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鄉」無錫陽山農民新時代的淘金路
村民們在展示新釀的米酒。 孫權 攝
(新春見聞)「桃鄉」無錫陽山農民新時代的淘金路
中新網無錫2月15日電 (記者 孫權)經歷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無錫陽山鎮農民如今在水蜜桃之外,又找到了一條新的致富道路。
記者15日在陽山鎮前寺舍村採訪時獲悉,今年該村村民們在春節前夕重拾傳統,將「忙年」(註:為春節所做的準備稱為「忙年」)規模化、組織化,全民參與到「鄉村振興」的事業中,既賺到了名氣又拓寬了致富渠道,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村民們在為春節準備糰子、包子等,順便在「忙年」時出售,一舉兩得。 孫權 攝
無錫陽山鎮素有「中國水蜜桃之鄉」的美譽,當地盛產汁多味甜的水蜜桃。近年來,陽山鎮以「桃」為媒,充分利用陽山水蜜桃的品牌優勢,以綠色生態環境為依託,發展了一批有特色的農業和旅遊項目。
與之同步的,是當地百姓的日子也愈發蒸蒸日上,家庭收入年年增加。
去年8月下旬,陽山鎮前寺舍、馮巷、朱村三個自然村以「組團」的形式,全部入選江蘇省首批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彼時,如何做好試點工作,還是陽山鎮全鎮上下頗為「頭疼」的難題,因為沒有學習借鑒的對象,所以當地鎮、村兩級只能摸索前行。
上了年紀的村民自發組成文藝表演隊伍為村民獻演。 孫權 攝
就在農曆臘月初八這天,前寺舍村的一番「嘗試」,激發了陽山人民如何做好試點工作的「靈感」。
今年1月24日,前寺舍村結合本村實際,組織村民集體「忙年」,為即將到來的新春佳節做準備。村民們張燈結綵之餘,挽起袖子打掃房屋、釀米酒、灌香腸、準備年節器具。伴隨著舞龍、馬燈、花燈展、猜燈謎、捏糖人等活動項目的相繼「駐紮」,這場「忙年」活動吸引了不少無錫市區及周邊鄉鎮的遊客爭相前來「觀摩」。
圖為村民將出爐的糰子擺放好。 孫權 攝
也就是在這次「觀摩」中,陽山人民發現了新的「商機」:既然這麼多人來看、來玩,為什麼不「多點開花」,多做幾場這樣的「忙年」活動吸引遊客來消費呢?
於是,今年2月3日、2月4日兩天,陽山鎮結合前寺舍村的經驗與當地「桃鄉」特色,順勢舉辦了「陽山首屆年味節」,為那些想要感受過年氣氛的遊客和市民,留了一份「兒時的年味」,添了一處周末好去處。
熱騰騰的糰子出爐,年味十足。 孫權 攝
「場場爆滿,來的人太多了,把村裡的路都給『堵』了。一戶做青團的村民,一上午就賣了3000多隻糰子,後來備貨不足,提前『歇業』了。」前寺舍村民周永賢興奮地說,他沒有想到傳統鄉村的過年習俗也能有如此「魔力」。
為此,1969年出生的周永賢看到家鄉發展如此有「潛力」,果斷放棄收入高的企業工作回鄉「打拚」。
江南農村過年都要吃青團年糕,圖為陽山前寺舍村民在製作年糕。 孫權 攝
「陽山這幾年旅遊產業做的不錯,但有個客觀制約,就是遊客們春天來了可以賞桃花,夏天來了品蜜桃,但剩下的秋、冬兩季怎麼辦?人們來了玩什麼?」來自南京的旅遊自媒體達人黃先生認為,陽山此番重拾「年味」吸引遊人,是對當地旅遊產業鏈的一次有效補充。
圖為正在舞龍的村民們。 孫權 攝
根據規劃,前寺舍、馮巷、朱村三個特色田園鄉村今年將要統一改造原有農房民居、美化周邊環境,政府部門也將鼓勵和引導當地村民依託地方特色資源投身農家文化事業,吸引觀光遊客前來消費,拓寬增收渠道。
陽山鎮政府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上述三個自然村中,前寺舍將全力打造成桃源鄉居體驗村,重點發展桃產業、周氏文化、蓮文化、酒文化、芹文化、民宿、農家樂等特色產業,以「鄉游」為主題,突出「顏值」和「氣質」。
蒸籠的熱氣預示著:新年快到了! 孫權 攝
「新農村、新氣象、新作為,才有新未來。發展好前寺舍村,帶動周邊村莊共同發展,讓村民共同致富。是我的願望,也是所有村民的期盼。」已當選前寺舍村民自治理事會秘書長和黨小組副組長的周永賢說。(完)
※「中華世紀壇傳統文化季比利時海外之窗」開幕
※炎汝高速全線通車 湘粵間再添高速通道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