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舌尖上的年味上:中國人千年難以超越的精神庇護?

舌尖上的年味上:中國人千年難以超越的精神庇護?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而貫穿其中的,除了親朋好友的團聚,還有烘托節日氣氛的年夜飯與各種飯局。吃的是飯,攢的是局,交流的是感情與對生活對社會的感悟。

這份感悟,之於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體驗。尋常的勞動人民,也許在美食中交談著一年的勞作與收穫;商人們,總結著一年在商場的殺伐決斷;知識分子們感嘆著家國在時代的際遇與命運;領導者,回首過去的一年,展望未來的施政與民生。「君子遠庖廚」,這一出自戰國時期《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上》的名句,便是借「庖廚」,來勸誡齊宣王實行仁術。

古往今來,新朝舊代,不同名目的宴飲在交替發生。有濃濃政政治含義的「鴻門宴」、「杯酒釋兵權」,也有體現英雄愛情的「霸王別姬」、「貂蟬豆腐」等,這些都融合於中國的飲食文化中,源遠流長。中國的飲食文化除了將就菜肴的明媚如畫的色彩搭配,輔以別緻的用餐氛圍,便更添一種別樣的人生情趣,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禮儀的一種表現方式。

中國對吃的重視,蜚聲海外,為了表達對吃的尊崇,還約定了一系列千年不變的傳統節日。

二十四節氣中的「尊崇」

冬至的餃子夏至的面、北方的水餃南方的年糕、元宵節的湯圓中秋節的月餅?不同的節日要配以不同特色的標誌性美食,才會有節日的內涵與文化的味道,才能傳達相應的主題。

2016年11月30日,中國古老的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也是中國繼中醫針灸、珠算後第三項「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的代表作。

二十四節氣不僅僅可以用來指導農事,每個節氣還被認為是一個養生節點。傳統意義上認為,順應節氣來調整日常生活和飲食,可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不由得感嘆,老祖宗真是才華橫溢,二十四節氣已然是偉大的發明,竟還能帶著飲食這樣一個耀眼的後綴。

《黃帝內經二十四節氣養生法》是其中的典型,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結合二十四節氣不同的氣候特點,提出了每年二十四節氣中需要注意的養生要點和養生方法。該書重點介紹了季節變換、節氣交替中的人體生物鐘與生物節律養生方法,其中包括很多古代的養生方法和食療佳品。比如:小寒時節的食方「糯米紅豆飯」,在補腎氣、暖心的同時,又能排出下半身的濕氣;大寒時節的「消寒糯米飯」,可以健脾養胃。諸如此類,以食養生。

中國人,已經習慣於把人生的喜怒哀樂、婚喪嫁娶、應酬交際導向飲食活動,並用於禮尚往來,增進人與人的關係。「倉廩實而知禮節」這樣的儒家文化思想,也隨著飲食將禮的本源與審美情趣滲透其中;美食配美樂的宴饗,也暗合了文人的情懷與雅緻。

「穿越」飲食的修行

有雅調,自然也有俗世的煙火。對吃的繾綣與愛戀,一些修行之人也未能表現出超脫之姿。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也差不多成了不真知佛法的人貪口福吃肉的依據。有信徒或居士,面對香氣四溢的酒肉佳肴,饞蟲在身軀里不斷蠕動,撩撥著敏感的神經,唾液加速分泌之後,內心開始糾結。

一邊是心中的信仰,一邊是俗世美味的誘惑,如何抉擇?最終沒能敵過早已綻放的味蕾,酒肉綿綿入口,為了安慰那暫時居於下風的信仰,也只好自嘲地嘆一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只要心誠,則還是靈驗的。

好一個怡然自得的心理安慰。

在民間更有引人浮想聯翩的「佛跳牆」一菜,關於菜名來源的版本也各有旨趣。有說「佛跳牆」最初為一福州銀局官員在家中宴請福建按察使周蓮時所制,用雞、鴨、肉等10多種考究的原料輔以紹興酒罈精心煨制而成。此時,它的名字還是「福壽全」。其後,周蓮的廚師鄭春發為進一步挑逗味蕾,對「福壽全」加以研究和改進,口味勝於先者。

某次宴會上,賓客品嘗鄭氏改進後的「福壽全」嘆其鮮美,座中文人即興賦詩道:「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世間總有巧合契之於老饕,福州話中「福壽全」與「佛跳牆」發音雷同,而「佛跳牆」的韻味比之前者,顯然更富神韻,冠以「佛跳牆」之名,頗有出神入化之感。

