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大家族如何壟斷全中國?所有行業都被他們拿下,農業只排倒數,第一卻無可爭議!
「書房即故鄉」
我想有一間書房
不負光陰,靜享慢樂
提到民國四大家族,大家都不陌生。民國四大家族一般是指蔣宋孔陳四大家族,指20世紀上半葉控制中國政治,經濟命脈的四個家族,即蔣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陳果夫、陳立夫家族。
有道是:蔣家的天下陳家的黨,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財。蔣介石是「四大家族」毋庸置疑的領軍人物,有了蔣中正的才能和野心才有了曾經煊赫無比的「四大家族」——「蔣宋孔陳」。
蔣控制的是政治,陳控制的是黨,宋孔兩家先後擔任財政部長,長期把持國家的財政大權。本期我們來看下一下四大家族控制最強的四大行業,看看都有哪些?
農業
1937年9月,國民政府設置了農產調整委員會,作為控制和壟斷農業生產的機構。抗戰時期棉花、蠶絲、茶葉、豬鬃、桐油等由國民政府統購統銷。在徵購征借的措施下,大量的糧食納入四大家族直接掌握之中。
四大家族還直接佔有大量農村土地,陳家的華西墾殖公司、蔣經國的新贛南國民經濟建設公司,都是這類機構。
礦業
四大家族對於工礦業的壟斷在抗戰前還較小。1935年底全國官營、民營工廠資本總額中,官營部分只佔11%。
1937年9月設立工礦調整委員會,擴張官營工業,吞併民營工業,實行國家壟斷工礦業的機構。四大家族官營工業主要有隸屬於資源委員會和軍政部兵工署的兩大直屬系統。
1944年,資源委員會下面有105個單位,兵工署下面有數十個單位。此外還有各省所辦的官營工業,如貴州企業公司、四川川康興業公司、湖南實業公司等,單位也不少。
1943年國民政府經濟部的報告,說明了官營工業的壟斷地位。在國統區3700餘家工業中,官營的600餘家,民營的3100餘家。但官營的占資本總額69%,民營的只佔31%。
四大家族除官營工業外,還有所謂商辦形式的私營工業,這類工業著名的有:以孔家為主的中國興業公司,1939年7月成立時的資本額為1200萬元,到1943年增為12億元,為後方資本額最大的公司,它共有13個廠,經營的中心是鋼鐵。
紗業
原屬孔家系統的農本局福生庄,後改組為花紗布管制局,統制著花紗布的貿易。以上這些宮式機構,作為國民黨反動政權的組成部分,假借抗戰的名義,壟斷了國統區的國內外貿易。
抗戰期間,四大家族以私人名義設立了不少商業公司。著名的有:孔家的慶記紗號、強華公司、大元公司,宋家的中國棉業貿易公司、重慶中國國貨公司、西寧興業公司;陳家的華華綢緞公司、棉花運輸公司等等。這類公司既有政治特權,又有極大的金融勢力,具有操縱市場的壟斷地位。
在宋家控制下的雍興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40年成立,1942年5月己完成及未完成的有18個單位,其中絕大部分分布在陝西、甘肅兩省,主要經營紡織業。除了資源委員會主辦的各廠外,它是西北最大的壟斷企業。
1942年,它的已開工紗錠佔大後方全部紗錠的1/4。陳家的有大華企業公司、華西建設公司、中國工礦建設公司等,也是規模很大的壟斷企業。
金融銀行業
抗戰初期,設立了中央銀行(蔣介石)、中國銀行(宋子文)、交通銀行(孔祥熙)、農民銀行(陳果夫,陳立夫)四銀行聯合辦事總處作為國民政府集中的金融機構。蔣介石自任總處理事會主席,「總攬一切事務」。
孔祥熙任國民黨的財政部長和行政院副院長,直接控制了四大銀行,設立了中央信託局和郵政儲金匯業局,形成了四行兩局的格局,打著孔氏家族的旗號先後創辦、接收了中國實業銀行,中國國貨銀行、四明銀行、山西裕華銀行、祥記商行、慶記商行等等,雖然說是有四大家族,但是銀行是掌握在財政部手中的,中國銀行原董事長叫張嘉敖。孔祥熙任中央銀行總裁。
1942年7月,國民政府又規定全國貨幣的發行都集中統一於中央銀行。從而一步一步地加強了四大家族官僚資本在全國金融業中的壟斷地位。在抗戰期間四行存款數額在四年中增加6倍,是各銀行中增長最快的。
在全部銀行存款中,四行的存款佔到了80%至90%,而戰前的1936年只佔59%。官僚資本在商業方面形成了正式的公開的壟斷。前述專賣事業管理局、貿易委員會、物資局等機構的成立及專賣、統購統銷政策的實行,是官僚資本實現商業壟斷的重大步驟。
四大家族是最大的高利貸主。根據15個省的調查,在農民借款來源中,受四大家族直接間接操縱的銀行、合作社、合作金庫所佔比重,1938年為26%,1940年為38%,1942為59%,1944年為25%。
文章來源於網路;如涉及版權請告知;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
※大學還在,教授亦變禽獸,世間再無蔡元培!
※宋之問:詩人中人品最爛,爛人中詩才第一
TAG:書房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