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家臆說‖老子與《老子》(2)

道家臆說‖老子與《老子》(2)

本文為「韓江布衣」公眾號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搬運轉載,違者後果自負。

上回精彩道家臆說‖老子與《老子》(1)

三、老子的治世方略和處事態度

1

(一)老子的治世方略

前文說過,老子所處的社會,是動蕩的社會,當時的社會情況按照莊子的話來說,就是「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群雄並起,時局動蕩,人們的私心慾念也在不斷地膨脹。老子有感於周王朝分崩離析的現狀,對於當時的時局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與看法,老子認為「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老子》第十七章),最賢能的皇帝,百姓甚至不知道有這麼一個統治者,他(指統治者)不過多的干涉百姓的生活,不頻繁的發號施令,而是任其自然,「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次一等的皇帝,是諸如三皇五帝之類的存在,他們關愛百姓,體恤百姓,頒布一系列促進生產使黎民安居樂業的政令,百姓親近他們讚美他們。再次一等的皇帝,就是嚴刑峻法,使民小心翼翼的生存,害怕統治者。最末一等的統治者,是欺壓百姓無惡不作之徒,為了一己之快魚肉民眾,橫行霸道。

·春秋列國圖(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很明顯,春秋時期的時局,諸侯為了稱霸,「挾天子以令諸侯」,頻繁對外發動戰爭以確立並鞏固自己的霸主地位,在老子眼裡,這些人無論是成就了多輝煌的霸業,那也是踩在無數生靈屍骨之上的,是以億萬民眾的骨血堆砌的高台。老子深感平民百姓流離失所的苦楚,他將哀憫的眼光投射到每一個飽受戰亂之苦手無寸鐵的民眾身上。我認為,老子雖然一直站在「道」的層面,對世界萬物天下蒼生進行整體性的抽象的描繪,但他的出發點,其實是這些在當時飽受「倒懸」之苦的個體。所以,老子在這種情況下,提出「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老子》第三章)。他認為崇尚賢能,會讓民眾為了功名利祿而彼此爭奪;看重難得的珍寶,會讓民眾生起攀比偷盜之心;現出可以追求的東西,會讓民眾產生慾望,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老子認為,聖人的統治,應該是「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老子》第三章)當然,老子的這些言論,為後世人所詬病,許多人根據老子的一些語句,就斷定老子是個陰謀論者,是個主張「愚民」的「帝王之術」者,這些其實都是可待商榷的,筆者將在以後詳細陳述自己的意見。

上文還說到了老子一個核心的觀點,就是「為無為,則無不治」。「無為」是人們對道家的一個經典概括,老子認為,「治大國若烹小鮮」(《老子》第六十章),治理一個國家就像煎小魚一樣,一個是要慢,不能心急,還有一個是不要一直去翻動它,這樣魚肉很容易會煎爛、粘鍋,云云。在這裡我們可以發現,老子的「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他一開始提出的「不妄作」,李申先生說,「無為」的前面有一個「為」字,因此可見,「無為」是一種方式方法,「無為」還是要去做,只是不要妄為。「治大國若烹小鮮」的比喻也很清楚的指出這一點,煎魚的時候不要隨意翻動,而不是完全不管任由它煎,那樣也會糊鍋。所以,老子認為,聖人治理國家,首先應該「知道」,即「知常」,知道萬物生長變化的規律,知道百姓休養生息的規律,然後順其自然,只在該「為」的時候做出行動,比如遇到荒年青黃不接百姓流離失所的時候,政府就出來賑災;公共設施損壞崩塌,政府出資修護救濟災民等等。總而言之,與民休養生息,不窮兵黷武濫施政令,就能把國家治好。

其實,「無為」儘管是治國安邦的好方式,但是一旦遇到外敵入侵,還是面臨著覆巢之危。比如西漢初年,百姓剛經受了秦掃六合的戰亂之世,秦朝大一統之後天下才穩定了沒幾年,又有六國後裔起兵造反,之後是劉項爭霸,百姓苦不堪言,因此,西漢王朝剛剛建立,劉邦便「約法三章」,並按黃老之學與民修養生息,國家的經濟得到極大的恢復,民眾安居樂業。可是在周圍的匈奴並沒有「休養生息」,而是虎視眈眈時刻打算進犯中原,此時如果仍繼以「無為」的政策,恐怕華夏危矣。因此,老子的「無為」政策,實際上是對當時諸侯慾壑難填窮兵黷武的勸誡,並且,「無為」順應了「道」的自然,惟其自然,才能不強行歪曲人性,才能順應萬事萬物的自在生存。同時,老子提出「無為」,有其預設或者說他希望的社會背景——「小國寡民」,民眾「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種小國寡民的設想或者說追求,其實是希望人們對自身慾望的消解。簡單來說,小國寡民的願望,只有在所有人都接受的前提下實現,比如說漢朝休養生息,如果四周的少數民族也都無欲無求偏安一隅,那麼各自都不許為了自保或侵略對方而練兵造甲,但如果有一方萌生問鼎之心,那麼另一方無論是為了自保還是爭奪都會改變其「無為」之政。

2

(二)老子的處事態度

《老子》一書,長久以來被人奉作修身的經典,道教的產生除了因為老子對「道」的概念描述為「玄之又玄」,重要的一點就是《老子》該書中「不爭」的思想在某種程度上與宗教思路暗合。《老子》書中與處事態度有關的內容有很多: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第七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老子》第九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第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老子》第二十三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老子》第二十四章)

還有不少是對於道的類比描述,後人也多引為處世之道,關於老子的處事態度將在以後另行撰文進行詳細敘述。

《老子》成書於先秦,是中國歷史上的一部經典著作,同時也被後人尊為先秦諸子道家學派的代表性經典讀物,其中蘊含的思想經後人演繹結合,產生了諸如「黃老之學」、「老莊」學說之類的說法。《老子》一書開創的「道家」學派,幾千年來影響巨大,不僅直接作為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核心學說,還成為一種為人處事的文化慣制與儒學文化一起交織成每個中國人的精神家園,至今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基於此,本號將在後續的推文中,對《老子》一書逐章逐句進行分析說明,敬請關注。

韓江布衣

《道家臆說‖老子與》

文學·歷史·哲學·民俗

作者寄語

筆者希望與諸君分享自身對於道家學說的體會與心得,二來希望能拋磚引玉,求得方家指正。諸君若有任何意見或看法,可在下方評論區進行評點交流。

主要參考文獻

[1]陳鼓應. 老子今注今譯[M]. 商務印書館, 2003.

[2]李 申. 老子與道家[M]. 商務印書館, 1996.

[3]汪韶軍.論老子無棄的胸懷[J].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8(01):19-23.

[4]易中天.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M].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09.

長按讚賞

About Me

本意無心隨讚賞,且將拙作換書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我不想繼續討厭自己了
他的父母不同意想分手,怎麼辦?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