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讓孩子用手機,你就是在讓他憎恨學習

不讓孩子用手機,你就是在讓他憎恨學習

上面藍色的「何坤靈」是可以點的!

這是何坤靈與你共同成長的第36期

不讓孩子用手機,你就是在讓他憎恨學習

1

床頭的手機在早上六點響起,我打開《得到APP》,開始播放當天的知識新聞。

昨晚在朋友圈發布的「每日精進」,此時已經獲得了近60個點贊、十多條留言:這個每天睡前兩三百字的小思考,我已經連續寫了355期,累計10萬餘字。

七點半到達學校,我立刻掏出電腦,開始拓展昨天在手機上構思的文章——兩天前發布的那篇現在已經有了30多條留言,我打開微信,在公眾平台小程序上一一回復。

中午,共同策劃00後社群的朋友用石墨文檔給我共享了最新的方案,我便在課間抽空查閱修改;看到同學在手機上學德語,我立即把這個APP的信息共享給了企業界的朋友,與他們約時間討論。

我是一個高中留學生,這就是我用手機的玩法。

我的手機主屏

2

與國內不同,我所在的紐西蘭學校根本不會禁止學生使用手機。

每個科目的課堂上,都能見到老師帶著全班一起「玩手機」的場景——伴著充滿緊張感的音樂,大屏幕上顯示著一個個選擇題,孩子們興奮地在各自的手機上作答。

在紐西蘭老師們的眼裡,手機完全不是洪水猛獸,而是一個超級工具:雖然有一些干擾,但只要打開方式恰當,就能「玩」出洪荒之力。

這裡的孩子們,也主動探索出了手機的各種「玩法」。他們在YouTube上看講解知識點的視頻、在Duolingo上練習想學的外語;市場節時,甚至有同學直接用Instagram宣傳產品,毫不遜色於專業的社群營銷。

他們通過自由的探索,把手機變成了自己學習的助推器。

Kahoot.it是一款被所有師生追捧的學習遊戲

3

相比之下,對大多數中國孩子而言,手機最大的用途就是消遣。

老師們看到學生用手機就只知沒收,家長們看到孩子用手機就怒火中燒;手機在大多數中國孩子的心目中,就好像被封印在暗處的禁忌,每偷玩一次都有那股罪惡的快感。

可悲的是,看到孩子被手機干擾時,很多家長只會一邊抱怨孩子不學好、一邊充滿敵意地控制。這樣的打壓,只能讓「用手機學習」徹底成為孩子眼中的天方夜譚。

事實很殘酷,大多數家長自己也只會用手機打發時間——他們或沉迷於刷朋友圈,或熱衷於轉發各種群里看到的搞笑視頻。他們引導不了孩子,只能通過令行禁止來宣洩自己的權威。

就這樣,本來可以幫助學習的手機,硬生生的被家長們掰成了一個黑暗的深淵。

學會手機的正確玩法,才是聰明的選擇

4

為了迎合這些自大的家長們,「手機毒害00後」這樣的文章便層出不窮。

這些聳人聽聞的言論,和過去的「電視毒害80後」、「網路毒害90後」,沒什麼區別。

在互聯網無處不在的今天,十年前的那些「戒網癮學校」顯得無比荒唐、無比可笑:當喬布斯在用iPhone改變世界時,那些家長們卻還在懼怕即將被淘汰的PC互聯網——殊不知,自己的落伍,斷送了孩子探索未來的機會。

今天的智能手機,比當年聲名狼藉的互聯網不知強大了多少。

手機確實會干擾孩子的專註度,但它同時也是一道門,能帶著孩子走向更寬廣的世界。

如果家長因為恐懼而盲目的封上了這道門,那無疑就是在斷絕孩子探尋未知的道路。

手機是通向世界的一道門

5

作為一個00後,手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成為了我身體的一部分。

獨自留學海外,視頻通話讓我與萬里之外的父母一屏之隔、朋友圈和群聊則讓我的聲音能被成千上萬的陌生人聽見。

因為手機,我熱愛學習:我在YouTube學物理、在KhanAcademy備考SAT;在得到APP聽中文世界最精英的思考、在007行動和6000+朋友一起寫作精進。

沒了手機,我的生命不知會失去多少活力。

在這個飛速變化的時代,手機是探索未知的最佳途徑。能以正確的姿勢玩轉手機的孩子,註定會乘著時間的力量,成為一個加速奔跑的終身學習者。

家長們,放下你的自大,去和孩子一同探索手機的玩法、和他一起愛上學習吧。

我是何坤靈,一個零零後留學生

希望我的分享能對你有所啟發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看法,感謝你的關注和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何坤靈 的精彩文章:

12歲小外告訴你為什麼要擁抱新科技

TAG:何坤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