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中的「正」與「邪」
各人玩盆景的目的和條件不同,有的為了養家糊口,有的為了自娛自樂……恕我對此不發表意見。在此我僅僅作為盆景愛好者(藏家或玩家)談談我對盆景藝術、盆景美、枝法美……的一些粗淺看法。
眾所周知,盆景是將樹樁種植在盆缽之中,模擬自然,將自然濃縮在盆缽中的一種藝術表達形式。
這裡有幾個關鍵詞:「樹」、「盆」、「自然」。顧名思義,盆景應該以「樹」為主題,以「盆」為載體,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來表達「自然」之美。
當然,自然之樹千姿百態。有生長於懸崖峭壁的,有生長於山野田間的,有生長於湖泊溝渠的,更有在艱苦環境里,歷經風霜雨雪,頑強生長,蓬勃向上的……
植物的成長受風霜雨雪,陽光,溫度,濕度,地球引力……等等的影響,必然產生不同的物種,演變出不一樣的根、干、枝、葉、花、果……由此,不同地域的人們結合不同的文化審美,產生了不同的栽種、培植技術,總結了不同的盤扎修剪方式,從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也大致形成了大樹、文人、懸崖、臨水、叢林、旱石……等藝術風格。但有一點,應該是相通的,那就是尊重自然,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之美!
也就是說,我們在創作盆景的時候,應該以大自然為藍本,每一棵植株的根、干、枝的修剪,應該體現植物生長的生命歷程。
個人認為盆景的「正」是指樹的格調「正氣」、「陽剛」、「健壯」……君子之風。而「邪」於之相對應,往往體現的是「奇」、「怪」、「異」、「丑」……當然從美學的角度來看,「美」與「丑」是相對的,「丑到極致則為美到極致」。
我並不排斥奇異怪樁,其間有一些集天地之精華,極品樁往往出於此……(所謂極品樁,大都天價,非我能承受。)但這僅僅是「樁」而已,如何完成由「樁」到「盆景」這個漫長的歷程?這可不是養一些枝,做一些雲片,掛一些果這麼簡單吧?要怎樣的人才能駕馭?!老實說玩樁16年,網上網下我沒有看到一棵成形的異形樁作品!究其原因,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變化多端,古靈精怪的物品讓我們目不暇接……這些「神」品乃上天所賜,非人力所為。「它」太優秀,而我們太過於平庸,我們所做的一切,皆不能融入其中,「天然」和「人工」涇渭分明,更不要說提升樹格。
「正」格樹就像郭靖,是大俠;「邪」格樹就像歐陽鋒,劍走偏鋒;亦「正」亦「邪」就像周伯通,沒有規矩,藐視規矩,自創規矩,狂妄而「天馬行空」……「老頑童」逗人樂,惹人喜愛,我們大都屬此類。
自然的樹,只是一棵樹而已,它還沒有靈魂。所以需要創作者將自己的思想,追求,情愛等等通過養護,修剪賦予在樹樁上,以根、干、枝等直觀的表達出來,經過若干次輪迴。如是,方成為作品。
「正」樁比比皆是,而「奇」、「異」樁則毛鳳麟角。我不主張一味追求奇異怪樁,甚至以丑為美,那樣便會誤入歧途,「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嶺南的正格樹樁盆景就是其中的代表,尤以雜木盆景為最。我個人認為,嶺南雜木盆景是中國乃至世界的(松柏除外)最高水平!記得盆景界的一位前輩說過,嶺南盆景是全球唯一沒有日本血統(指枝法和審美)的盆景!!她有東方文人獨特的韻味,有完整的理論體系,有獨有的枝法技法,有完全成熟的作品……她獨樹一幟,獨佔鰲頭!國內的其它流派都或多或少借鑒於她。
金彈子屬柿科,是硬雜木,皮薄,生物習性決定了用其創做嶺南風格盆景有相當的難度。但它有很多優勢(以小山灌木為例):它生長在神奇的北緯30度附近,生命力頑強,適應性好,玩家眾多,鐵干、綠葉、白花、紅果……群眾基礎極好。體量從巨、大、中、小、微具齊,價格親民,適合各個階層。其山采樁形狀各異,千姿百態,幾乎可以創作成所有盆景藝術形式。
金彈子的萌發能力遠沒有嶺南的常用樹種強,四川片區的植物生長期,每年大約不到5月。用嶺南的傳統手法,往往容易造成「脫袖」。
何況金彈子掛果後枝條迅速衰老,極易縮枝,所以剪枝的時候應適當有所保留。這就決定了創作金彈子嶺南風格盆景成形時間很長,這極大的考驗作者的耐心和養功!
這是一盆我玩了16年的金彈子盆景(如下圖),應該屬於我製作的第二代嶺南風格的盆景。這不是最後成形的樣子,目前還在木箱中放養,大概還需要2-3年,方能完成。為了讓下跌枝複壯、增粗,保留了部分「犧牲枝」,平面照片顯得複雜、有些凌亂,實物則不然……
總之,金彈子玩嶺南格無疑是其中難度較高的。沒有導師,沒有藍本,沒有經驗,沒有標準,沒有……唯有心中對盆景,對金彈子的愛!
若干年來,我數次拔高難度係數,挑戰自我,方走到今天這個地步。這條路我一直走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小到可以裝進口袋的盆景,一盆賣100塊,看一眼就想買一盆
※用來做盆景的小樹樁子,在大集上也挺好賣的
TAG:盆栽 |