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殲7,中國還需要多久
今天是大年初三,在過去的一周里,雖然中國人民都在享受年節假期,但是這既沒有妨礙中國軍隊在年節期間進一步發展本國的力量,也沒有減緩全球各國的軍事動向,這其中,中國軍隊新年裡那些讓人「心疼」的舊式裝備毫無疑問成為了一個話題,而需要多少錢去換掉它們,自然也就成了一個重要的話題。
今年春節晚會上,裝備殲-7的南部戰區空軍95156部隊向全國人民拜年
告別殲7,中國還需要多久
在春節前夕,中國空軍以一種超乎大多數軍迷想像的方式,高調宣布了引進的蘇-35戰機形成戰鬥力以及國產五代機殲-20戰機交付作戰部隊這兩個期盼許久的重要時間節點。而就在大家為解放軍新一代先進裝備開始形成戰鬥力的時候,大過年向全國人民拜年的南部戰區95156部隊卻讓大傢伙「心疼」了好幾秒。原因無他,這支部隊拜年的時候,身後裝備的依舊是連雙三角翼也沒有的殲-7系列戰機。
無論是按照所謂的俄標還是以前大家習慣的美標,殲-7系列都是不折不扣的二代機,95156部隊裝備的早期型殲-7航電系統更是連簡單都談不上,只能用簡陋來形容;在五代機空戰已經成為一個迫切需要研究的課題之時,這些老夥計的升級目標還十分地「樸素」:裝備雷達;而具備「普世」的超視距空戰能力(而不是中國特色的「有PL-8就有超視距」)則只能作為一種奢望深藏在心中了。儘管有不少網友仍然會覺得殲-7「起飛準備時間短」或者「節省經費」,但很多時候這只是乍看如此的美好願望:蘇系二代機維護不便、整備程序複雜,出動速度並沒有顯著優勢;而舊式機體結構和渦噴發動機的短壽命則讓這些飛機的全壽命成本便宜不起來。雖然殲-7的採購價格在停產前確實不高,但這種低價實際是用其低性能交換而來。而在解放軍要全面實現現代化的目標之下,規模在500架以上的殲-7機群的未來,已經成為中國空軍戰鬥力全面提升的巨大挑戰。
殲-7G原型機,這也是殲-7系列最後的改進型
其實軍迷們早就看這些各種各樣的殲-7不順眼了,各種替代殲-7的想法也是層出不窮,這其中最有人氣的,是早年的「梟龍」替代殲-7和近年來盛行的教-10戰鬥入門型兩個設想。這其中的「梟龍」設想比較接近於印度用「光輝」輕型戰鬥機替代米格-21,只不過「梟龍」的研製更加成功,性能也遠比「光輝」靠譜,而且能夠讓這些使用殲-7的部隊以比較低的成本獲得超視距空戰能力;教-10戰鬥入門型則有更好的發展潛力,成本上可能也更加理想,但是現有的型號可能還是和殲-7一樣,只能使用近程空空導彈,因此最後這些飛機在實戰中所能執行的任務可能不會比現有的殲-7更多,仍然只是一種「保編製」和「積累飛行經驗」的輔助飛機。而如果想在教-10基礎上再進一步,開發一款像台軍「經國號」一樣的輕型戰鬥機,則不僅又回到了「梟龍」方案的老路上,其成本和時間顯然也更不合適。
上世紀80-90年代的相當一段時間內,殲-7是中國空軍唯一具備現代化改裝潛力的成熟可靠的國產戰鬥機
中緬邊境發生炮擊、轟炸越境事件時,進駐前沿機場的仍是殲-7II戰鬥機,這些戰機加裝了霹靂-8導彈和火控雷達,但仍改變不了其早已落後時代的本質
最後看來,解決挑戰的方法說起來也沒有什麼取巧之路,無非是繼續量產進行換代,在最後的殲-11B+完成後,中國航空工業為空軍提供的戰鬥機已經全部是四代半或者五代機,而其年產量也已經接近百架,即使算上現役殲八系列,在2025年前後讓這些「老型號」(其中不乏2000年以後生產的「新飛機」)退出現役也是十分現實的。隨著國產殲-20戰機的年產量逐漸增加以及第二款國產五代機的走上正軌,中國空軍的換裝結構總算能夠接近超級大國。
