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禱文深思默想系列
橡樹出版之【春節專刊】
編者按
oaktreepublishing
現今我們在崇拜或聚會中常常只將主禱文當作結束的禱告,而忽略了主禱文真正的含義,只是習慣地背誦它而已。許多時候主禱文只是一種形式化的禱告,我們雖然能夠流利地背誦這些禱文,但卻很少真正將它當作主教導的禱告,也很少真的按照主禱文的模式禱告。這絕對不是主教導我們禱告的目的。路德比喻說「主禱文是世上最大的殉道者,人們對主禱文的誤解使他遍體鱗傷。」凱勒牧師則說,因為我們太過熟悉主禱文,反而將它「閑置了」。
我們怎樣才能克服對主禱文「過分熟悉的致命危險」呢?一個有效的方式就是看看歷史上乃至現今其他的基督徒、牧者、屬靈導師是如何了解這些禱文的,這常常會帶給我們新的思考。
從今天開始我們會推出一個主題系列,幫助你「深思默想」主禱文。(本系列與微信公眾號「生命之光讀書匯」同步推出。)整個系列一共九篇,按照馬太福音6章9-13的經文逐句詳解;每一篇圖文信息都包括四個部分,前三個部分收集整理了多位牧者對當日經文的解說,應用以及禱告範例等;而第四個部分是一篇概覽主禱文的短文,幫助我們保持禱文整體的視野。
本系列每一篇的內容平均12000字左右,你可以按照不同部分在不同時段閱讀思考,或者你也可以利用零散時間隨時讀一點,嘗試在一整天的時間默想主禱文的一句話。願主所教導我們的禱告,真實塑造我們的禱告生活。也願這些牧者的文字能夠成為一塊塊踏腳石,讓你開始一段探索主禱文的精彩旅程。
今天分享的是主禱文的稱呼,「我們在天上的父」。如果你有什麼心得體會,也請留言回復和大家分享。
主禱文系列:稱呼
「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兇惡(或作「脫離惡者」)。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遠。阿們!(有古卷無「因為」至「阿們」等字)』」 (太6:9-13)
第一部分
加爾文
我們稱神為「父」時,我們同時也提到基督的名,否則誰擅敢稱神為「父」呢?誰敢輕率地將神兒子的職分歸在自己身上,除非借著基督被收養為神恩典之子。基督雖然是神獨一的真實兒子,卻自願被差派成為我們的兄弟,好讓他本性中一切的豐盛,借著兒子的名分成為我們的,只要我們以真誠的信心接受這極大的福分。
所以,約翰告訴我們:凡信神獨生子之名的人,神賜他們權柄與基督一同做他的兒女(約1:12)。所以神稱自己為我們的父,也要我們這樣稱呼他。神借這奇妙甘甜的名,除掉我們的疑惑,因為沒有人比父親有更大的愛。所以,沒有比使我們得稱為他的兒女,更能夠表現他對我們測不透的愛(約一3:1)。……神不但是父親,甚至是最好和最仁慈的父親,只要我們投靠他的憐憫,雖然我們是忘恩負義、悖逆和頑梗的兒女。
但我們因心胸狹窄而無法明白神無限的恩惠,神不但給我們基督做兒子名分的憑據和保障,他也賞賜我們聖靈,向我們見證這兒子的名分,好讓我們因這身份能自由和大聲地呼叫:「阿爸,父。」(羅8:15)因此,每當我們猶豫是否來到神面前,我們要記住求神除掉自己的害怕,並賜給我們聖靈,使我們坦然無懼地向他禱告。
然而,神並不是教導我們各人稱他為自己的父,而是共同稱他為我們的父。這教導我們要對弟兄有何等大的愛,因神之所以憐憫和白白地賜給我們他的愛,是因我們一樣都是他的兒女。若神是我們眾信徒共同的父(太23:9),且我們所領受的一切福分都來自他,我們就不應當有任何不樂意與眾弟兄分享的事物。我們每逢禱告時,都不應當忘記神在他的國度及他的家中所建立的這個群體。然而,這並不表示我們不應該特別為自己和我們所認識的少數信徒禱告,只要我們記住所有的禱告都離不開整個教會。我們雖然有各人的禱告,但既然一切各人的禱告都有共同的目標,所以我們的禱告都合而為一。
主加上「在天上的父」(太6:9)並不表示神受空間的約束。……神之所以用「天」,是因我們無法想像比天更威嚴和更光榮的地方。其次,「在天上」也表示神不受玷污,不改變。最後,這片語也表示神擁抱、托住和以自己的大能掌控全宇宙,就如說神是無限量偉大、至高至上、本質無法測透、全能和永恆的。當我們這樣思想神時,我們的思想必須提升到頂點;我們不可將任何世俗或屬肉體的屬性歸給他,不可以自己的標準衡量他,或以為他的旨意與我們的意志相同。我們要同時因這啟示加倍地相信神,因知道神以自己的護理和全能統治天地。
