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福州市博物館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亮點多多

福州市博物館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亮點多多

福州新聞網2月1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文/攝)昨日是正月初一,「尋珍輯寶——福州市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在福州市博物館開展,展出的24923件(套)文物多為國有文物收藏單位的珍藏,類別涵蓋陶器、瓷器、壽山石雕、字畫、銅器、玉器、漆器、木雕等,精彩紛呈,亮點多多。參觀者表示:「讓人從中領略了福州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內涵與燦爛的傳統文化,堅定了文化自信,很為福州感到驕傲。」

「厲害了,新石器時期福州就有這麼精美的陶壺」

「厲害了,新石器時期福州就有這麼精美的陶壺!」「我要拍照上傳朋友圈!」昨日一走進市博物館2號展廳採訪,記者即被身旁傳來的陣陣驚呼聲所吸引。

走近一看,這是一件印紋硬陶網格紋壺,呈乳白色,造型簡約、線條優美,上窄下寬,配有把手,便於提攜,細瞧上面還有細密的紋飾。

市博物館館長張振玉告訴記者,此文物1958年出土於福清東張新石器時期遺址,該遺址位於福清東張小學附近,現已淹沒在東張水庫之中。

據介紹,遺址總面積約10000平方米,下層出土石錛、石刀、石鏃、石紡輪、骨器和灰色泥質陶、黃褐色泥質陶、夾砂灰陶、泥質磨光陶,系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距今4500年左右。中層出土橙黃泥質陶、彩陶和灰硬陶,系新石器時代末期,距今4000年至3500年。上層以硬紋灰硬陶為主,並有釉陶以及青銅器,系青銅時代遺址,屬黃土侖文化,距今3000年前後。

張振玉說:「東張遺址三個上下疊壓的文化層堆積,代表了福建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夏商、商周三個時期的地方遺存,為確定福建東部沿海地區史前考古學文化序列,建立該地區考古學編年提供了可靠的考古地層學依據。」

「這銅鏡上的老虎『活』了」

虎是我們先人的重要圖騰崇拜物。在中國歷史上,虎紋是一種重要的紋飾。在展廳內,記者看到了一件隋代的雙虎紋銅鏡。

銅鏡上雙虎繞鈕首尾相互追逐,在鈕座外相對吼叫,虎口大張,虎口上有虎鬚,內有虎牙,虎頭後有毛鬃,虎頸、虎身、虎腹分別用長度不同的線條紋勾出虎毛、虎體花紋,虎尾向後拖出裝飾的紋飾象徵飛翼,體現騰雲駕霧的氣勢,外圈飾以水波紋,雙虎神情生動,活靈活現。惹得參觀者連連驚呼:「這銅鏡上的老虎『活』了!」

「終於看到了傳說中的林壽煁壽山石雕精品」

「快來看,快來看,這是壽山石雕刻大師林壽煁的作品!」在展廳內,林壽煁田黃薄意雕《夜遊赤壁圖》吸引了眾多的參觀者。

已故壽山石雕刻大師林壽煁是土生土長的福州人。他是壽山石雕「東門流派」的正宗傳人。其工於薄意、浮雕,善刻松竹、花鳥等石雕作品,擅作多層次布局,意境縱深。

市博物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林壽煁的壽山石雕工藝,不但師承傳統技法,而且大膽創新,獨創了壽山石『鑲嵌法』,充分利用色澤各異的壽山石邊角料,雕刻成花鳥、人物、山水、瓜果等鑲嵌於漆器框內或掛聯、圍屏之上,開創了一條壽山石雕藝術表現新徑。」

退休教師陳炳彰告訴記者:「我早就聽說過林壽煁的大名,可其作品之前一直無緣得見,今天終於有機會看到傳說中的林壽煁壽山石雕精品,非常高興!」

展覽免費對外開放,展期兩個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