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所有人奔赴的晚餐 年夜飯的美食地理

所有人奔赴的晚餐 年夜飯的美食地理

GIF

春節是中國最大的節日,整個社會回歸到一個個家庭。年夜飯,中國人一年一度的隆重晚餐。哪些菜肴榮登餐桌,展示著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文明類型、地域性格,及各地人民對美食的定義,也展示著中國人心中的味蕾密碼與時空情結。

所有人奔赴的晚餐

文 | 蕭春雷

來源 | 《舌尖上的新年》

01

水餃年糕,誰最能代表春節?

中國人差不多都吃過餃子,很多人也並不認為那是多了不起的美味。畢竟中國地大物博,各地的自然、歷史、文化豐富多樣,人們的飲食口味也就千差萬別了。大概有一半的中國人對餃子沒有那麼深的感情——許多南方人誤以為北方的年夜飯只吃餃子,未免太凄涼、太潦草,代表不了中國春節的飲食文化。

在南方,類似餃子的春節飲食符號,應該是年糕。整個長江流域以及華南地區,都流行做年糕過年。溫州作家林斤瀾寫道:「南方人定居北方几十年,連孩子也拉扯成人了,還有過年都不包餃子的。我家就是其中之一,可是我家有一樣,年夜飯頭一道『擺當中』的,必是炒年糕。」

糍粑也是過年必備之物,我老家稱為糯米糍。與年糕不同之處在於,年糕是「蒸」出來的,糍粑是「打」出來的。做糍粑不用磨米漿,而是蒸熟一鍋糯米飯,放進石臼里用杵搗爛,取出後揉搓成團,最後分成一個個小餅團,就是糍粑。

餃子有「交子」之意,表示新舊年於子時交接,好運綿延;年糕既甜蜜,又有「年年高」的寓意,吉祥應景,是不可或缺的年節食品。

02

南米北面:中國人的飲食性格

從南到北,中國人的飲食差異很大。單以主食來說,南稻北麥及其帶來的南米北面,就是最明顯的一個特點。

我認為,北方的麵條是比麵包更偉大的發明。大體說來,秦嶺、淮河以北屬於麥作區,河南、河北、陝西、山西、山東、蘇北是中國小麥主產區,當地人以麵食為主。麵粉可以製作出花樣繁多的食品:麵條、饅頭、大餅、包子、水餃……

我去山西長治市採訪,當地女作家葛水平對我說,山西是麵食大省,你一天吃一種面,一年不會重複。那半個月時間,我暈暈乎乎吃下十幾種麵條,連名字都來不及記全。拉麵、刀削麵、剔尖面、扯麵、一根面、剪刀面……

山西廚師現場製作,技藝爐火純青,已經上升為一種讓人賞心悅目的表演藝術。我還吃過玉米面、高粱面、豆面、蕎麥麵和米面,但我覺得,在口感上雜糧面終究不如小麥面。

GIF

在北方把麵條工藝推向巔峰的同時,南方也發展出紛繁的米粉品類。與麵粉不同,大米磨成的粉團缺乏黏性,無法拉扯,要將它們舂搗為糍粑,再壓榨成粉條。

就像北方的面鋪一樣,南方各省的米粉店,招牌林立,比比皆是。米粉店用的通常是新榨好的濕粉,在滾水裡焯一下,加上菜肴調料湯食或拌食,快捷方便。

就我自己的見聞來說,廣西是中國最發達的米粉王國,除了桂林米粉,還有柳州螺螄粉、南寧老友粉、武鳴生榨米粉、賓陽酸粉、融水濾粉、防城港卷粉、欽州豬腳粉等數十種,圓、扁、條、塊,形態各異,咸、酸、甜、辣,味道不同。有學者研究認為,水稻正是壯族、侗族的祖先馴化的,廣西人的米粉做得好,也是自然之理。

過年是一年中隆重的大事,再將天天吃的主食端上桌面,必然惹人生厭。所以,春節主食的原則是隆重而非日常化。北方人天天吃麵條、饅頭,這時就應該吃麵食里的餃子,它比麵條豪華,比包子精細,比大餅複雜,你可以在餡料上盡情講究。南方人天天吃米飯,過年也要換換口味,享用米食中的加工精品。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1981年) 攝影 | 湯德勝

03

所有人奔赴的晚餐,

桌上該有些什麼?