綜上所述,神以「父」這稱號向我們啟示自己的形象,使我們以堅定的信心求告他,且「父」這親密的稱呼不但增加我們對他的信心,也有效地幫助我們遠離敬拜假神的誘惑。因此,我們敬拜的對象是獨生子的父,眾天使和教會至高的父神。其次,既然他的寶座建立在天上,所以,他統治全宇宙的這事實很有說服力地提醒我們來到神面前不是偶然的,因他甘心樂意隨時向我們提供他的幫助。使徒告訴我們:「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來11:6)
基督在此宣告關於父的這兩件事:他是我們信心的對象,以及我們應當確信他必不忽略我們的救恩,因為他居然屈尊護理我們。保羅借這簡單的教導預備我們的心正確地向神禱告。因為他在吩咐我們向神祈求之前(腓6),先說:「應當一無掛慮」(腓4:6),「主已經近了」(腓4:5)。由此可見,那些不確信「耶和華的眼目看顧義人」(詩34:15;參閱彼前3:12)的人,在禱告時心裡仍充滿懷疑和迷惑。
凱勒
這被稱作「尊稱」其實並不是一項祈求。加爾文解釋說,稱上帝為「父」,就是奉耶穌的名禱告。「誰敢輕率地將神兒女的職分歸在自己身上,除非借基督被收養為神恩典之子。」路德也相信,這個尊稱是讓我們不要想都不想就和上帝說話,而是要先衡量一下我們的處境,意識到我們在基督里的地位,然後再去禱告。我們要對上帝說,「你教導我們把你當作我們眾人獨一的父,也要我們這麼稱呼你……縱然……你可以正確而恰當地作我們的嚴厲審判官。」因此我們開始時可以求上帝「在我們心裡放置對你父親之愛的安慰信靠。」加爾文同意,「神借這奇妙甘甜的名,除掉我們的疑惑。」
第二部分
馬太·亨利
主禱文是一封從地上寫給天上的信。這封信的開頭是:我們在天上的父。
在我們開始禱告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清楚地知道,我們是在向誰禱告:我們的天父。這說明了,我們不僅必須要獨自禱告、為自己禱告,也更要與他人在一起禱告、為他人禱告;因為我們都是彼此為弟兄姐妹,被主呼召,在一起團契。我們禱告的對象,必須只能是神自己,不能是聖徒、或天使;因為他們並不認識我們,並不配得我們禱告中所仰慕的至高榮耀,也不能賜給我們那些只有神才能給的恩惠。在這裡,我們看見,應當怎樣稱呼我們的神;在這裡,「天父」一詞所對應的,恩惠更比榮美多。因此,我們才能大膽地來到神恩典的寶座前。
1.我們必須要稱神為我們的父。他是全地一切世人的父(瑪2:10、徒17:28)。神更是眾聖徒的父;神悅納他們,使他們在信心中得到重生(弗1:5、加4:6)——這是一個無以言傳的極大恩惠。所以,我們要在我們的禱告中仰望他,對他存良善的意念;他是鼓勵我們的,而不是威嚇我們的;稱呼他為我們的天父;——沒有什麼比這個更令他喜悅,也沒有什麼比這個更令我們自己喜悅的了。基督在禱告中,常常稱他為父。
若他是我們的天父,那麼,他就一定會在我們的軟弱中憐恤我們(詩103:13),挽救我們(瑪3:17),使我們的工作得到良好的結果(儘管我們自己有各種缺點和缺陷),並且把最好的賜給我們(路11:11-13)。我們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他的面前,把他當作我們的父親;我們被他接納;他成為我們靈魂的歸宿。當我們悔改己罪的時候,必須要仰望神,就像歸家的浪子倚靠父親那樣(路15:18、耶3:19)。當我們到他這裡來祈求恩典、和平、祝福的時候,我們要知道,這一切恩惠都是借著他兒子基督而得到的;我們與神和好,得到鼓勵;在我們面前,神不是復仇的神,而是慈愛、恩典、在基督里與我們和好的父(耶3:4)。
2.我們必須要把神當作是我們「在天上的」父。神是全在的,無論是在天上,還是在地上,都並不能局限神。然而,神的榮耀是彰顯在天上;因為,天是他的寶座(詩103:19);對於信從基督的人來說,那裡是神恩典的寶座。我們的禱告必須是向著那裡;基督是我們在天上的中保(來8:1)。
