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涪陵青年勤懇經營 小鵪鶉撐起致富大產業

涪陵青年勤懇經營 小鵪鶉撐起致富大產業

GIF

「一是勤勞,二是誠信,三是堅持不懈,做事情就要扎紮實實。」近日,記者隨「新時代、新夢想」重慶網路媒體新春走基層隊伍走進重慶市涪陵區同樂鄉齊豐村,鵪鶉養殖大戶盛成波早早地便在養殖場等候,向記者們徐徐道來了自己的成功秘訣。

盛成波的鵪鶉養殖圈舍初具規模 記者 林森 攝

「有心人,天不負,年純收入百萬,帶著鄉親們就在這條能致富的路上奔,有奔頭!」盛成波見到記者第一句話還是沒忘記鄉親,沒忘記致富後的社會責任。

2000年,初入社會的盛成波只身前往浙江溫州打工謀生。那段顛沛流離的日子,並沒擊垮這個從農村走出來的漢子。他開過計程車、賣過啤酒、辦過鞋廠等等,解決了生計的盛成波看到並沒有從根上解決家庭的貧困,家鄉的鄉親們何以致富?也是大家都急於眉梢的問題。

拔窮根,找出路!盛成波一邊打工,一邊暗自下定決定,要回鄉創業,擺脫貧困。

2009年,他在溫州看到有人養鵪鶉,發現自己家鄉在這一塊兒市場上還有空白,於是風風火火地投身其中。但作為一個門外漢,養殖鵪鶉何其困難,迎面而來的種種難題考驗著這位「致富追夢人」的決心。

「那時候沒有經驗,遇到天氣熱,鵪鶉全都中暑淘汰了。」盛成波苦笑地說,第一次投入的錢打了水漂,在他失敗時並沒有過多在意旁人的眼光,再次揚起了夢想的風帆。

「我不在意別人怎麼說,我既然盯准了這個市場,就要孤注一擲,甩開胳膊使勁兒干。」盛成波告訴記者,2010年,他將自己打工掙來的10多萬元全都投入到鵪鶉養殖中,並利用自己的空閑住房和豬圈作養殖圈舍,每天起早貪黑,以圈舍為家,一邊養,一邊潛心專研養殖技術,一年下來,不光學到了大量養殖技術和經驗,還摸清了銷售渠道。

盛世波打包好鵪鶉蛋,準備發往收購商 記者 林森 攝

2013年,盛世波養殖鵪鶉規模逐步擴大到2萬多隻,在政府支持下,成功申辦了微型企業,事業進入了發展黃金期。這時,他牢記著誠信經營理念,立志將鵪鶉產業做大做強。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事業漸漸有所起色的時候,來自忠縣的客商發來一張急需貨物單,但需求量小,路途又遠,光路費就需要倒貼三四百元,可是盛世波每次都能準時送貨,並按合同約定價格,從不加價、提條件。

「做生意就要講求誠信,不然誰還敢和你合作?」盛世波說,那些收購商下還有別的商戶,如果不及時送貨就不能保證滿足他們需求,如果提價,收購商也很為難,因此必須對客戶誠信。

在盛世波的誠信經商之道指導下,他結識了更多收購商,但在市場收購和流通環節,他總是估計養殖戶的利益,照顧鄉親的心情和境遇,不讓養殖戶虧本。

2015年,鵪鶉蛋市場低迷,每斤蛋只能賣3元,但盛世波仍然堅持不降價收購,甚至以每斤蛋倒貼5角錢收購,一年收蛋就虧了15萬元,但他卻說:「沒有養殖戶,自己也賺不了大錢,還是要多為他們考慮。」這讓養殖戶們紛紛稱讚這位重慶小伙兒的耿直、誠信。

2017年,盛成波的養殖場規模達到了6畝,存欄鵪鶉達12萬隻,日產蛋2500斤,年產值達到500萬元,年純收入達到100萬元。當問及他成功的法寶時,盛成波懇切地說了三點:勤勞、誠信、堅持不懈。

在盛世波的勤勞、誠信、堅持不懈之下,他的鵪鶉產業做得越來越大,而他不僅自己做,還帶動鄉親們一起做。目前,他已經培育了萬隻規模以上的鵪鶉養殖大戶14戶,這些養殖戶的年利潤也均超過了4萬元,鵪鶉養殖已成為了這些農戶致富奔小康的「聚寶盆」和希望陽光。

來源:人民網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路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涪陵發布 的精彩文章:

掃這個二維碼,涪陵公廁一目了然!還自動推薦離你最近的公廁!

TAG:涪陵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