家人團圓,祭告祖先,高高興興吃上一餐年夜飯,是普通人家的基本願望。舊曆十二月三十晚上,在萬家燈火里,盛宴同時開啟。

人人都在過節,春節期間你很難從商店和菜市場獲得補給,多年來行成了一個慣例和習俗:年前就得儲備好半個月的生活物資,謂之備年貨。

閩西北過年要準備些什麼?我的朋友余以琳長年在沙縣生活,在多家報紙開設美食專欄,他回憶說:「首先是殺年豬,沒豬肉過什麼年?當然也不是每家都殺,但至少也要買上二三十斤豬肉。」他想了一下,扳著指頭說,「雞三隻,鴨七八隻,草魚三條,豆腐十幾斤。鴨蛋100個,給客人吃;雞蛋100個,炒菜用。香菇、冬筍、木耳、粉絲若干。粉干備好10斤,還要做年糕、糍粑、米餜等等,釀春酒若干壇……」

「沙縣的年夜飯其實很單調,無非雞、鴨、魚、肉。」他說,「首先是雞,紅菇燉雞最好。第二道菜是鴨,可做白斬鴨。雞肉其實不好吃,但大補,所以地位高,缺它不得;鴨肉好吃,但地位低;美食家都講究喝雞湯、吃鴨肉。第三道必備的菜是魚,一般是2斤左右的草魚,細嫩;鯽魚太小,鯉魚肉粗,不用。第四道菜要上豬肉,最好是豬腳或排骨。第五道必備的菜是海味,蟶乾做湯,比如蟶乾燉豬肚;墨魚水發,做酸辣湯,墨魚燉豬腳也行。過去山區重視海味,因為難得。這五道菜是必備的,雞鴨魚肉、山珍海味全有了,壓得住陣腳。」

「福建畜牧業不發達,羊很少,耕牛很寶貴,基本不吃牛肉和羊肉。其他菜就隨意了,根據家庭口味設置,油炸荔枝肉,燜油豆腐,再上些炒菜配酒,比如炒臘鴨、大腸、冬筍等等,以好吃為主。」

福建莆田農村 攝影 | 徐學社

年夜飯是一年收成的檢閱,人神共饗,所以第一原則是隆重,豐盛。一定把公認的最好食物統統展示出來,至於是否好吃倒在其次。第二原則是非日常化。天天吃米飯,這時主食就要換成年糕和白粿;你也許經常吃雞,但這時就要講求氣派,燉只全雞;一年就這麼一餐,什麼複雜上什麼,比如炸荔枝肉。越貧窮的家庭,寄寓在年夜飯上的希望越大。

北方的年夜飯與南方有所不同。天津老人宋正元介紹了二三十年前的習俗,天津過年也是從臘月二十三(又叫小年)開始準備,買好可以吃到元宵節的魚、肉和炸貨。北方的冬天沒有什麼蔬菜,主要需要購買儲存的就是大白菜(約三四百斤)、土豆(約一百斤)、大蔥(約五六十斤)和大蒜頭(六七辮,每辮25個)等。天津居民平時吃面,以及玉米、大豆等雜糧,每家天津居民過年的時候都會得到供應的兩斤天津小站出品的「小站大米」,非常珍貴。

他家的年夜飯吃什麼呢?首先是雞;其次是魚,鯽魚或鯉魚;第三是燉肉,燉一大鍋紅燒肉,吃到十五;第四道是四喜丸子,多種餡料糅合、油炸,個大如梨,象徵團團圓圓。這些菜家家必備,接下來的是他家獨有的:第五道年夜菜是烹對蝦,第六道木須肉(木耳、雞蛋和豬肉炒),第七道燉牛肉,第八道炒白菜。天津的年夜菜講究8熱4涼,所以還有四道冷盤:涼拌白菜心、醬貨拼盤(火腿腸、豬肝等醬味)、炸花生米和糖醋麵筋。主食吃米飯,過午夜零點吃餃子。

我對照了一下,天津與福建的年夜菜差異不大。雞、魚和豬肉都是餐桌的主角;鴨子是南方水鄉特產,天津較少見;福建不炸四喜丸子,但桌上會有鴨蛋或湯圓,也表達團圓的意思;天津鄰近牧區,所以牛肉上桌,羊肉多用於包餃子;又鄰近渤海,因此有海鮮。