「天上」是我們的眼睛所看不見的,是屬靈的;所以,我們在禱告中與神的交談也必須是屬靈的。「天」是高高在上的;因此,我們在禱告中必須要在心裏面謙卑地抬頭仰望、超乎這個世界、舉起我們的心(詩5:1)。天是一個純潔而完美的地方;所以,我們必須舉起聖潔的手,必須要稱神的名為聖(神就是那至高至聖的),住在那聖所之中(利10:3)。
神從天上鑒察每一個世人(詩33:13、14)。我們必須要在禱告中,把心裏面的眼睛注目於他——把我們的渴望、缺乏、負擔、軟弱,都完整而清晰地向他傾訴。詩篇150篇1節說: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在神的聖所讚美他,在他顯能力的穹蒼讚美他。神不僅是我們的父,不僅能夠幫助我們,為我們成就大事,把遠超過我們所思所想的美好之事賜給我們;而且,神還供應著我們的需要——每一個美好恩賜,都是從天上來的。
他是天父,因此,我們可以坦然地來到他這裡;同樣,正因為他是天父,所以我們一定要尊敬他(傳5:2)。我們的禱告,都要指向我們基督徒的偉大目的與歸宿——我們的神,以及天國。神與天國,這是我們與神交通中的終極目的;因而,我們必須要在禱告中定睛與此。這是我們所矚目的焦點和中心。借著禱告,我們來到神的面前;就是我們所渴慕想要去的地方。
《威斯敏斯德大要理問答》
189問:主禱文的序言教訓我們什麼?
答:主禱文的序言是:「我們在天上的父」(太6:9)。這教訓我們,(1)當禱告的時候,我們要就近上帝,確信他父般的慈愛,而且我們與他這種慈愛有份(路11:13;羅8:15);(2)要有敬畏之心,以及其它各種孩子般的性情(賽64:9)、屬天的情感(詩123:1;哀3:41),並對他的主權、威嚴和恩惠的臨在有正確的認識(賽63:15-16;尼1:4-6);(3)同時,也教訓我們要與他人一起禱告,並為他人禱告(徒12:5)。
布雷克
禱告要求我們轉向我們要向他祈求一些事情的那一位。懇求者堅信上帝是全知的,他曉得我們的需要和渴望,他垂聽那禱告的懇求者。懇求者認識到上帝是全能的,他能滿足我們所求的——無論滿足的方式是否就在附近——是的,單單藉著他旨意的運作,他所能做的遠遠超過我們所求的。
懇求者曉得上帝是良善的,不僅善待所有的人,用食物和愉悅填滿他們的心:「耶和華善待萬民,用他的慈悲覆庇他一切所造的」(詩145:9),而且對他在基督里的兒女們展現了父親般的無比深沉的慈愛。他所喜悅的就是善待他們,他以仁慈為樂。上帝對他們說:「要在患難之日求告我,我必回答你;你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讓我聽見你的聲音,因為它是甜美的」。
懇求者曉得上帝是信實的——他是那位向自己的兒女,即應許的承受者,成就所有應許的,尤其是下面這些應許:「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約14:13);「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可11:24)。
這就是上帝的本性,上帝據此對待他的兒女。所以,如果懇求者想要蒙主悅納,能夠坦然無懼地禱告,那麼他也必須知道主具有這些特性。禱告這個行為表明我們知道主是這樣的,因為若非如此,我們不會來到他的面前。然而,活潑的認識產生活潑的禱告。
懇求者不僅要來到他所認識的這樣一位上帝面前,而且還要用一個適合的名稱來稱呼主,這個稱呼或者符合他對上帝的心情,或者適合我們目前的需要,或者符合對於禱告心態的渴望,無論如何,都當以崇敬和信心為特點。聖徒曾經使用過各種稱呼,比如「主」,「哦,主上帝我的救恩」,「主我的力量」,「我的上帝」,「鑒察人心的主」,「創造天地的上帝」,以及「哦,聖潔信實的主」。
主耶穌在禱告中通常使用「父」和「我的父」這兩個稱呼,教導我們也用「父」這個名稱來稱呼上帝。這並非表明我們不能使用其他稱呼,因為舊約和新約中的聖徒常常使用其他稱呼。然而,「父」這個稱呼是最親切的,最合宜的,最感人的,最可愛的稱呼——這個稱呼能夠使人產生最大的崇敬和信心。這是主耶穌賜給信徒們的特權:他們可以用「父」來稱呼威嚴的永生的上帝。
第三部分
巴刻
主禱文是採用家庭用語的:耶穌叫我們稱神為我們的父,正如他自己稱呼的。可是,問題產生了。耶穌本來就是神的兒子,是神的第二位。對照之下,我們卻是神所造的。那麼,我們憑什麼權柄稱神為父呢?耶穌教我們這樣去稱呼神,他是否暗示受造者的身分也包含兒女的關係呢?
