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教解讀何為「四正勤、四如意足」?
佛法之真諦
佛法非迷信,非宗教信仰,乃是宇宙萬法之真理真相!它是講真,講實,講宇宙萬物的起源以及所有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萬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再說「四正勤」。
一者,已生善令長。我們已經具備的優良品質要發揚光大。對修行人來講,你千萬不能看,「哎呀,就我一個人做好事,算了,別人都懶,我怎麼就懶不起?」這個心就用錯了,要珍惜自己的美德。點點滴滴都是成就自己的功德和福報。不要認為你是給別人乾的,這不是搞世間法。在某種意義上講,別人不做你做了,這種光讓你沾來了,你還要感恩人家。
二者,未生善令生。這叫見賢思齊。有些人不是的,他對別人的長處甚至帶有妒忌心、誹謗心,把人家往壞處想——哼,想出風頭唄。看到人家拿多少錢財來供養,本來你生個隨喜的心你就一樣得到功德,他偏偏——哼,我有錢,我比他還會供養啊——或者見到師父表揚某某人,心裡應該生歡喜心;可是他不是的——師父又偏心了——是這樣的心態。不管世出世間,一個圓滿自己的重要秘訣,就是要學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三者,已生惡令斷。知道自己的習氣就要改,不要等。師父有時候安慰大家,我們改變習氣要有個過程,是防止你們自卑自賤。你可不要反用了心——既然是這樣,就由它去——許多人並不是不能改掉自己的習氣,只在於他願不願意改。
四者,未生惡令不生。你不能不學人家長處,還反而去學人家短處,那你就退轉了。你這個罪過很大呀,明明知道人家是惡,是短處,你還要去學——哼,他能幹我怎麼不能幹?
四如意足:即「欲如意足、念如意足、心如意足、行如意足」。前四念處中修實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進,精進智慧增多,定力小弱,今得四種之定以攝心,則定慧均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又名神足。
欲如意足:不是指慾望,是指我們的願心。你有這個願心,想解脫自己,想成就自己。有此前提,你不需要吩咐,就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如意」是表自在呀,是表自性流露。
念如意足:是表念念在道。在沒有起心觀照之前,你這個念法爾如是。比如說,人家偷了我五百塊錢,偷也好,不偷也好,你不會跟人家計較,你這個念早就已存在。
心如意足:那麼事情發生了以後,在正念的指導之下,怎麼樣思維用心。
行如意足:念在思維之前,然後通過心的思維,通過自己的行為舉止來落實。
對這個「四如意足」呢,我看到過幾種不同的解釋;把它圓融為「欲、念、心、行」,貫穿在我們整個的行為舉止當中。在小乘法里真正明理見道之人,也叫真修行,不需要問老師。
開 心 般 若 微 信 公 眾 號 :kaixinbore
公眾號主旨:每天多1分鐘學習,開啟生命本有的圓滿智慧,讓我們的生命更加精彩!
聲明:素材來源於網路,內容不代表本平台觀點。我們尊重原創,文章、圖片、視頻版權屬於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聯繫微信公眾號 kaixinbore。
開心般若:世間的善法可以得到人天福報。在佛法里「有我即是惡,無我方稱善」。明心見性之人已經破除了肉團身的這個小「我」,他已經明白宇宙萬法就是當下的一念心,這個「無我」就是「無我無不我」。真正明白了如來藏的道理,那他就是善男子善女人!佛在《大方廣佛華嚴經》講「忘失菩提心,縱行一切善,亦是魔業」,只有明心見性,方為萬善之最,才是根本之善。
TAG:開心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