春節是漢族的節日。作為一個農業民族,漢族社會的最大理想是「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六畜」就是「馬牛羊,雞犬豕」。馬、牛提供畜力,是人類的幫手,不會輕易宰殺;南方許多地區不養羊,我去省城讀大學,才第一次吃到羊肉;狗肉僅在秦漢之前流行過一陣;真正為漢民族提供日常肉食的,只剩雞和豬了。長江流域開發後,增加了魚、鴨、鵝、兔等。

雞與「吉」同音,大吉大利,遂榮登中國年夜菜首席。豬是祭祀的三牲之一,體量巨大,能為宴席提供充足的肉食。魚是較晚出現的南方食材,被賦予「連年有餘」之意,因此堂而皇之登上北方餐桌。這三種年夜必備食材,體現了農業文明對於華夏民族的深遠影響。

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 攝影 | 章才金

04

牛羊與海鮮

邊疆過年吃的更鮮美

我國西北地區屬於牧業文明,牛羊成群;東南沿海屬於漁業文明,海產豐富。這兩個地區,為我們的餐桌提供了更多的高品質動物食材,豐富了中國的年夜飯。

越近內地,牧區特色越少。我以為半農半牧區的甘肅,年夜菜里也少不了羊肉,但是當地的朋友高和告訴我:「從前甘肅過年,雞是一定有的;魚一定有,是草魚;豬肉叫大肉,也一定有;羊肉不一定,你喜歡就上,沒牛羊也無所謂;蔬菜很少,沒什麼好挑選的,只有大白菜、土豆和蘿蔔。」

真正讓羊肉成為年夜飯主角的舞台,是大草原上蒙古族的年夜飯餐桌。蒙古族牧民也過春節,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闔家團圓。錫林郭勒盟的牧民把整隻羊放在大鍋里煮,再擺到案頭,羊頭放在整羊上面,朝向年紀最長、輩分最高的長者。蒙古族的飲食,無論怎麼變化,無非是烤全羊、羊背子、手抓羊排和羊肉餡蒙古包子之類,再配上奶茶奶酒,充滿游牧民族幕天席地的奔放豪爽氣息。

藏族重視的藏曆新年,與漢族的春節日期接近,也有除夕夜吃團圓飯的習俗。高原民族的年夜飯獨樹一幟。據說,藏族傳統的年夜飯,是用牛羊肉、蘿蔔、麵疙瘩等做成的「古突」(麵糰肉粥),當然也免不了酥油茶和青稞酒。

GIF

與畜牧業發達的西北地區相映成趣,中國的東南沿海屬於漁區,海洋捕撈和海水養殖業發達,為居民提供了豐富的水產。

雞和豬的地位並沒有動搖;魚則因地制宜,改成了鹹水魚。香港人的年夜飯,往往選用石斑魚,此外還有一道「髮菜蚝豉」必不可少——取「發財好市」之寓意,用髮菜與牡蠣干一同燜煮而成。

寧波人的年夜菜從前必有「雪菜大湯黃魚」,也許因為野生大黃魚基本滅絕,漸漸改為熏魚,不知什麼時候開始,「紅膏熗蟹」成了必備的年夜海鮮。青島人的年夜菜除了清燉或紅燒黃花魚外,常見的還有水煮大蝦和海參肘子(或豬蹄)……雖說靠海吃海,但南海、東海和黃海的出產並不相同,南北的年夜海鮮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

以農業文明為底色的年夜飯,是在漫長的歷史中形成的。中國的年夜飯,還將融入畜牧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元素,在雞、鴨、豬、魚之外,牛羊肉、大蝦或鮑魚將逐步成為年節必備肉食,所有中國人都將分享這篇土地的寶貴物產。除夕餐桌,成為展示中華民族獨特生存空間和生活方式的舞台。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烏鎮 攝影 | 袁培德

05

粗糲與精緻,南北菜系大有區別

中國食分南北,有「北粗南細」之說。北方飲食大氣磅礴,大饅頭、大餅、大蔥、大醬、海碗……什麼都講究分量充足。「關中十大怪」提到陝西飲食,稱 「麵條像腰帶,烙餅像鍋蓋,碗盆難分開,泡饃大碗賣」。豪邁的另一面,就是失之粗糙。南方飲食玲瓏剔透,薑絲細得可以穿繡花針,凡事總求小巧精緻,如小碟、小籠包、小燒餅、一口酥。

可想而知,南方人來到北國,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飲食。周作人在《南北的點心》中說:「我初到北京的時候,隨便到餑餑鋪買點東西吃,覺得不大滿意,曾經抱怨過這個古都市,積聚了千年以上的文化歷史,怎麼沒有做出一些好的點心來。」北京是中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但是在飲食上乏善可陳,似乎是一種共識—— 「京油子、衛嘴子」,有人說這句民諺應該理解為就連天津人都比北京人會吃。