這點必須說得很清楚,前面我們已經看到,在耶穌眼中,不是每一個人本來都是神的兒女,只有那些把自己奉獻了給主的門徒,靠著神的恩典,被收納到神的家裡去。「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給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約一12)。保羅說這正是主稱為肉身之目的:「神就差遣他的兒子,叫我們得著兒子的身分。」(加四4-5)只有基督徒才可以在禱告里稱神為父。
這裡解答了一個疑問。在別的地方,耶穌強調門徒應該奉他的名藉著他去祈禱,意思是,我們仰望他,以他為我們與神親近的道路(參看約十四6、13,十五16,十六23-26)。為什麼在主禱文中完全沒有提及這一點呢?其實已經提到了,是包含在「父」字裡面,只有那些承認耶穌是中保,並且透過他來到神面前的人,才有權柄以兒女的身分呼喚神。
如果我們要按著自己當盡的本分去祈禱和生活,就必須抓緊「神是我們的父」這恩典所包含的意義。
第一,我們既被收納稱為他兒女,所享受的愛,決不會遜於神的「愛子」(太三17,十七5)。這是前所未有得好消息。正如保羅宣稱:一切「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里的」(羅八39)。神永不會忘記我們和丟棄我們。縱然我們變成浪子(唉,真不幸,我們常常的確如此),他仍然是那位忍耐著我們的父親。知道神對我們有慈父的愛,不單在祈禱里得著無比的信心,在日常生活的每一方面,都同樣得著這種信心。
第二,我們是神的後嗣。古代人領養別人作自己的兒子就是為了保留後嗣,而基督徒就是與基督同作後嗣,繼承神的榮耀(羅八28-30)。你若領略這一點,就曉得自己實在必任何君王或富豪更豐裕和更尊貴。
第三,我們裡面有神的靈。我們與神的關係改變了(神所收納的兒女),連同我們人生的方向、慾望、見解和態度都能改變了,這就是聖經所說的重生或新生。凡信耶穌之名的人都是從神而生的(約一12),更準確一點,是「從聖靈生的」(三6、3-8)。保羅說「你們即為兒子,神就差他兒子的靈,進入你們的心,呼叫(就是催促我們自然地去叫,這是重生的本能)「阿爸,父」。」(加四6)不過遇到痛苦的時候(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經歷到的),就會發現自己頭昏腦脹、心靈閉塞、膛口結舌,感到「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向禱告,但力不從心。這時,聖靈自己就會在我們的心中作最有效的代禱(羅八26),這種代禱既實在又奧妙,使人既興奮又驚奇。
第四,我們應尊重我們的天父,滿足他的心。我們所關注的事情,必須以「你的名……你的國……你的旨意……」為中心,像人類家庭里的好孩子,隨時聽從父母的教導。
第五,我們必須愛弟兄,不斷關懷他們,為他們祈禱。主禱文教我們為家中的需要代禱:「我們……的父……賜給我們……赦免我們……叫我們……救我們……。」「我們」不單指自己!禱告對神兒女來說,不單是為那些「天之驕子」,而是對全家人表示關懷。
所以我們來到神面前,稱他為「天父」的時候,就應該表示信靠基督,依賴神,在聖靈里喜樂,順服,和關懷我們主的弟兄姊妹。必須做到上述的各點,才不辜負耶穌教導我們,稱呼神為天父。
既然主禱文以開始就稱呼神為父,所以我們每次開始祈禱之先,必須重新認定自己是神家裡的一員,神是我們的父親,我們靠他的恩典得以稱為他的兒女。概念正確的祈禱,開始時必在老遠就仰望著神,刻意提升自己的心靈,將感謝和敬拜歸給神。這就是我們的「父」所盼望的。感謝神的恩典,讚美神的父愛,為著自己是神的兒女和後嗣而喜樂,是基督徒禱告中極重要的部分。只要我們祈禱不超越以上的範圍,不本末倒置,目標就正確。
所以,我問:我們祈禱時是否常常稱神為父和讚美他呢?
