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聰明人來說,有哪些令人悲傷的真相?看完後,我心裡踏實多了!
聰明人,想必沒有人會覺得是貶義詞,但中國有句老話,聰明反被聰明誤,聰明有時候並不意味著是好事。
比如,在國外某著名問答網站,有好事者就提出一個問題:對於聰明人來說,有哪些令人悲傷的真相。
結果,有不少人上貼搶答,很多回答看起來也蠻有道理。
Julian Mintzis:
你獲得的知識越多,你的自我體察能力就越小,進而你就會越來越好奇,會學習更多的知識,然後把情況弄得越來越糟。
令人傷感的事,隨著時間流逝,你會越來越覺得自卑,比如面對一個新的工作,你會懷疑自己是否能勝任。
所以你不會去應聘,因為你感覺自己不會通過面試,其他的工作也是如此,慢慢的,你的自尊就被耗盡。
你開始想嘗試一份新的事業,但是相對於光明的前景,你會考慮更多的風險。你嘗試考慮每一種可能的結果,多數結局都不那麼好,所以又開始嘗試其他的事業,直到你年齡越來越大,精力逐漸被耗光。
Scott Anderson:
我猜,一個很傷感的事實是,聰明人仍然需要其他人,說得難聽一點,他們不得不學習如何跟蠢貨們一同共事。
Scott Davis:
我們知道的越多,我們的眼界就越開闊,同時我們看待世界就像一張錯綜複雜的網。
我們也會越來越意識到,我們已經學到的東西,永遠也無法跟那些未知的東西相提並論,因此我們不可能稱得上擁有智慧。
最後我們不得不接受一個現實,那些令我們恐懼失去的東西,我們必須放手,但當我們意識到,卻總是為時已晚。
當我們懂得越來越多,我們會看到一個因果交錯的世界,其中的細微差別,種種問題,我們都無法憑藉自己的知識去解決,讓人們保持謙遜的方式往往是讓他們經受痛苦。
Mike Wenzel:
聰明人通常有這麼幾個問題:
首先,因為你擅長洞察細微之處,所以面對一項計劃,你幾乎能看到一切問題所在,這並不是多麼讓人感到鼓舞,因為通常你也會看到失敗的苗頭。
如果你看到失敗的苗頭,那你怎麼會開始一項計劃呢?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聰明人都比較懶,因為他們除了覺得只是會做無用功外,幾乎不會從失敗中看到機會。
其次,控制不住地思考,分析,簡直讓自己冷靜不下來。
對於大多數聰明人來說,這實在是讓自己有些筋疲力盡。
最後,聰明人不善於社交,他們把所有的心力都集中在細微之處,他們沒有多少朋友。
大多數時候,他們認為,跟朋友們在一起是浪費時間和精力。
他們覺得,跟朋友們互動會很低效,對雙方都不會帶來什麼益處。
而且,他們也不需要向別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他們深知自己的能力,完全不需要別人來認可他們。
Dan Holliday:
據統計,單單在美國門薩國際(世界頂級智商俱樂部)就有160萬成員,誰能告訴我他們究竟住在哪兒?他們究竟TMD為社會做出過哪些有影響的貢獻?
※21歲突然癱瘓的輪椅作家史鐵生告訴我們,其實我們都是殘疾人!
※郭德綱經常調侃的于謙父親到底是誰?據說底下找郭德綱要版權費!
TAG:歡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