另一版本則更著意於渲染此盅繞樑的香氣。傳說有個皇帝吃膩了山珍海味,勒令御廚若再做不出口味翻新的菜肴便要他項上人頭。御廚冥思苦想,先是翻遍各種烹飪大全,後又請教民間美食專家,仍無果。萬般無奈之下,只好準備捲鋪蓋潛逃。既然已經做不下去,御廚在最後一次掌勺時,索性把各色素葷菜料揀好放進鍋里,在烹調上又使出了渾身解數。

沒成想這鍋菜有扭轉乾坤之功,撲鼻的鮮香氤氳著空氣中的每一個分子,隔壁修行多年的老和尚都被引得爬牆張望。真正的和尚忌酒肉,更何況已修行多年者,若一味鮮香便可以引其破戒,皇帝皇帝,奈若何?遂,未被斬首的御廚心領神會地把這道菜賦名「佛跳牆」,道行深於和尚也。

關於這種為吃尋找借口和掙扎的心態,中國文人梁實秋在他的《雅舍談吃》中曾有過細緻的描繪:「饞字去掉食旁,本意是狡兔,善於奔走,人為了口腹之慾,不惜多方奔走以膏饞吻,所謂『為了一張嘴,跑斷兩條腿』。真正的饞人,為了吃,絕不懶。人之最饞的時候是在想吃一樣東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間。人之犯饞,實在飽暖之餘,眼看著、回想起或是談論到某一美味,喉頭像是有饞蟲搔抓作癢,只好乾咽吐沫。」這莫不是對吃貨們味蕾綻放之始最貼切的表述。

味蕾綻放之後,或者說意欲綻放之時,總要找個理由。聯絡感情,需要吃;附庸風雅,需要吃,於是各種規模的同學聚會、同鄉會、品鑒會無不成為一場吃的盛宴。

「吃」,還是表達愛意的絕妙方式。「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才會有此等的待遇吧。以愛之名,一飽口福。

除了愛意,就連傷離別,都要用食飯來表達。團圓了,有接風洗塵的宴席,離開之時,要餞行,飯食也成為唯一的載體。美味佳肴置於中心,相互敬酒讓菜,借酒菜平息著人生的悲歡離合,是飲食,也是借著飲食對心理的調節。

中華飲食文化之風尚

中國人慣於通過吃宴席的形式來達到增進親朋好友之間關係的目的。情也便成為中華飲食文化社會心理功能的概括,情感的表達都寄托在餐桌上甚至是你眼前的一道菜中。吃喝實際上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社交活動。

而對團圓的慶賀,更莫過於吃了,只喝不吃是說不過去的。同學會,同鄉會,飯桌上談笑風生,彷彿不吃,就沒有歡聚過。更何談春節這一中國人心目中最重要的節日。遊子返鄉,各種年貨的購置,都圍繞著圓桌上豐盛的年夜飯,一家人圍坐,觥籌交錯,三杯兩盞。過去、現在、將來,吃,都是過年永恆的主題。漫漫悠長的年夜飯,是一年味道的和精華,也是一家人一年的夜話。

《爾雅?釋天》中說:「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歲為名」,把「年」當作收穫的象徵。另有一說,認為「年」字按古人的寫法,是個象形字,有頭有尾,四腳伸開,象一個大壁虎,是種可怕的不祥之獸,一歲之中,若沒有遇見它,便平平安安地度過了,大家便聚在一起燒些好東西吃一頓,這種慶祝的活動便成了「過年」。年,是在「吃一頓」中進行的。

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載:「耗費人力、物力、財力最大的排場莫過於吃飯。」國父孫中山先生則在他的《建國方略》一書中說:「我中國近代文明進化,事事皆落人之後,惟飲食一道之進步,至今尚為各國所不及。」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可謂嘗盡了天下美味,對食物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他一直在探索人生的真諦,得出的結論仍然離不開吃喝二字,在他看來隨便對付一餐一飯是對生命的不尊重,一個人把自己的胃照顧好了才能活得開懷,活出境界。

可以說,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中國飲食思想就與文化同生共長,老饕們也竭盡全力襄助著飲食文明這朵奇異之花。「吃」,儼然早已融入中國文化的血液,成為其精粹符號的一份子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阿嬌曬鑽戒宣布訂婚 與小4歲男友終修成正果
北洋水師戰敗之際,紐約時報四十四字短評,至今讀來仍感動萬分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