卡森
神是我們「在天上的」父。大致說來,耶穌時代的猶太人傾向於把神想像得是很崇高的,因此人是幾乎不可能與他建立個人的關係。他是如此的超越,以致於他豐富的性情,常常被人忽略。相反的,大多數現代福音派的教義,傾向於把他刻畫成完全是親切而且熱情的。他的主宰權柄和至高的超越,不知怎麼地就消失了。
如果你走進某些美國教會,你會聽見人們狂熱地吟唱一些這樣的小調(我幾乎不能用「合唱」這個詞來形容它),就如「他是一個巨大的、精彩的神」。遺憾的是,我一定會想到一個巨大的、精彩的玩具熊。這樣的「合唱」不是太異端,也不是太褻瀆神。我有時候寧可希望它們是異端、是褻瀆神,因為那樣的話,就可以輕易地將之定罪為明確的邪惡。它們比被隔離開來的褻瀆和異端更糟糕。它們構成了一種模式的一部分,這種模式的特徵是不恭敬、膚淺的神學、和以經驗為最重要的宗教標準;在西方世界,該楱式掏空了相當多福音派教會的力量。
稱神為「我們的父」,刻畫出神的親切性;現在所說的這一點並沒有抵觸。當耶穌教導他的門徒以這樣的模式來禱告的時候,他講道的對象,都已經認識了神那超越的可畏,和神那無法形容的崇高和偉大。當他們第一次膽怯地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的時候,他們無疑會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得著巨大的特權,就是:以如此私人和親密的方式,來接近這位奇妙的神。但是今天,人們已經不再認識到神的超越,也不再珍愛這稱呼他為父的特權了。
可幸的是,仍然有信徒莊嚴地、意味深長地、高貴地聚集在一起,唱一些像史華德(Walter Chalmers Smith,1824-1908)所寫的這首讚美詩:
不能朽,不能見,獨一的真神,
住在不可迫視的光輝之境;
最可頌,最榮耀,亘古永長存,
又全能,又全勝,讚美主大名。
榮耀之父四射純潔的光輝,
寶座前,天使無不掩面侍立;
我們向你讚美,使我們領會
只是神聖光華今將你隱蔽。
這樣的信徒禱告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這時他們只能靜默且謙卑。
鍾馬田
當我們禱告神,稱呼他為我們的父時,必須要提醒自己,主是威嚴、偉大和全能的。當你感到軟弱、羞辱時,在神面前跪下;心靈感到極度痛苦時,記看他知道你的一切。聖經說:「原來萬物,在那與我們有關係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
如果你要奔向神,向他要求什麼,或祈求饒恕自己的過犯,記著神早已看見,也知道了一切。因此,大衛寫詩篇五十一篇時,內心非常痛苦地說:「你所喜愛的,是內里誠實。」如果你想得神賜福,那得要絕對誠實,他知道一切,什麼事情也瞞不了他。
也要記著,神擁有懲罰人,和賜福予人的權柄;他能拯救,也能破壞。寫傳道書的智慧人說,我們禱告神時,必須記看「他在天上,我們在地下」。
其次,要緊記他的聖潔和公義,他是完全、絕對的公義。也要記著希伯來書作者所說的,我們事奉神必須「用虔誠敬畏的心,因為我們的神乃是烈火」。
主說,這就是禱告的方法,要緊記這兩件事,不可分割這兩個真理:你面對的是那全能、永恆、聖潔的神;同時,神因著基督已成了你的父,他是全知的神,知道你的一切,他也好像父親了解孩子一樣了解你的一切,他知道什麼對孩子是好的。
把這兩件事放在一起;全能的神正看看你,他滿有聖潔的愛:並清楚你一切的需要,他聽到你每一聲嘆息,以永恆的愛愛你,他渴望你得著賜福、快樂、喜悅、成功。記著,他「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你「在天上的父」渴望要賜福予你,遠超過你要得著祝福的期望。他全能的力量沒有阻限,他能以屬天的全部福分賞賜給你。這些福分早已全然給予基督,透過他而賜給了你,所以你的生命,可以因得著神自己的榮耀、富足,而豐盛起來。