當然這種「接近」一點兒也不值得大傢伙鬆口氣,因為在2025年後,中國空軍雖然終於擺脫了各種各樣的二代機,但三代機老化的問題幾乎是緊隨其後地迎面而來:姑且不談上世紀90年代中國空軍引進,壽命早已幾本耗盡的第一批蘇-27SK和蘇-27UBK戰機,單就上世紀末/本世紀初中國引進的蘇-30系列和許可證生產的殲-11戰機而言,其服役年限在超過20年以後,同樣面臨著技術落後和壽命到期的困境,而考慮到這些戰機的升級效費比並不高,似乎繼續採購更加四代半或者五代機加以替換,在邏輯上才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中國空軍殲-11和部分蘇-30MKK戰鬥機,在雷達罩位置有「虎鯨」塗裝,是識別這些安裝老式倒置卡塞格倫天線雷達戰鬥機的最簡單方法
蘇-27、殲-11、蘇-30MKK系列戰鬥機使用的用倒置卡塞格倫天線的N001雷達,技術水平上講,和F-4E上的AN/APQ-120屬同代產品
殲-11B採用平板縫隙雷達天線的1493雷達,已達到美國F-15戰鬥機的AN/APG-63水平
而這又牽涉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當代先進戰機領域自然存在的價格驟增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在西方可算是一個「普世」的問題,除了美國以外,幾乎所有的國家在當代進行戰機的徹底更新換代過程中,都伴隨著戰鬥機數量的大幅度減少和戰機部隊編製的迅速縮減。當然這其中有所謂防務壓力減小以及軍費預算縮減的原因,但相比軍費的停滯甚至縮水,戰機的價格直線上漲,顯然已經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
F-15E戰鬥機在2000年前後美國空軍採購的時候,其單價大約在5000萬美元上下,而同時期採購的F-22戰機的單價成本則基本都維持在2億美元上下——當然美軍預算里用的不是最便宜的飛離價格。從這個角度看,雖然多年以來大家一直在吐槽F-35那控制不住的價格,但從2019財年美軍計劃採購48架F-35A戰機,預計預算49億美元來看,其刨去研製成本後的生產成本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實際上實現了上世紀90年代上馬JSF項目時對其價格的要求——雖然不是4500萬美元,但確實與當代一些主流四代半戰機的成本(2009年新加坡採購F-15SG的單價成本接近1億美元,後來的沙特與阿聯酋採購的F-15SA單價則鐵定已經超過1億美元)相差不大。也就是說,F-35所謂的「貴」,更多體現在其高昂的研製成本而不是生產上。或者說,美國的航空工業體系在交了大把學費之後,已經完全做好準備,像生產F-15一樣(甚至是生產福特T型車一樣)生產F-35了。
在付出昂貴的代價後,F-35的生產漸入佳境
類似的問題在中國目前的體現則完全不同,現階段中國的航空工業雖然已經開始量產殲-20的所謂「A構型」,這一構型也在演習中發揮了令人震驚的巨大作用,但作為中國空軍希望對抗甚至壓倒F-22和F-35的核心型號,殲-20目前的狀態顯然離真正的「滿意」還差很遠。中國航空工業也尚未完全做好大批量生產殲-20的充分準備——這種充分準備不僅是指總裝所用的脈動生產線和廠房,而是指全國從上到下為殲-20配套的航空工業體系。
這也可以從目前殲-20的價格上看出一些端倪。同樣是一架雙發重型使用先進航電系統和新一代機載武器的戰鬥機,殲-16和殲-20的價格相比就會「便宜不少」,其差距雖然到不了1998年美軍採購F-15E和F-22時那種「天壤之別」(畢竟與生產高度成熟的F-15E不同,殲-16和殲-10C這類飛機同樣是代表中國航空工業高水平,剛剛掌握量產技巧沒幾年的高端型號),但依然可以讓軍迷們上演A+B=殲-20的算術遊戲。從這個角度看,目前交付的殲-20,不管已經有了多少架,本質上依然是中國航空工業專家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工匠精神」精心打造的一批批工藝品。
