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補貼逐步偏向高端汽車?四部門調整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

補貼逐步偏向高端汽車?四部門調整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

品 牌 推 薦

作者/王宇

編輯/趙宇航

華夏能源網獨家原創,轉載須授權

2月13日,據財政部官網消息,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近日聯合下發《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通知》公布了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具體施行標準,並且公布了新政策施行前的過渡期。

《通知》顯示自2018年2月12日起至2018年6月11日為過渡期,過渡期內新能源乘用車按照現行新能源補貼政策的0.7倍進行補貼。

從《通知》內容來看,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與現行的補貼政策相比有大幅度調整。乘用車部分中純電動車型的補貼政策調整包括技術標準和具體補貼金額:不僅提高了補貼的技術門檻,並細化、強化了技術指標增加補貼檔位,在補貼金額上最低檔位補貼金額有所下降,而最高檔位的金額有所增加。插電式混動車型的補貼金額也有所降低,並調整了技術指標,以增強車輛的環保性。

《通知》除了公布新補貼標準外,還明確指出:「各地對列入《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應一視同仁執行免限行、免限購、發放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等支持措施。」,並且提出「破除地方保護,建立統一市場。各地不得採取任何形式的地方保護措施,包括但不限於設置地方目錄或備案、限制補貼資金髮放、對新能源汽車進行重複檢驗、要求生產企業在本地設廠、要求整車企業採購本地零部件等措施。」

這意味著地方目錄或備案機制等將被取消,比如北京市地方目錄將在新政策正式實施後完全取消,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或將與純電動車型享受一樣的政策。

在記者看來,新能源汽車補貼提前退坡政策悄無聲息地出台,很有可能打亂各大車企今年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規劃,企業需要儘快重新制定戰略。

全面解讀新補貼政策,三方面是重點

在此次財政部發出的《通知》中,記者注意到,有三方面是此次公告的重點內容。

重點一:補貼普降,中高端純電動車型獲益

一、 純電動汽車:微型電動車補貼減少近60%

根據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長遠規劃,2020年將會取消補貼,所以在最近幾年,補貼將會逐漸退坡,以減少取消補貼對行業帶來的衝擊。2017年的補貼標準已經大幅降低過一次,2018年補貼將進一步減少。

通過新補貼政策我們不難發現,拿到補貼的門檻從續航里程100km提升到了續航里程150km,續航在300km以下的純電動汽車所能夠獲得的補貼金額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但如果續航里程超過了300km,補貼金額還將有所增加。這對於續航里程在300km以上的中高端車型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補貼金額變多,廠商和消費者都是贏家。

但是對於微型純電動汽車來說,這真可以說是一個噩耗了。在2017年,微型純電動汽車是市場上最大的亮點,在年度總銷量排名前10的純電動汽車裡,有7款都是微型純電動汽車。這些微型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普遍在150km到200km之間,它們在2017年可以獲得3.6萬元的國家補貼,但從現在開始,補貼金額將降低至1.5萬元,縮水幅度達到了近60%。

二、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補貼穩步退坡

相比純電動汽車補貼的大幅變動,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補貼只是微降了8.3%。

值得注意,新的補貼標準加入了對能耗水平的考核。如果純電續航里程在50km到80km之間,那麼要求饋電狀態下的油耗與國家標準中對應的限值相比小於65%,比值介於60%(含)-65%之間的車型按0.5倍補貼,比值小於60%的車型按1倍補貼。如果純電續航里程大於等於80km,那麼純電模式下的能耗應達到純電動汽車的門檻。

目前,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獲得的最大紅利還是在購車指標方面,相比而言,補貼金額的減少其實影響不大。不過,新的標準說明國家已經意識到有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其實不節能了,明年或許會有更加嚴格的政策出台。

重點二:磷酸鐵鋰電池受到政策打壓

在新的補貼標準中,出現「單車補貼金額=里程補貼標準×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調整係數×車輛能耗調整係數」的公式。

如何解讀該公式?通俗而言,即是補貼減少的同時,門檻也得到了提高。光續航里程達標已經無法滿足條件,電池能量密度和車輛能耗水平也要達標。

在新的補貼標準中,電池的能量密度將對補貼金額產生重大影響。

記者了解到,現階段,中國品牌純電動汽車裡,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最高的是帝豪EV450的142Wh/kg,但這距離最高檔的160Wh/kg尚有不小的差距。其它很多車型,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甚至還達不到120Wh/kg,僅能獲得0.6倍的補貼。

在行業人士看來,這項新標準直接宣判了磷酸鐵鋰電池死刑。

磷酸鐵鋰電池曾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絕對主流,雖然它的充放壽命長,但是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大多維持在100Wh/kg上下。隨著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需求不斷提高,磷酸鐵鋰電池逐漸被三元鋰電池取代。而從現在開始,在純電動乘用車領域應該不在會有新車繼續使用磷酸鐵鋰電池了。

重點三:電控系統、輕量化技術重要性增加

除去電池能量密度,車輛能耗調整係數也是影響未來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重要因素。

簡單而言,這個係數就是百公里耗電量越低,補貼就越多。

由於計算方式極為複雜,大家可以參考具體公式:

整備質量(m)不同,工況條件下百公里耗電量(Y)應滿足以下門檻條件:m≤1000kg時,Y≤0.0126×m+0.45;10001600kg時,Y≤0.0045×m+12.33。百公里耗電量(Y)優於門檻0(含)-5%的車型按0.5倍補貼,優於門檻5(含)-25%的車型按1倍補貼,優於門檻25%(含)以上的車型按1.1倍補貼。

能耗水平主要考驗車輛的電控技術和輕量化技術。可以預見,未來各大廠商都將更加重視這兩個方面的技術研發。

其實新補貼標準政策的推出,我們可以看做是國家在政策的制定方向上旨在鼓勵車企研發製造技術水平更高、續航能力更強的新能源產品,而對於技術水平和實用性較低的產品,則降低扶持力度,敦促產品的更新迭代。

附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能源網 的精彩文章:

印度將對中國光伏產品徵收70%的臨時保障稅?業內人士:應該不會執行

TAG:華夏能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