這是禱告的方法。你開始懇求什麼以前,祈求每日的飲食以前,先要明白自己面對的,是自己在天上的父親、我主耶穌基督的父、「我神」、「我父」。
侯士庭
主禱文開頭第一句話就說出我們與天父親密的關係。真正的禱告是親密無間的。它的基礎在於上帝主動地呼召我們這群破碎的人去親近他,所以我們可以坦然無懼地呼叫阿爸父。對耶穌來說,這正是他所帶來信息的核心。他曾對門徒說:「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是誰;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是誰。」(路10:22)
唯有耶穌能幫助我們認識天父,所以我們一認識耶穌,對父的知識和愛意就必增加。初代教會的作家安提阿的伊格那丟(lgnatius of Antioch,約35-107)說,一旦我們有了認識上帝的可能性之後,就像荒漠中的涓流,發出令人心曠神怡的細語:「來靠近天父,來靠近天父…」這個邀請響徹在福音書里。
與上帝親密的關係是不能獨佔的,所以我們禱告說「我們的父」。雖然我們需要獨處騰出內心空間迎接上帝的同在,但上帝的孩子是不能自我孤立的。然而,心靈的獨處正是擴充我們與人相交的秘訣,若沒有在獨處時支取天父的供應,我們無力在群體中生活。反過來說也是一樣,除非我們樂意分享群體生活,否則我們在父面前的獨處也沒有意義。「我們的天父」要求我們兩者都不偏廢。
與上帝親密的另一方面,是關乎天上生活。仰望天父就是仰望他所在的天家,我們卸下地上的雄心與欲求,撇下現代世界的心態和價值,歸向上帝自己。事實上,當我們開始禱告說「我們在天上的父」,就馬上變成世界的異鄉客。我們既然蒙天父悅納作屬靈的兒女,就不可再為不純潔動機、肉體的私慾提供藏身之所。
更多想法
麥卡瑟:認識神是我們的父,具有明確的屬靈特權和益處。首先,它意味著我們無需懼怕,像異教徒在他們的假神前面或抱持不可知論之不信的人那樣。第二,這樣認識神解決了不確定性,給我們盼望。地上的一位好父親會儘力保護並供應他的兒女;我們的天父照樣會更加愛他的兒女,並供應他們。第三,認識父可以緩解我們的孤寂。家人、朋友、甚至其他信徒都可能會拒絕我們,但我們可以確定父神永遠不會如此。第四,認識神是父,解決了自私的問題。耶穌使用「我們的父」,因為我們與千萬基督徒同為後嗣,因此,我們應該為別人禱告,而不是單為我們自己。第五,真正認識父意味著他所有屬天的資源全都是我們可以支取的。
最後,這個認識解決了順服的問題。如果耶穌身為肉身後單單遵行他天父的旨意,我們身為蒙神接納的屬靈兒女,也必須單單遵行他的旨意。這證明了我們與他的關係。然而,滿有恩典的神仍然愛他那些不順服的兒女。神作為我們的父,啟示出他願意提供他的耳朵、能力與福分給他的兒女,使他們獲得最大益處,也使他得榮耀。
魏斯比:主禱文不提倡自私的個人主義:禱文的起頭不是「我的父」,而是「我們的父」。我們與主的關係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關係。我們和天父密切相交,就會樂於和他的兒女相交。從我們對待別人的方式,可以看出我們和天父的關係。「我們的父」這幾個字,提醒我們禱告不可自私,以免傷及別的信徒或教會。這是何等大的恩典:能夠稱神為父,並使用不起眼的我們一詞,來擁抱神的兒女。不論我們在何處禱告,都能達到天上的寶座,也能與「各族、各方、各民、各國」(啟5:9)的信徒連成一片。神在天上垂聽,屬他的子民在各處禱告「我們的父」——包括你和我!