周作人的青少年時期,是在紹興、南京和杭州度過的,被江浙菜浸泡出一根精細的舌頭。其間東渡日本,見識了更精細的東洋料理。23歲來到北平,感受到南北飲食的巨大差異。他嘲諷北方的點心可稱「官禮茶食」,南方的則是「嘉湖細點」;他誇耀南方點心種類之多,有酥糖、麻片糖、寸金糖、雲片糕、椒桃片、松仁片、松子糕、棗子糕、蜜仁糕、橘紅糕、松仁纏、核桃纏……北方點心寥寥,一個「餑餑」統指。

討論口味的地理特色最難。民間廣泛流行「北咸南甜」之說,對於江浙人來說是對的,但湖南、江西人恐怕不同意;民間又有「東辣西酸」的說法,我就很不明白:四川和重慶怎麼會是東部?醋缸子山西又放在哪裡?清人錢泳的《履園叢話》中說:「北方人嗜濃厚,南方人嗜清淡。」這話倒很中肯。地理位置越往南,口味越清淡,閩粵沿海燉湯有時根本不放鹽。徐珂的《清稗類鈔》描述中國幾大區域的口味說:「北人嗜蔥蒜,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粵人嗜淡食,淮揚人嗜糖。」正好對應清末形成的四大菜系——魯菜咸香,川菜麻辣,粵菜清淡,蘇菜甜軟,算是比較流行的意見。

談到菜系,歷來有四大菜系或八大菜系之說。四大菜係為魯、淮揚、川、粵菜,後又細化出了浙、閩、湘、徽菜,則為八大菜系。無論如何,北方只有一個魯菜入列,證明在飲食文化的成就方面,南方菜以絕對優勢壓倒北方菜。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許多人指出,這是由於南方食材豐富、經濟富裕、文化發達……都很對。但我覺得,南北飲食文化不對稱,與主食不同大有關係。北方以麵食為主,麵條、包子、大餅、水餃等,都可以面菜合一,不必耗費精力整治菜肴。南方以米飯為主,全憑美味佳肴配飯,所以要挖空心思琢磨烹調技藝,最後名廚們走火入魔,已經不在乎菜肴是否下飯,只想做出滿足人們舌尖快感的美食。如果說北方飲食志在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樂,注重功能;那麼南方飲食的目標,已經轉移到滿足人們的口舌之樂,這一點偏差,把中華飲食文化從實用果腹提高到藝術審美。

以這樣的認識為基礎,可以想像,北方的年夜飯無非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大快朵頤,是珍貴食物的饕餮與揮霍,最值得稱道的是熱鬧與排場。

東北的冬季嚴寒漫長,蔬菜有限,人們習慣於大量腌制酸菜過冬,形成了較重的口味。東北人多為山東移民的後裔,飲食深受魯菜影響,保留了包餃子過年的習俗。但因條件有限,年夜飯不尚奢華,只要桌上出現傳統的「四大件兒」——雞、魚、排骨和肘子——就行;烹飪倒也簡單,以大鍋亂燉為主,例如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東北亂燉等,有葷有素,豐富飽滿,符合東北人質樸豪放的天性。

西北地區的草原、沙漠遼闊,是我國重要的牧區,也是古絲綢之路的門戶,飲食深受中亞和西域影響。唐代的長安,一度流行「胡食」。如今西安人最喜歡的牛羊肉泡饃,西北地區的肉食以雞、羊為大宗,更因為不少民族信仰伊斯蘭教,清真菜盛行。所以西北漢族的年夜飯里,孜然羊肉、燴羊雜碎、羊肉炒麵片、烤全羊、手抓羊排……從食材加工到烹制,都與內地飲食差異很大,具有明顯的異域風格。

山東位於黃河下游平原,東瀕大海,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魯菜分為濟南菜和膠東菜,前者擅長陸珍,後者擅長海味,兼收並蓄,博大精深,成為唐宋北食的唯一傳人,對整個北方地區的飲食傳統產生了重大影響。因為孔府菜注重禮制,以其為基礎,魯菜自古與廟堂文化密切結合,傳入京城後影響了宮廷菜。皇家氣派的魯菜,有形式大於內容的一面,濃烈張揚的「滿漢全席」就是一例——山珍海味並陳,更像是祭祀。但是在許多方面,魯菜已經融入了華北民眾的年節和喜慶生活。山東有「無整不成席」的說法,凡宴席必有「四整」——整雞、整鴨、整魚和整蝦,這不妨看成魯菜筵席藝術的民間化。普通家庭的年夜飯里,少不了香酥雞、扒鴨子、糖醋鯉魚,油燜大蝦這幾道大菜,如此才撐得起場面。