在殲-20仍然是最尖端裝備的時候,這樣的高投入和高成本都是必須要接受的,但當五代機技術開始批量生產的時候,如何讓這些技術和產品「白菜化」,是又一道擺在中國軍工人面前的難關。
目前我們的殲-20和當初F-22一樣還是集本國航空工業尖端技術和人員之大成,發揮工匠精神製造的藝術品
實際上,不止是老戰機的淘汰問題,一些不那麼老的戰機的現代化改進也差不多在同一時間成為中國空軍需要考慮的問題。美國國防部在剛剛通過的2019財年軍費預算申請中,就繼續提出在2019財年投資10億美元,對美軍現役的F-15E和F-15C/D進行「雷達現代化項目」,通過用有源相控陣雷達替換F-15機隊的平板縫隙雷達,將這些飛機的性能提升半代,從而提升他們在現代化空戰中的生存率。而對於中國空軍而言,隨著最近的一系列軍事演習證實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對於現有的電子干擾系統有較強的反製作用之後,給較早裝備平板縫隙天線雷達甚至倒置卡塞格倫天線雷達的換裝新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也成為空軍戰機現代化的方案之一。
不過這一方案的優點實際上同樣突出。相控陣雷達本身作為一架戰機火控系統的核心部分,本身的採購價格就要比傳統雷達高很多,如果加上相關的電路、指揮、顯示、電源以及散熱設備的適應性改造,很可能出現花了大錢給戰機進行了升級,最後卻僅僅「續命」了沒有幾年的糟糕局勢。而要能輕鬆愉快的改變這一問題,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全面降低有源相控陣雷達這樣關鍵裝備的成本和價格。
美國對F-15的「延壽改裝」,實際上是對F-15進行全面翻新,甚至有些飛機連中央翼盒都進行了更換,全機電纜更換,機內電子設備也全面更新,實際上已經是重新製造了一架飛機,這樣程度的延壽改裝,中國空軍早期的殲-11可能享受不了
參加中泰聯演的殲-11"中期改進型」戰鬥機實際上僅是安裝了全向告警系統,雷達電子系統並未更換,仍是「倒卡」天線雷達,表明中國對於這些90年代生產的「老」殲-11的升級興趣不大,尤其是殲-11的實際裝備數量,也並不大
但利用14所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及相關航電技術,大幅度提升21世紀以來生產的殲-11B戰鬥機的效能,卻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至少,也要讓全軍的殲-11系列能和殲-16一樣,與殲-20配合作戰
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長久以來軍迷們的認識誤區:中國裝備統統都是「白菜價」。
國產裝備便宜么?我們一方面一直在高呼某些國產裝備性能優越又白菜價,另一方面又看著解放軍在採購各種武器裝備的過程中強行試圖降低成本的各種努力,某些時候,我們甚至還會遇到一些我們理解不了的,莫名其妙「昂貴」的國產武器。
比如本周某位在社交軟體上發了許多畫面的巴基斯坦飛行員手裡的中國國產直-10武裝直升機就是這樣的一個問題。作為當代少有能夠完全自主研製武裝直升機的國家,中國在這一領域的成果顯然屬於較高水平的集團,其技術水平不是那些和別國搞搞合作生產改進或者用別國現成動力系統甚至旋翼組件的國家所能相比的。直-10在整體性能上也處於國際上較為先進的檔次,其機載武器、航電系統等也是可圈可點,中航工業的工程人員為了出口還特地將送往巴基斯坦測試的直-10的操作界面替換成了英文,可謂是想客戶之所想的周到了。但是最終巴基斯坦仍然選擇了土耳其的T-129武裝直升機,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國武裝直升機「貴」。