福哉愛主聖徒,彼此以愛結連
和睦相處,同心合意,在地如同在天
在父寶座面前,同心虔誠祈禱
同擔憂懼,同得安慰,同一盼望目標
彼此同當憂患,彼此同肩重擔
彼此共灑同情眼淚,彼此慰問勸勉
我們離別之時,內心難免依依
身雖遠離,心仍相契,希望再會有期
——法賽特(John Fawcett)《以愛相連》
中譯取自《生命聖詩》第218首
第四部分
《威斯敏斯德小要理問答》的主禱文概覽
■100問:主禱文的序言教訓我們什麼?
答:主禱文的序言是:「我們在天上的父」(太6:9),這是教訓我們要用敬畏和信靠的心就近上帝,如同兒女就近一個隨時能夠和樂意幫助他們的父親一般(路11:13;羅8:15),又是教訓我們應當與別人一同禱告,並為他們禱告(徒12:5;提前2:1-2)。
■101問:我們在第一祈求中求什麼?
答:我們在第一祈求「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太6:9)中,求上帝幫助我們和別人,在凡為他用以顯明自身的一切事上榮耀他(詩67:2-3),並求他行作萬事,使他自己得榮耀(詩83)。
■102問:我們在第二祈求中求什麼?
答:我們在第二祈求「願你的國降臨」 (太6:10)中,求上帝使撒但的國滅亡(詩68:1,18),使他恩典的國得以進展(啟12:10-11),使我們和別人都被接納,且蒙保守在此國中(約17:9,20;羅10:1;帖後3:1),並使他榮耀的國速速臨到(啟22:20)。
■103問:我們在第三祈求中求什麼?
答:我們在第三祈求「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太6:10)中,求上帝藉著他的恩典,使我們能夠並且願意在凡事上知道並順服他的旨意(詩67;119:36;太26:39;撒下15:25;伯1:21),如同天使在天上所行的一般(詩103:20-21)。
■104問:我們在第四祈求中求什麼?
答:我們在第四祈求「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太6:11)中,求上帝出於他白白的恩賜,使我們領受今生所需用的好東西,並且求他賜福,使我們得以享用(箴30:8-9;提前4:4-5;創28:20)。
■105問:我們在第五祈求中求什麼?
答:我們在第五祈求「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中(太6:12),求上帝因基督的緣故,白白饒恕我們一切的罪(詩51:1-2,7,9;但9:17-19);並且我們也受鼓勵去如此求,因為藉著他的恩典,我們能夠發自內心地饒恕別人(太18:35;路11:4)。
■106問:我們在第六祈求中求什麼?
答:我們在第六祈求「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中(太6:13),求上帝保守我們不受試探,以致犯罪(太26:41),或是當我們受試探時,扶助我們,拯救我們(林後12:7-8)。
■107:主禱文的結語教訓我們什麼?
答:主禱文的結語說:「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太6:13)這是教訓我們惟獨因上帝得禱告的鼓勵(但9:4,7-9,16-19),並在我們的禱告中讚美他,將國度、權柄、榮耀歸與他(代上29:10-13);最後為了表明我們希望他垂聽我們的祈求,又深信必蒙垂聽,就說阿們(林前14:16;啟22:20-21)。
三句話分享
讀完以上的文章你有什麼心得想法呢,小編鼓勵你通過留言選擇用下面三句話的內容,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閱讀收穫。
第1句話:請在文章中摘錄一句你認為最精彩、最重要或最有啟發的文字;
第2句話:請用一句話總結文章帶給你的收穫、感想、觸動、挑戰或思考;
第3句話:請將文章提醒你可以馬上付諸實踐的行動,用一句話記錄下來。
本系列文章摘編自:路德《路德大小要理問答》、《簡易禱告法》;加爾文《基督教要義》;馬太·亨利《馬太福音注釋》、《禱告的方法》;布雷克《基督徒理所當然的事奉》;《威斯敏斯德大小要理問答》;《海德堡要理問答》;巴刻《基督徒須知》;斯托得《基督教文化的挑戰》;鍾馬田《活像基督》;侯士庭《轉化生命的友誼》;約翰·麥卡瑟《每日效法基督》;魏斯比《建立國度的禱告》;卡森《主耶穌與神的國度》;席哲《當他沉默時》;凱勒《禱告解密》等。
TAG:橡樹文字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