糟熘魚片、油燜蝦,是魯菜里的經典,極受歡迎。有意思的是,如何處理魚蝦,南北差異很大,這裡不妨與福建進行一點比較。廈門人認為活魚的第一選擇是清蒸,或簡單加點醬油水煮,食其本味,不大新鮮的魚才考慮糖醋紅燒,靠調味使其可口;活蝦的第一選擇也是清水白灼,賞其鮮嫩,捨不得爆炒或油燜。北方人不容易接受這種觀念。宋正元夫婦在廈門生活了幾年,仍不習慣醬油水煮魚,他們說廈門人只講原汁原味,不重視加工,實在太潦草。「他們煮魚沒過油,就加點醬油,清淡無味。」宋夫人說,「我們天津人煮魚,先過完油再熬,加很多配料,比如蔥、姜、蒜頭、醬油、糖、醋、八角、料酒、澱粉,燉的時間久,花的工夫多,像山東人說的『千滾豆腐萬滾魚』。入味,魚才好吃。」

我覺得二者體現了兩種不同的烹調哲學:魯菜重視技藝,認為烹調就是動用所有手段改造食材,滿足食客口味;閩菜尊重原料,認為烹調的目的是闡發食材之美,萬物各有至味。

06

年味:春節尚未過時,美味仍在薈萃

年味越來越淡,只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飯失去了吸引力。母親每到過年就抱怨:吃什麼呢?你們想吃什麼?兒女們都說隨便,您隨便做。只好年年依舊。

歷史上曾經失落過許多節日。古人經常題詠的上巳、春社,如今只有極少數學者記得這些日子。還有一個寒食節,宋人把它和冬至、春節並列為三大節,如今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況逢寒食倍思家」之類的一些古詩。

春節還沒有消失的危險。但年夜飯失去光芒,頗為遺憾,如何恢復我們對於它的渴望呢?也許,突破地域局限,將華夏各地的美食引進我們的除夕餐桌,傳統與創新並重,可以增加年夜飯的吸引力。

在中國歷史上,天災人禍頻仍,食物匱乏成為普通民眾的日常危機。一頓豐盛的年夜飯,曾經是人們清貧生活中所能得到的最大犒勞,是辛勤一年的農夫為家人創造的現世天堂。這種時代已經過去,我們對美食提出了更高要求:僅僅豐盛不夠,還要烹製得宜、誘人食慾,讓我們的舌尖顫抖、迷醉。

在新舊年交替之際,家人團聚,共享美食,一同聆聽歲月的腳步,感嘆人生之匆迫。

還有比這更有意義的時刻嗎?

《舌尖上的新年》

陳曉卿等 著

中信出版集團2016年

《舌尖上的新年》主創團隊歷時兩年,輾轉幾十座城市、鄉村,只為解答,每一位中國人心中的味蕾密碼與時空情結,為讀者奉上一冊最值得中國人感念的新年美食讀本。

身為中國人,每到深冬,我們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進入過年模式,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中國人對食材與味道的極致追求——美食,會與農耕文化的循環結點——過年吻合在一起?我們為什麼要一年一度、必得在此時盡情歡宴?《舌尖上的新年》分久等、遠來、甜蜜、有心、饕餮六章,試圖揭曉答案。

《舌尖上的新年》由陳曉卿親自執筆,趙珩、黃磊、沈宏非、溫瑤、小寬、蕭春雷、郭亦城、殷羅畢等知名美食家、作家和文化工作者,從各個角度,深情撰文。這裡有舌尖上的美味,更有過年的真理;有最高端與最簡樸的烹飪秘籍,也有讓人掩卷沉思的鄉愁故事;有他鄉,有故園,有連接起遷徙與輪迴的千絲萬縷……

特別鳴謝

江蘇省慈善總會鄭鋼基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群學書院 的精彩文章:

孩子天生是詩人,大人卻失去了耳朵
孩子,再熾熱的愛情,也要有冷靜的選擇和耐心的等待

TAG:群學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