中美向巴基斯坦提供的直升機是直-10和AH-1Z,這兩種直升機性能相似,而巴基斯坦拿到手的價格可能也差不多(美國提供AH-1Z的部分資金可以走軍援途徑,相當於打了折)
土耳其T-129雖然性能非常LOW,但價格比中美的「高端」直升機便宜不少
然而正當土耳其準備數錢的時候,美國宣布海軍陸戰隊的AH-1W作為「剩餘物資」全面開放出售,巴基斯坦很可能以極為低廉的價格獲取這種直升機,T-129很可能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種「貴」,並非指中國產品因為性能比外國產品優秀所以價高一分,而恰恰是中國國產尖端武器裝備的成本較西方高,才導致了在同類產品中中國產品因為價格較高才缺乏競爭力。自然,這種高成本有時候是因為「國產化」之後在生產工藝甚至是產品合格率等問題上與外國先進水平相比有差距,有時候則是因為國產設備的原材料來源由於種種原因成本較高。同樣的問題在中國的多款渦扇和渦軸航空發動機上都有出現,在立足國產的思維和事關國家安全的情況下,這種因為國產而帶來的高成本在國內武器裝備研製中往往可以被諒解,但在出口武器裝備時就會成為影響成本的關鍵因素。
另一個會產生誤解的理由就是所謂的統計口徑不同。這其中很常見的誤會就來自於關於中國海軍艦艇的造價方面。我們所獲知的外國艦艇造價要麼來自於媒體報道中的軍事採購合同,要麼來自於某國國防部公開的預算採購價格。這兩類預算中,前者往往因為包含了附屬的彈藥、人員培訓、後勤保養等其他一攬子產品的價格而偏高,後者則比較符合艦艇大概的建造成本。
而我軍的艦艇建造價格很多時候則是造船廠公布的大概數據,這一價格作為船廠這一承建方的預算標準,往往反映的是艦船在船廠建造中所涉及的費用,主要包括建造船體所需要的各種原料成本和建造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換言之,很多由軍方採購後交由船廠安裝的設備,包括艦載武器、電子系統等,船廠只發生了安裝費用,而他們的採購成本生產成本自然是不計入船廠的建造費用的,如此一來,這一數字作為艦艇實際的價格,其科學性就值得懷疑了。當然,即使算上武器裝備和電子設備的價格,在整體性能指標與其他國家海軍取捨有所不同的情況下,中國海軍艦艇的整體造價和性價比依然有氣突出之處。但真要覺得中國造船工業「無中生有」能夠用別人幾分之一的價格造出比別人還要先進的戰艦,那可能還真有點強人所難。
網上有人宣稱055的價格僅相當於美國同類艦的幾分之一,其實這是「統計口徑」的遊戲而已
其實,如果刨除美國昂貴的「制度成本」,中美兩國製造先進軍事裝備的成本是相近的,中國並沒有什麼「法術」,能用幾分之一的成本造出和別人質量相同的裝備來
在航空工業領域,由於高技術、新材料比船舶工業更加密集,先進戰機對各個領域的要求都會更高。很多時候往往還牽一髮而動全身,經常是費力不討好。比如去年網路上熱議過一陣的金屬錸,其對於航空發動機熱端零部件的重要作用,中國並不是不知曉,但長期以來由於原料的缺乏和外購成本過於高昂,為了控制發動機的成本,國產「太行」發動機的葉片中錸含量要相比西方同時代的發動機低一半,而為了彌補這一含量降低帶來的損失,「太行」發動機還使用了很多其他的稀土材料,雖然複雜程度增加,但整體表現還是不甚理想。而在下一代航空發動機上,金屬錸的含量更是成倍提升,想要再用稀土對付出新一代的技術,難度更大,想要徹底在這一領域追上西方,還得靠當面鑼對面鼓地在材料領域下功夫。
※世界上最大的火箭炮系統投入實戰 可發射中國衛士-1火箭彈
※土耳其軍隊開進敘利亞 但自家城鎮也被炸了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