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的年夜飯為何要三桌?別的菜都奢侈,最後一道很家常

慈禧的年夜飯為何要三桌?別的菜都奢侈,最後一道很家常

今天初三,想必各位的年夜飯還記憶猶新。雖然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年夜飯已經不再具有稀缺性,不過,對於中國老百姓而言,年夜飯仍然是一年的大事,也是一家團圓的重要時刻。早在100多年前的清朝皇宮,慈禧的年夜飯是什麼樣的呢?作為當時最高統治者,她的這一桌飯自然是與眾不同。

本文的主要內容來自於金易先生和沈義羚女士合著的《宮女談往錄》,並結合其他人的回憶錄。金易先生和沈義羚女士當然不是見證人,這本書是他們通過清朝一位叫做和榮兒的老宮女口述所著,具有相當的可靠性和真實性。

慈禧的年夜飯為何要三桌?別的菜都奢侈,最後一道很家常

慈禧太后最重要的年夜飯並不是三十晚上的這一頓,而是大年初一時的晚膳,由於排場驚人,所以私下被宮女們稱為「天字第一號的筵席」。

雖然是慈禧一人為主,帝後數人為輔,但這「天字第一號的筵席」並不是就一桌,而是有三桌。居中的一桌是安排給天的,居西邊的是給地的,東邊的這一桌才是給慈禧自用。儘管不安排在中間,但能跟天地一同並列,可見慈禧在用餐上的氣魄還是挺大的。

慈禧的年夜飯為何要三桌?別的菜都奢侈,最後一道很家常

這三桌飯都是一模一樣的的,一般安排在寧壽宮或者體和殿。桌上的菜分為三類:一類是新春應景的菜,比如萬壽無疆、大富大貴、吉祥如意等等;二類是貢品菜肴,都是各地極其珍貴的名菜,比如龍蝦、熊掌、魚翅、鹿脯等等;三類則是御膳房自己做的菜,一般也是慈禧平時最愛吃的一些名菜。

都說慈禧太后用膳極其講究,有的史料說年夜飯要用幾百道菜。這種說法並不誇張,但也並非年年如此。有時候慈禧心情不好,會特意叮囑從儉,不過歸根結底,再簡單也不會簡單到哪裡去,絕對不會自己砸了「天字第一號的筵席」這個招牌。

最後一道菜,其實是山珍海味之中最為簡單的,只不過就是一盤餃子而已。但是,上菜也最為隆重,是由大太監李蓮英帶頭,宮中幾名資深太監共同下跪,將這盤餃子托在頭頂,再呈給慈禧太后的。餃子在東北又叫做煮餑餑,是女真人未入關之前的傳統食品之一。過年吃餃子是皇宮的習俗,表示不忘祖宗創業之艱難。

慈禧的年夜飯為何要三桌?別的菜都奢侈,最後一道很家常

這一桌酒席,伺候的人也不簡單。總指揮自然是大太監李蓮英,他是慈禧的頭號紅人,自然要在這件事情上忙前忙後盡心儘力。其次,伺候慈禧用膳的四名太監,雖然老態龍鍾,一個個卻都是地位不凡。他們有的是道光的書童,有的是咸豐的近侍,平時不用幹活,養尊處優,每年就這次出來。這是很有用意的,表示慈禧的地位是經過祖宗認可的,是正統的。

區區這五名太監肯定是不夠的,另外還配備了五百名太監傳菜。這五百人都是年富力強的,太老和太小都不要。而且,他們從臘月初八就是開始訓練,要求做到分毫不差,如同流水線一般準確無誤。這個人數上也很講究,就叫做「四大金剛五百羅漢伺候西天太后老佛爺歡宴瑤池」。

慈禧的年夜飯為何要三桌?別的菜都奢侈,最後一道很家常

另外,這種場合,光緒皇帝和隆裕皇后都必須到場。至於說大家熟悉的珍妃、瑾妃,有時候會獲得特殊恩寵同意她們參加,但更多的時候並不在邀請的行列。

即使只有皇宮中這幾個用餐,帝後都沒有什麼存在感,他們的作用主要還是服侍慈禧用膳。儘管光緒不喜歡隆裕,隆裕性格剛烈也不向光緒妥協,但此時他們誰也不敢吃了豹子膽掃慈禧的興,相反卻配合默契。他們分坐左右,皇帝拿著酒壺,皇后捧著酒盞,讓慈禧淺酌,也算頗有天倫之樂。

而且在傳菜的時候,並不是由太監來報菜名,而是皇后來報菜名,由皇帝來安排菜的擺放位置。兩人一般都不敢在這時候鬥氣,只哄得慈禧歡天喜地。

慈禧的年夜飯為何要三桌?別的菜都奢侈,最後一道很家常

這麼多菜,吃當然是吃不完的。等幾人用完膳,慈禧先會賞賜幾樣菜給李蓮英及四位宮中的老太監。隨後,根據品級,隨便打賞宮中傳菜的「五百羅漢」。這樣,一年的年夜飯才算是結束了。

慈禧自詡為國家的聖母,在國家危難之時卻從來沒有停止過驕奢的生活。在內務府為她採買吃不完的佳肴的同時,日本明治天皇卻節衣縮食,完成了日本海軍對北洋艦隊的超越,這也稱為清王朝的噩夢。

參考資料:《宮女談往錄》、《德齡公主回憶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自稱為孔子後裔,拜訪孔廟時卻被掃地出門
城破之日,他畏罪上吊,治國能臣不一定是邊關良將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