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火箭軍高原哨所舊貌換新顏

火箭軍高原哨所舊貌換新顏

火箭軍某旅所轄的十餘個哨所是全軍自然條件最為惡劣的哨所之一。陳小強攝

中國網軍事2月16日訊(記者謝露瑩通訊員陳小強王靜)年無霜期僅50天,最低氣溫可達零下40℃,氧氣含量只有內地的60%……

當記者的越野車艱難地翻過一個個山坡,小心翼翼地涉過一條條淺灘,雲霧中的高原哨所在我們的眼中逐漸清晰。

紅頂彩鋼一體化的「別墅式」營房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絢麗奪目」。營房旁的院牆上,兩行鮮紅的大字引入注目:哨位崗位戰位,位卑責重;無名無悔無愧,無上光榮!

記者了解到,火箭軍某旅所轄的十餘個哨所是全軍自然條件最為惡劣的哨所之一。而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內,原本簡陋的高原哨所實現了「大變臉」,官兵們已經住進了第三代新營房,生活環境、工程設施、執勤條件均有了明顯改善。

「我們的哨所是1960年組建的,先後經歷了土木結構、磚木結構,現在是科學含量較高的高原保溫型新式營房。」營長韓世濤滿臉自豪地介紹。哨所及配套設施築面積近280平方米,是一個集訓練、執勤、休息、學習、娛樂等多項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新式營區。

哨所配備了功能先進的吸氧、娛樂、保溫、飲用水凈化等現代化設施,有效解決了困擾官兵幾十年的「取暖難、通信難、如廁難」等「六難」。

科技讓生活更精彩,合著時代節拍,沉寂的高原哨所「舊貌換新顏」。記者們一走進營房,立即感受到了充足的氧氣和室內的溫暖,連日來高原上因缺氧而導致「踩棉花」般的缺氧感覺,明顯有了緩解。宿舍里,特製的棉被疊得整整齊齊,床下都放著一雙「毛絨絨」的拖鞋,方便戰士們平時穿用。

談起這些年哨所的變化,官兵們你一言我一語,激動的神情飛揚在臉上。

過去,哨所官兵吸氧困難,只能從山下送上哨所,距離遠、周期長,氧氣一度被哨所官兵稱為「奢侈品」。近年來,上級多次投入專項經費,為海拔3000米以上的所有哨所、執勤點配備了制氧機。新型高原制氧機性能優越、功率很大,為高原哨所全天候提供了充足氧氣,官兵吸氧實現了由「保命氧」到「保健氧」的跨越,在哨所吸氧不再是「特殊待遇」。

以前,官兵們穿普通冬季作訓服巡邏執勤,一會兒就凍得直打哆嗦。「現在好了,我們高原寒區部隊統一配發了高原防寒大衣,就連靴子都有很高的科技含量,戰士們穿著不僅顯得精幹,而且非常暖和。」張春說。

過去,娛樂是「消磨時間」,現在是享受生活。以前在哨所,僅有固定的幾部影片,許多戰士都可以把台詞背下來,人人都能當「配音員」。

溫室里蔬菜蔥鬱,長廊中瓜果滿架。近年來,部隊引進地方先進的大棚技術,使哨所青菜自給率達到了40%。每頓的六菜一湯代替了「白菜、蘿蔔、土豆、罐頭」老四樣。該旅保障部長趙萬鈞說:「以前講吃飽,現在還要吃營養,六菜一湯,新鮮蔬菜不斷。」

天涯若比鄰,一網連邊關。現在,全軍政工網、高清衛星電視、聲樂器材、數字點歌機走進哨所,使官兵在深山也可了解天下事。

「立體化」的執勤格局初步落實。官兵們的巡邏裝備,已從過去的戰馬改為新型高原巡邏車,不僅越野能力更強,而且觀察、通訊等相關設備也更齊全,工作效率比以往有大幅提升。

這些年,哨所變化很大。但無論條件怎樣改變,哨所自然環境的惡劣與險峻無法改變。「我們官兵牢記強軍使命、獻身強軍實踐的信念始終不渝,衛國戍邊的犧牲奉獻精神始終不變。」該部政委楊勇說。

高原哨所官兵已每天都能吃上新鮮的蔬菜。陳小強攝

戰士們利用空閑時間自編自導排練節目、放聲歌唱。陳小強攝

哨所戰士向火箭軍軍旗宣誓。趙志祥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北網 的精彩文章:

北約批准增設兩個司令部 美方催交「份子錢」
1500米只是信號 韓國教練放話:家門口定滿血復活

TAG:東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