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專家支招,春季怎麼養好胃陰?

專家支招,春季怎麼養好胃陰?

  春季養護胃陰四法

春天乾燥多風,有些中老年人由於體內陰虛,再進食一些辛溫香燥的食物,就容易造成體內燥熱,灼傷胃陰。

胃陰受傷,常表現為胃脘部指胸骨劍突以下和臍以上之間的部位灼熱干痛,進食少或飢不欲食,口咽乾燥,乾嘔、便秘、舌紅少苔,脈細數無力等癥狀。清代名醫葉天士曾詳細地列出了補益胃陰的四種方法,是用性味甘平或甘涼滋潤

清養悅胃法主要用於熱性病後期,出現胃口不開,不飢,聲低氣怯,口渴口苦或口淡,大便不爽等病症表現。採用性味甘平的葯,配上性味微辛之葯,來清養胃陰,並且滋而不膩,有助於津液向全身擴散。所用藥物有石斛、北沙參、鮮佩蘭、香豉、半夏曲、陳皮、扁豆衣、薏苡仁、大麥仁、生谷芽、等,也可稍用幾個烏梅,酸以;法用於肝火旺盛或體質陰虛燥熱者,有面色蒼白,舌紅或絳,咽干煩渴思飲,失眠,肌膚灼熱,腹痞悶不欲食,大便干,或咽癢乾咳,氣逆咳血等表現者。可用性味甘涼濡潤的藥物,如沙參、麥冬、石斛、花粉、玉竹、白芍、甘蔗汁、梨汁、生扁豆、生甘草等。

酸甘濟陰法用於肝陰虧耗,化熱傷及胃陰者,有昏厥、不能進食,二便不通,心煩熱,口乾渴,眩暈,乾嘔,氣塞脹悶舌干唇紅或舌苔光剝等表現。用性味酸之藥物斂陰生津,甘味葯生津柔潤,藥物有烏梅、白芍、石斛、沙參、麥冬、生地、五味子、木瓜、阿膠等甘酸之品。另外,有眩暈昏厥者則用生牡蠣,黑穭豆衣以祛風,用熟地、、沙苑子、山萸肉、淡菜以加強養肝陰之力。

甘緩益胃法在久病勞損或失血之後,有神疲食少,音低氣短,大便不成形,脈空大或弱等表現時,可用性味甘平微涼微溫的藥物來扶中益胃生津。扶氣而不熱,益陰而不滯,性味緩和。藥用人蔘或參須、黃芪、北沙參、玉竹、白扁豆、山藥、蓮子肉、芡實、陳倉米、茯苓、炙甘草、飴糖等。如失眠心慌者,則可加用酸棗仁、浮小麥、茯神、桂圓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