White foreigner。」渾然不覺這樣的對話有什麼不妥。

我剛出國上大學時經常在網路論壇流連。一次聊天時我隨口而出「我不喜歡日本人」,同學們頓時大驚失色。學姐趕緊將我拉到一旁教育:「你可以說由於日本以前侵略過中國,所以中日之間有芥蒂。但千萬不能張口就稱討厭日本人,搞種族歧視是要被學校開除的。」

相對於在不斷學習和自省的年輕一代,老一輩中國人更加顯得無可救藥。

前陣子,一位在美國讀博的朋友跟我抱怨,前來探親的父母時時令她膽戰心驚。老兩口會看著路上的黑人發出「嘖嘖嘖,看他真太黑了」的怪聲,會盯著大鬍子、扎頭巾包的錫克教徒議論「頂著個鳥窩」,還會在地鐵上大聲點評「洋婆子的屁股真大,可以當麻將桌了」。

「我跟他們說了好幾次不要這樣,他們始終不以為然,反罵我不尊重父母。」朋友無奈的說。

歧視源於無知和勢利。由於信息不完善,對外界接觸有限,導致了我們是個歧視大國,並且存在很強的逆向自我歧視。與此同時,「政治正確」在西方國家早已作為一種強制接受的觀念灌輸了多年。

值得慶幸的是,在年輕一代身上,這種惡習在改變。去年,「90後社交潛規則」上了微博熱搜,其中提到:「別以為胖子不介意,就能被你一直說胖, 別人可以自嘲,但你不能附和,遇到殘疾人,看第一眼是本能,看第二眼是不道德。」

我認識的多位歪果仁朋友都不約而同的跟我誇讚過中國的年輕人:離開中國8年後再回來,忽然發現大家都在排隊了;年輕人懂得為身後的人扶門;中國缺乏Samaritans(實在人),但是年輕人在改變這一切。

曝光希思羅機場免稅店事件的小哥,正是一位留學英國六年的90後學生,遇到歧視與不公,敢於冒著被停職的風險挺身而出,據理力爭,上訴總部,公之媒體,我真心期待著,歧視,這種陳腐的偏見會因為中國年輕一代的崛起而徹底改變。

只有知道什麼是歧視,自己不做歧視者,才能不被歧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你的青蛙,其實不是你的青蛙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